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福盛
[摘 ? 要]聾校的美術教師不同于專業院校里以培養專門人才為目的的專業的美術教師一職,也區別于普通中小學校中對學生進行美育的教育工作者,它具有其獨特的職業特征。聾校的美術教師不同于專業院校里以培養專門人才為目的的專業的美術教師,也區別于普通中小學校中對學生進行美育的教育工作者,它強調的是特殊教育環境下,以通過美術教育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助其形成健全人格為主要價值取向的教育職責。教師要從職業情感、知識技能、科研能力這三個方面,對聾校美術教師所應具有的職業特征進行概括描述和深入闡析,擬為當代聾校美術教育的從教者提出一個合理的參照標準。
[關鍵詞]聾校;美術教師;職業特征
聾校教育對象的特殊性要求聾校教師應具有比普通教師更高的素養,這也決定了聾校美術教師的職業特征遠遠不只是簡單地成為具有想象力和藝術性的教師,而是要綜合復雜得多。
從一些研究中筆者認為做一名聾校美術教師應具備一些基本要求,如:專業知識、與學生交流能力、教學能力、個性與人格魅力等。還有學者認為新時期特殊教育教師基本特征應當包括:師德、教學水平、科研能力、心理素質、創新精神等。這些研究為我們描述聾校美術教師職業特征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概括地說,聾校的美術教師不同于專業院校里以培養專門人才為目的的專業的美術教師一職,也區別于普通中小學校中對學生進行美育的教育工作者,它強調的是特殊教育環境下,以通過美術教育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助其形成健全人格為主要價值取向的教育職責。因此這種美術教師應具有其獨特的職業特征。
一、保持較高的的職業道德情感
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師必須具備對特殊兒童的愛心和對特殊教育事業的忠誠,而美術教育的視覺性、示范性、實踐性等,要求師生在情感方面有更多、更密切的交流,這就對教師的職業情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職業情感的程度決定了教師是否合格、稱職,也就決定了聾校美術教育的水平和質量。
如我們所見,人們對特殊教育仍持有歧視和排斥態度,對聾啞兒童也存有很大的偏見,認為他們智商相比較低、反應慢,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很難取得較好的成績。
于是,在諸如此類的職業聲望低下和社會質疑不斷等因素的影響下,聾校美術教師失落和倦怠的情緒也隨之而來。據調查,由于長期在封閉的環境下,長期接觸那些身心不健全的孩子,特教教師普遍感到心情壓抑。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又使教師培養的學生需要至少十年后才能看到自己的工作效果,有的甚至沒有什么明顯的效果。有學者指出,教師在體力、精力和能力上都常常會對這種持續的周而復始而進展不大的教育狀況感覺厭倦,在情緒、認知、行為等方面也都會常常表現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精神疲勞和緊張的狀態。特教教師職業情感淡薄、職業倦怠,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于有身體缺陷的聾啞孩子而言,他們的心理更加脆弱,他們需要教師有更博大的愛心、更持久的耐心和恒心。而教師一旦削弱或喪失了一定的職業情感,后果是不堪設想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都將無從談起。作為聾校的美術教師,更要清醒地認識到,美術教育是針對聾生的特點,能充分挖掘其潛能的補償性教育,是幫助他們早日融入主流社會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教師始終堅持對職業的一份忠誠與操守,要求教師用深厚的情意去體驗聾啞兒童的情感,從而使美術教育活動變成教師傳遞情感、學生建立健全人格的過程。
二、具備扎實全面的知識技能
對于聾啞兒童來說,教師的耐心與愛心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缺乏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缺乏現代的特殊教育理念,就只能照顧好孩子,而不能教育好孩子。這里的知識技能主要包括特殊教育教學知識和美術學科教學技能兩方面,即涵蓋教育和教學兩個方面。
長期以來,特殊教育學?,F有的教育水平和質量遠遠低于普通學校,聾啞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因此,在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的今天,聾校的美術教學工作不僅不能削弱,還必須加強。實施課程改革對聾校的美術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師要有較高的教學水平,較好地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更多地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聾啞兒童的特殊需要,促進其主體性、個體性的發展,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在評價學生時也應注意到學生的潛質和稟賦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情感體驗,給學生的美術活動留下自由發展的空間。因材施教,這既符合藝術的本性,又符合以人為本的現代特殊教育觀念。
與此同時,美術教師還應具備與特殊教育相關的文化知識和法律基礎,掌握聾啞兒童的基本課堂管理理論、方法與技術,運用手語實現與聾啞兒童的順暢溝通,熟知在評定中使用的基本術語以及與評定有關的倫理道德問題等。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適當變通,根據每個聾啞兒童的實際情況與不同需求,不僅要會利用現成的教學環境,還要自己動手去設置情境、制作教具以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如果沒有全面的特教知識和技能,就很難提高聾啞兒童美術技能和修養,哪怕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卻往往收效甚微。
三、擁有持久穩定的科研能力
教師的科研能力是促進特殊教育事業進步與繁榮的巨大力量。然而實際活動中,聾校美術教師的科研意識卻普遍淡薄。有的教師只顧眼前,認為自己只要上好課就行了,科研與自己無關,其實這樣的教師也未必能上好課。還有的教師重實踐輕理論,或者認為美術科研難度太大,因而放松懈怠。再加上聾校幾乎沒有升學壓力,也不像普通學校那樣競爭壓力大、校際之間教學研究交流頻繁,致使教師忽視了科研能力的發展。所以,盡管聾校的美術教師大都具有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但由于缺乏相應的科研能力,往往難以將教學的實踐成果有效地轉化為科研理論,長時間以來,教師的科研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教師的寶貴經驗沒有得到及時總結和提煉,聾校美術教育水平停滯不前。
因此,工作在特殊教育一線的美術教師,要根據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取得的成果、收獲的心得,圍繞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確定課題,積極通過校園網絡、校際交流和參加專家講座、科研培訓不斷開展研究,提高自身的教育和科研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
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決定著聾校美術教師的職業特征,也決定其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而每位教師所表現出來的職業形象又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的成敗。一名合格的、稱職的聾校美術教師應該不斷詮釋、豐富職業特征蘊含的深刻內涵,逐漸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來順應未來社會中特殊教育師資發展的趨勢和時代要求。
參考文獻
[1]蘭繼軍.論西部特殊教育教師的素質及其提高策略[J].中國特殊教育,2004,(07):64—67.
[2]艾 春.中美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職業素養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責任編輯 滿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