張靜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及其相應的行為反應。一個人的情感會影響他人的情感,而他人的情感反過來又會影響這個人的情感,這就是情感互動。情感具有強度、緊張度、快度和復雜度四種動力特征,這四種動力特征表現為強度不同的兩極性,即積極的情感和消極的情感。積極的情感能增強學生的活動能量,從而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消極的情感則會降低學生的活動能量,從而導致學習效率的下降。在人性的理念上,教學過程不但是教與學之間信息傳遞和反饋控制的過程,而且是老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調、互為作用的過程。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認知因素的同時,更要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以完善教學目標,強化教學效果。尤其是目前新課程教學改革已勢在必行,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有一定的親和力,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英語課程標準解讀》中強調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創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要了解學生的情感,幫助他們培養和發展積極的情感,克服消極的情感,教師首先必須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良好師生關系。教師自身的情感對課堂教學氛圍的形成、對學生的課堂情感態度影響極大。傳統教學中,不少教師忽視了自身情緒對學生的影響,上課時有時表情冷漠,有時候怒氣沖沖,有時神不守舍,這都大大影響了學生創造力的開發。因此,在教學中,就要求教師不能因為自身的情緒影響學生的情緒,而應該提高自身素養,擁有積極的情感,對工作要充滿激情,熱愛教學工作,熱愛英語學科,熱愛學生,以飽滿的精神、高昂的激情、喜悅的心情上好每一堂課。教師對工作的執著、對英語學科的熱愛,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激發學生對學習英語的情感。而學生積極進取反過來又感染著教師,形成良性循環,對以后的教與學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微笑是活躍課堂的潤滑劑,教師面帶微笑走進教室,會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梁,讓自己的真情感染、激勵學生,激發學生情感,讓積極的情感成為學生持久的學習動力。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為了真正實現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應該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課堂是語言學習參與者的活動場所,也是他們進行人際交流的社會環境。在課堂上,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存在很復雜的人際關系,不同的教育思想和不同的文化背景會帶來不同的師生角色和師生關系。語言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團結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際關系,因此課堂上的情感問題不僅關系到課堂氣氛,而且關系到課堂活動方式和學習效果。普遍性的問題適合集體交流、集體討論,個別學生的問題則適合單獨溝通,還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個人愿望,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不僅要看它能否有效地開發學生智能,而且要讓學生從學習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滿足。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p>
教師要按時上、下課,充分準備好教學圖片、卡片、錄音機、多媒體課件和相關資料,設計好每一個活動和任務。爭強好勝是學生的天性,他們有強烈的成功欲望,教師應該給學生以寬松和諧氛圍,引導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成功是興趣的源泉,學生在經歷了成功之后,增強了自信心和自尊感,會進一步轉化為獲取更大成功的內動力。
三、結合英語教學,滲透情感教育
英語課程的首要任務是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必須把學生情感的發展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之中,這是實現情感問題目標的最重要環節和過程。關注學生的情感問題,必須與英語教學本身相結合。在一節綜合活動課上,我布置給學生三個任務活動,任務一是邀請同學到家里參加一個生日party,學生在活動時,有的直接當面邀請,有的打電話,有的寫信或發電子郵件。這樣使學生掌握邀請的用語及邀的形式,交流彼此的思想情感。任務二是為參加party的同學描述路徑,并畫一張簡單的路徑圖,在地圖上標出標志性建筑,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任務三是模擬一個生日party的場面。門鈴響了,“過生日”的同學一開門,門外擠滿了來慶祝生日的同學好友,手里拿著各式各樣的自做的禮物和卡片,大家齊聲對“過生日”的同學說“Happy birthday”,大家點燃了生日蠟燭,并圍著燭光,唱起了生日歌,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礙
心理學家認為:信心是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象征,信心是每個人發揮內在潛能、實現人生價值的內在動力。在工作和學習中,有了信心、有了理想和目標,才能使學生一步一步地進入較高的發展階段,才能取得成功。因此,要使學生對英語產生較強烈持久的興趣和動力,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及時克服情感方面的困難,善于發現和及時疏導學生學習、生活和心理上的障礙,讓語言學習上的成功與情感的發展相互促進。“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細心的教師在課堂上常常可以通過學生的眼睛、面部表情判斷學生的心理情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往、學生家庭自身的環境都會影響學生的情感,特別是現在父母離異、單親家庭、父母外出務工家庭越來越多,這些學生的思想情感更值得教師關注。在設計活動和內容時,應有意安排多種層次,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不斷成功的機會,讓他們越過一個個障礙,逐步增強信心,建立良好積極的情感,使之在緊張有序的學習中取得更大成功。在課堂上本著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努力為學生營造寬松、愉快的氛圍。學生在課堂上問題回答得出色、一次表演的成功、作業中書寫進步,如果這些都能得到老師的肯定與欣賞,學生就會因此而受到極大鼓舞,特別是對于一些英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努力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在放大鏡下看待他們的這些優點,以此作為鼓勵他們學習的切入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他們繼續學習的信心和勇氣。
現代英語教學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宗旨,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工作者應強化情感意識,把趣味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情帶進課堂,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教學過程中以教育情,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在其認識能力得到發展的同時,道德感、美感得到同步發展,從而形成健康的個性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