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軍
《初中化學課程標準》強調指出:初中化學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科優勢,讓學生在獲得化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創新思維。因此,我們應該充分踐行新課程標準,努力構建新課改下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新課改下的化學課堂,應該讓學生在獲得課本知識的同時掌握一定的化學技能,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因此,我們要充分踐行新課程標準,重構化學新課堂,努力用最基本的教學理念為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奠定基礎。
一、利用生活資源,重視生動形象化教學
化學知識具有明顯的抽象性與邏輯性強的特征,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正處長發展時期。這就需要努力踐行新課改,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為課堂教學服務。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開始,把理論性較強的課本知識與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現象聯系起來,從而讓學生易于接受。例如:在教學“溶液”中的氣體溶解度這一內容時,某些學生對氣體溶解度、壓強與溫度三者之間的關系一時不能理解。于是提出問題:在夏天給雪碧開蓋前為什么總感覺到瓶蓋是硬硬的?在開蓋后為什么雪碧會自動噴出來?對于這個問題有學生認為這與瓶內液體壓強有關,也有學生認為這與空氣的溫度有關等。聽到學生這樣的回答,便講述溶解度是隨著空氣的壓強增大而增大,相反也會隨著壓強的減小而減小。在學生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后繼續提出問題:為什么夏天我們喝完汽水之后會打飽嗝?學生很容易回答這個問題:原來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從而在體內變成氣體排出,因而會打嗝。這樣就把課本中的理論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從而化抽象化為具體,學生感到有趣。
二、利用實驗教學,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實踐活動是初中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化學實踐活動的最好方式是讓學生做實驗,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從而培養縝密、敏捷的思維。做實驗的最好場所不是教室,而是化學實驗室?;瘜W實驗室里有專業的設備與儀器,也比在教室里進行實驗更有氛圍。當今的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倡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需要學生親身參與實驗,自己動手,設計步驟,觀察過程,思考問題,探究科學原理。例如:在探究“氧氣的性質”的實驗時,學生可以通過探究蠟燭燃燒實驗得到可燃性是氧氣的重要性質的結論。長期做實驗可以使學生養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而在一次次的實驗步驟中可以鍛煉出他們周密安排、充分準備的良好意識,隨著化學實驗的深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對初中化學的理解也會更透徹與清晰,學習化學的興趣與日俱增,學習能力自然水漲船高。
三、重視探究學習,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
化學這門學科的研究離不開開展各種化學實驗,而傳統實驗一般都是由教師進行演示實驗。這樣,學生在化學實驗中只能根據老師總結的現象得出結論,沒有自己的探究過程,不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更談不上提高實驗探究能力。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增強實驗的探究性,從而實現新課改倡導的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教學模式。例如:在教學“氧化還原反應”時,傳統實驗都是由教師演示,學生只是根據老師的實驗結果得出結論。這樣,學生根本無法真正判斷氧化反應的過程。由于初中生剛剛接觸化學這門學科,在實驗過程中還不能真正發揮驗證性實驗的作用。因此,教師要不斷改進化學實驗中的演示實驗,盡量把教師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自己動手的探究性實驗,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經過學生的主動參與,觀察實驗并從中分析現象、總結經驗,從而達到實驗探究的目的,進而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四、進行環保教育,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保護問題已成為人類當前與未來的一項全球性戰略課題。初中化學新教材十分注重有關環保問題的闡述,目的是讓學生初步了解相關環保知識。例如課本中介紹人類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樣無意識地破壞臭氧層的,以及酸雨的形成、溫室效應、白色垃圾、土壤及水污染等環境污染問題及其防治。還講述居室中常見的化學污染及其預防措施,在選修課本中講述生活中常見污染物及其防污染辦法等。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環保教育貫穿到教學中,讓學生明白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這樣學生就會明白環境的重要性,也能真切地體會很多化學反應的生成物對人類生存帶來的巨大危害,人類只有通過自身的改變才能避免各種化學因素帶來的環境污染。所以,每當學習到與環保相關的知識點時,都應該通過列舉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實例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這樣不僅能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而且能拓寬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視野。課本中的理論知識是基礎,在通過化學實踐活動,進一步認識學習化學的意義,從而增強自己的環保意識。
五、重視學習體驗,密切化學與生活聯系
新課程標準十分重視化學教學要引導學生從課本走進生活,讓學生在聯系實際生活中體驗化學這門學科與生活的聯系,對化學知識產生興趣是學好化學的前提。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與課本知識有密不可分的聯系,這就需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分析、總結各種化學現象與規律,同時開展有效的探究活動,以激發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的興趣,從而深切體驗到化學知識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例如:鉛筆與金剛石這兩者的主要組成元素都是碳,但是它們硬度有天壤之別;煤與石油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能源,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節約利用這些能源?在能源日益緊張的今天如何開發新能源?還給學生介紹人類如何開發新能源的例子。如用植物油代替石油的辦法;美國科學家研究如何利用人體能等。在學習了pH值知識后,就讓學生學會用試紙測定家庭中常用的食醋、洗發精等的酸堿度。通過對這些常識性的化學知識與人類生活的聯系,學生體驗到化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從而感受到化學這門學科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
總之,新課標改革是一次根本上的大改變,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上尋求徹底的改進,而不是只局限于課程安排的調整或是教材的重新編寫。初中化學教學的新思路與新方法,實驗教學在化學課中的位置與作用,以及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改革路在何方,廣大教師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