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藝平
摘 要: 課堂時間不夠用是高中政治課面對的普遍性問題,原因多種多樣,主要原因是教學設計不合理。如何解決這個老大難的問題?這是本文重點闡述的。
關鍵詞: 課堂有效性 時間不夠用 拖堂17年前,當我還是一名高中生的時候,面對拖課的老師,心中相當無奈。當時心中默想:假如我是一名教師,一定不會染上“拖延征”。當我真正成為高中政治教師時,卻尷尬地發現一堂課45分鐘的時間不夠用,因此導致課堂上不能當堂達到訓練的目的,或產生“拖堂”現象,從而不能實現高效課堂教學高效率的目標。
一、解決“時間不夠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拖課”老師因為完不成教學任務,占用學生課外活動時間或休息時間,耗費學生的體力和精力,容易使學生產生不良情緒,損害學生的個性發展,影響其他學科的教學質量。其次因為教師備課不充分,對教情、學情缺乏全面細致的分析和了解,課堂教學效率必然下降,完不成教學任務,形成惡性循環,沒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因此,政治教師只有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情境導入、層層設疑、緊扣心弦、合作探究、得出結論、高效教學,才能讓學生以熱烈高漲的情緒探究學習,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然后用理性認識分析社會現實、指導生活,并在課后意猶未盡,熱切期盼下一次政治課的到來,“親其師,信其道”。
二、“拖堂”教學產生的原因
1.新課改理念沒有完全樹立。新課改要求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如果我們還是以教師“一堂言”為主,在備課時根據內容、安排各個知識點的詳略講解,而對學生的自學情況、合作探究能力不是特別了解,就會出現計劃的教學內容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因而自然而然地出現課堂時間不夠用的現象。
2.學情分析不到位,課堂教學設計不合理。如果在上新課之前插入上節課重要知識點小測,然后學生要求給他們五分鐘時間復習舊知識再小測,結果計劃中的復習舊課10分鐘變成15分鐘,剩下30分鐘,既要導入新課,又要合作探究,更要當堂訓練,時間當然不夠用。如果提前讓學生復習并事先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帶著問題聽課,則勢必減少課堂拖延。如果在導入這一環節,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充分激活新課堂,那么必將減少一些講授新課的時間。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如果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問題設計合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則課堂上自然會節省很多時間;如果當堂檢測新課的重要內容,就給下一節課留下充分的時間。如果在課堂練習這一環節,練習題能緊扣教材,難易適當、精練精講等。這些問題在備課時能周全地考慮到,那么自然不會“拖堂”。
3.調控課堂能力較差,時間觀念不強。在組織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集中學生注意力,管理好紀律,引導學生建立和諧的教學課堂,才能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在學生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我們既要用生動有趣、富有啟發性的語言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都參與討論,又要防止故意搗亂、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很長時間都安靜不下來的現象發生,從而極大耽誤寶貴的課堂時間。“時間就是速度”,我們要組織好教學技能,因勢利導,把不利于課堂教學的學生行為引導到有益的活動方面,利用好處理好個別學生問題,保證課堂教學有序、順利地進行。
三、“高效”課堂采取的措施
1.樹立高效課堂理念。“讓我們的學生在每一時間段都有事做;在具體的一節課達到厚積知識、破疑解難、方法優化、能力提高、學習高效”。我們要進一步走近學生,充分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在做好這些工作之后,才能根據學習內容確定目標、設計活動、提高效率。
教學中一旦發現學生不能發現問題或解決問題,就應該及時調整思路,讓學生快速突破知識的“瓶頸”,更深入地鉆研教材,把知識點的學習化解到小組的合作探究中,通過互動體驗知識獲得的過程,從而實現學生發展的最大化。
2.強化課堂時間觀念。“時間就是效益,時間就是機遇,時間就是規律”,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樹立“向每分鐘要高效”的觀念,多余的話不講,重復的話不說,無效的問題不問,板書的時間不長,與教學無關的事不做,頭腦中時刻樹立課堂教學的時間觀念。
3.優化組合教學要素。提高課堂有效性受教學過程中諸多要素的制約,如課前預習、備課、導入、教學目標的確立、提問與回答、活動設計等,可以說每個環節對課堂有效性的提高都有重要作用。
