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冉
1.用問題激發學習興趣
把新知識的有關內容設計成問題的形式,這種形式簡單方便,師生共同參與,能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此法要求教師在講述新的內容前,周密地設計問題,使問題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鍛煉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如在講授地中海式氣候這一內容時,我設計了以下問題:①地中海地區的氣候特征是什么?②為什么稱它為地中海式氣候?③形成這種氣候的原因是什么?④世界上地中海式氣候類型的分布有什么規律?通過一系列問題,就揭示地中海氣候的特征、形成原因、分布地區和分布規律,這是利用青年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等特點而采用的問題法。這需要聯系相關知識,促使學生由已知到未知,由簡單到復雜,逐步設問。實踐證明,恰當準確地設置問題,使學生的求知欲由潛伏狀態轉為活躍狀態,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課堂要突出的“地理味”
人地關系、空間概念和地圖教學,是地理課堂教學體現“地理味”的三個突出表現。其中,地圖教學是關鍵。建立正確的空間概念(包括區位概念和區域概念),使學生靈活自如地運用地圖,正確分析和說明地理問題,是地理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運用地圖教學,則是完成這一教學任務的重要途徑,也是地理教學獨特風格和特色所在。可以說,沒有地圖就無法進行地理課堂教學。
復雜、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往往用一幅或幾幅地圖,包括地理示意圖表、地理漫畫及素描圖、人地關系相關圖、地理模型圖等,便能生動直觀、清晰明了地展示出來,使學生一目了然,并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恰當的地圖教學,首先從識圖開始,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的結構,再逐項逐條緊扣教學內容啟發設問,讓學生通過位置和相關事象的分析,讀出圖中的地理內容和地理特點,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分析地理成因和地理規律。對多種要素疊加的圖,則采用分要素化繁為簡,分解教學,最后再疊加恢復地圖原貌的方式,進行綜合分析。地圖的展示,可通過掛圖、板圖、幻燈、投影、微機等多種手段進行。
通過識圖、拼圖、填圖、繪圖、聯想分析圖的反復訓練,學生的手、口、腦并用,觀察力、記憶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諸多能力都得到培養、鍛煉和提高。因而,把知識落實在圖上,達到會學、學會、會用的目的。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鍛煉膽識,提高心理素質。
3.采用開放地理教學模式,凸顯學生的個性
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把教師定位為“主導者”,學生成為“被導者”,學生只能跟著老師走,教師主要教知識,而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價值取向和興趣愛好等一無所知。在開放式地理教學下,教師的著眼點不是僅僅對照考綱,為講知識而講知識,而是注重引導學生如何深入探討問題,如何搜集和分析相關信息資料,如何在討論中表明自己的觀點和聽取他人的意見,掌握研究和分析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開放式地理課堂上,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而是在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基礎上,師生雙方都同時扮演雙重角色,構成了“師生互導、生生互導、師生互學、生生互學”的多向互動模式,學生既有獨立思考的個體活動,又有學生間、師生間的合作、討論、交流的群體活動,在寬松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中促進學生主體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凸顯學生的個性。
4.教師要有效合理重組、優化地理教材
“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是高中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地理教師要遵循這一理念對教材中“脫離學生生活實際、不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模塊內容”重新組合,選擇學生熟悉的地理事物,選擇符合學生學習興趣和與學生年齡特征相適應的地理問題,選擇對學生的發展有幫助的內容進行模塊內的重新組合。另外,地理教師在教學時還應該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適時重組課時內容,改變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使教學內容更貼近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改組教材、拓展教材,為有效備課創造更廣闊的空間。
5.關于課堂提問
5.1問題設計要難易適度。
課堂提問要從學生的實際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出發,問題設計的難易要適度,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問題如果設計得太容易,那么學生很快就能回答出正確的答案,而不用認真思考,這樣學生很容易形成思維惰性,不利于思維能力的發展;問題如果設計得太難,學生就會不知道怎樣解答,這樣會極大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造成對地理科目恐懼害怕的心理,制約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進行。
5.2設計的問題要具有啟發性。
問題的設計不宜過于簡單,要給學生留有可以思考的空間,問題要能啟發學生的思維。設計的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要能使學生通過思考得出正確答案,才能培養積極好學的思維品質。教師在提問時要盡可能地避免單純判斷性的提問,多用疑問性的提問,注意運用開拓性的提問,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究。
5.3設計提問角度要新穎,要具有趣味性。
在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同樣的問題,如果教師這樣問,就會出現“一石激起千重浪”,如果那樣問,則會“一潭死水,微波不現”。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設計問題的角度不同,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特別注意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出發,切記問題設計得太過平淡,老調重彈。高中地理教師要想方設法地使自己設計的問題精巧、新穎,可以不妨試著采用一些曲問、逆問等方式,使學生有新鮮感,繼而對本節課的地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習效率才能提高。
5.4提問要注意適當停頓。
如果教師在提問之前作適當的停頓,并配以適當的引導語,例如,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同學們請注意,下面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停頓)……”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做好回答問題的心理準備。如果教師在提問之前,沒有作任何引導,沒有任何停頓,就有可能使相當一部分學生不能聽清楚教師所提的問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