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琴
[摘 要] 在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難免會有些后進生。對于這些后進生,教師要有信心和責任心,充分了解和掌握教育規律及少年兒童的年齡、心理、生理等特點,以便在轉化進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在語文教學中,要以學習為中心,以學生發展為本,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主動發展和全面發展,尤其是對后進生要改進教學方法,一方面要加大對他們朗讀的訓練力度,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另一方面教師要課前精心設計思考練習題,讓他們在閱讀課文時認真思考問題;再一方面要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和發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要想方設法對后進生進行有針對性、趣味性的教學,從而不斷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 轉化后進生;語文教學;提高質量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把轉化后進生工作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而且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作為班主任兼語文教師,筆者經過多年的辛勤努力,在轉化后進生的工作中找到了一些工作的規律和經驗。
一、關愛后進生,爭做他們的良師益友
后進生就像頑疾病人一樣令醫生頭疼,困擾著許多教師。正如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在我們創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后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比欢尕瀼亟逃结?,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合格的人才,就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致力于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要做好持之以恒的后進生思想轉化工作?!墩撜Z·子罕》中的一句名言:“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币笕藗冏龅街林?、至仁、至勇,成就一個不惑、不憂、不懼的精彩人生,轉化后進生就是要成就他們一個這樣的精彩人生。后進生的思想品質和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是需要一個較長的培養過程。后進生的主要表現在于是非觀念淡薄、自控能力差、基礎知識不扎實,所以有些改了的毛病還很容易反復出現。因此,教師應允許后進生反復,做到抓反復、反復抓并常抓常新,對他們的反復作具體的了解、分析,找出具體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新舉措。教育心理學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而教育好是愛的歸宿”。當后進生出現反復時,教師要充滿愛心對待他們,要用愛心去關心、幫助他們,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班集體的溫暖,從而不斷克服自身的缺點和錯誤,漸漸地向好向善的方面轉化。轉化后進生的工作是漫長且非常艱辛的,但只要我們教師肩負起時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奉獻出一片愛心,去關心、愛護和幫助他們,用真情持之以恒地去感化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后進生一定能轉化為優等生。這樣做就正如雨果說的那樣:“人生是花,愛便是花蜜?!?/p>
二、改進教學方法,多層次做好轉化工作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后進生切實加強了學習目的、學習態度的教育,運用多種方法向他們講述革命領袖、著名科學家、英雄人物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故事,從中吸取精神動力和榜樣力量,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堅持對后進生實行優先提問、優先板演、優先輔導、優先批改作業等新舉措。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边@句話道出了語文課程和語文教學的基本理念:在語文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使少年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主動發展和全面發展。尤其是后進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多層次做好后進生的思想轉化工作,從而不斷提高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例如,在講授《桂林山水》一文時,教師針對課文內容具有濃厚的抒情成分和優美景色的特點,加大了對后進生進行朗讀訓練的力度。一是教師著重抓住桂林山的特征和漓江水的特點來范讀,讓后進生在教師范讀中了解到桂林的水具有“綠、靜、清”的主要特點,桂林的山具有“秀、奇、險”的主要特征。二是后進生朗讀側重課文的結構層次特點,讓他們在朗讀中弄清楚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及每一部分與整篇課文的聯系,從中理解課文層次分明的寫作特點。
又如,《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教師為了讓后進生弄清課文內容,課前進行了一番精心設計:首先,布置后進生預習課文,并列出思考練習題讓他們讀課文時認真思考。其次,在課堂上讓后進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你覺得哪些句子寫得好,哪些詞句用得好。再次,教師用多媒體教學,通過放錄像,看榕樹的全貌,你認為這顆榕樹怎樣,觀看錄像,品讀詞句,感受這顆榕樹的靜態美。作者通過寫這顆美麗的大榕樹,引出鳥的天堂,通過觀看鳥來了解鳥群的動態美。這一動一靜給了作者以及讀者一種美的享受。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后進生學習興趣
后進生最明顯的特征是好動、上課思想不集中、不喜歡發言、學習成績較差等。怎樣來調動后進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經過多年的摸索,筆者尋找出運用多媒體教學這條途徑。因為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它特有的風格和作用出現在語文課堂上,引起了后進生學習的濃厚興趣。這對進一步調動和發揮后進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眾所周知,多媒體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其運用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后進生解決學習重點、難點,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科學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針對后進生進行語文教學必須做好以下三點:
一是突破教學重點。要較好地突出教學重點,語文教師必須對多媒體教學結合語文教材進行科學的選擇。例如,筆者在講授《飛奪瀘定橋》一課時,為突出紅軍指戰員奮不顧身、英勇戰斗的光輝形象,便選取了“攻天險”這部分來朗讀并講解。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后進生目睹耳聞槍炮聲、軍號聲等音響再現了這場戰斗的激烈場面,加上錄音播放動情的朗讀,正如電影里的旁白、電視里的解說,學生此時猶如置身于戰火紛飛的戰場上,他們被這種情境深深地感染著,仿佛進入了角色,這種圖文并茂的教學手段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是突破教學難點。要較好地突破教學難點,教師必須在備課時對多媒體輔助手段進行調整、整理。如,教師在講解《詹天佑》一課時,針對這些后進生對“人字形線路”難于理解的實際,對課文中有關多媒體輔助手段加以整理,將“北上的列車……上山就容易多了”這一節調整到了第二段。在教學這一段的同時,一邊講解課文內容,一邊投放多媒體“人字形線路”的圖片,這樣重復一遍,音、形同步,極大地吸引了后進生注意力,非常直觀形象地化解了教學難點,達到了傳統教學所不能企及的教學效果。
三是抓住教學特點。要較好地抓住教學特點,教師必須將課文內容與多媒體輔助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教學《一張珍貴的照片》一課時,教師要緊緊抓住這篇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這一特點,突出周恩來總理的外貌描寫,歌頌周恩來總理的高尚品質。為了更形象直觀,筆者選擇了多媒體輔助手段,針對課文內容,使兩者緊密結合。通過對周恩來總理的外貌觀察,了解到周恩來的光輝形象。為了讓后進生對課文中的細節描寫加深理解,講解時側重講了“彎腰”“偎依”“爽朗”等幾個詞語的細節,通過多媒體教學,后進生觀看周恩來總理的一連串細節,對周恩來總理平易近人、關心群眾的工作作風的細節描寫有了較深刻的認識。所以說,要抓住教學特點,一定要將課文內容與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緊密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總之,多年班主任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們:做好后進生的思想轉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有愛心、耐心和恒心,沒有做好轉化后進生的工作,不要氣餒,不應灰心喪氣;而做好了轉化工作也不要沾沾自喜。因為轉化后進生的工作是一項長期、細致而又艱巨的工作,班主任、科任教師必須常抓不懈,常抓常新,抓出成效來。
參考文獻
[1]王國清,段緒倫.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走向成功[J]文學教育,2010,(15).
[2]聶景榮.現代教育技術讓語文教學更豐滿[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9,(15).
[3]云歌.以學生為本,讓練習“微笑”(原創)[OL]新浪博客,2010.
[4]周慶元.語文教學設計[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3.
責任編輯 敖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