(1)重視課前預習的作用。課前預習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教學的基礎環節,也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預習效率,直接影響課堂效率,要提高課堂效率,課前預習必須到位。要課前預習這個環節,著名語文教育家魏書生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據他介紹,每個假期,學生都會把下學期的書預習完,開學初就考試。在平時,學生更是預習得十分充分,充分到有些課都不用教師講解的地步。試想,有了這樣充分的預習,學生的能力怎能不提高?教師還感覺自己講課的時間不夠用嗎?在課前預習這方面,針對學生抄襲別人的作業、厭煩動腦筋的現象,我用PPT做每一單元的預習提綱,精選漂亮的底版,加上時政漫畫,附上GIF、FLASH等,增加思想性、趣味性強的內容,讓學生徹底愛上做預習作業,從而縮短課堂上用以思考的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精講多練,聚集時政。在《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宗旨》這一課教學時,因為之前已經充分預習過,所以我首先把作業中普遍錯誤的地方重新分析完畢后,立即小測“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并面批面改,發現效果顯著。然后是合作探究:如2014年3月份,習主席訪歐期間,出席在荷蘭海牙舉行的第三屆核安全峰會。習主席赴會,反映了中國對國際安全,特別是核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體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應有態度。從以上外交活動看,我國奉行什么樣的外交政策?學生都回答:“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緊接著是第二個合作探究:“中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篪表示,自朝鮮宣布射星計劃后,中方對有關事態發展表示關切和憂慮。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方同朝鮮、俄羅斯、美國、韓國、日本等有關各方多次商談,保持著密切溝通。在當前形勢下,中方將繼續與各方保持溝通協調。中方注意到朝發射衛星的情況,也注意到有關各方的反應。我們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克制,不做損害半島和地區和平穩定的事,堅持接觸對話,共同維護半島和地區和平穩定。結合材料,說明我國政府在朝鮮發射衛星問題上的觀點是如何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的。”學生大多都能找到材料里面的關鍵詞并轉化為理論知識,并將材料和理論相結合總結出令人滿意的答案。最后是以四道精選擇題圓滿結束本課教學,那天政治課雖然是下午最后一節,但是學生興致都很高,因為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那天我的腳步走得很輕松,因為我享受到教學的快樂。精講精練,講測結合,優質高效。
新課標教學回歸學生生活,政治生活的一大特點是時效性很強,其生命力在于理論聯系實際。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重視學生時政敏感性的培養和訓練,適時布置一些時政作業。例如,2014年兩會召開期間,高一政治生活剛好上到《為人民服務的政府》這一內容,我及時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①2014年作政府工作報告的總理是誰?他是怎樣產生的據此說明我國政府的性質、宗旨、工作原則各是什么?②2014年我國政府的重點工作有九項,請你簡單概括一下各是哪九項?分別體現了我國政府的哪些職能?政府為什么要這樣做?體現了哪些政治生活的道理?③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GDP增長多少?CPI控制在多少以內?城鎮新增就業多少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結合我們已經學過的經濟生活常識,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和評價。這樣的作業促使學生通過報刊、網絡等查閱搜集這些時政資料,了解到我國現階段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政策,拓寬學生視野,進一步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提高了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講和練是融合在一起的,邊講邊練、講練結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當今知識大規模變革的年代,想把所有的知識都學會是不可能的。具體到每一節課、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設計出許許多多的問題,而要把這些問題都講授給學生是不現實的,因此我們要做到有選擇、有取舍,精選出那些重點、難點的知識、能給學生以規律、能提高學生能力的知識講解。這樣,學生解決問題的重點、難點,掌握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學習方法,能力自然也就提高。
總之,課堂時間不夠用的問題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普遍問題,我們應該更深入地反思教情、反饋學情,以提高政治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姚魏一.拖堂的原因、后果及對策的研究.2013.9.
[2]花張蒙中學.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