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旺龍周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起步階段,小學數學基礎沒有打牢,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將困難重重。農村經濟落后、教學設備不完善,一直是我國教育重點扶植地區。近幾年,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呈現下滑趨勢。簡單分析我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并以人教版數學教材為例,從加大投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作業設計科學性等方面探討如何提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學現狀;教學質量;客觀因素
一、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
人教版新教材在實驗地區得到成功施行,進而在全國范圍得到大面積推廣使用,包括農村地區,但由于農村條件比較特殊,對于新教材的適應能力較差,加上其余種種原因的影響,導致近幾年農村教學質量普遍下降。我國對于教育提出了新的標準,小學教育質量的好壞不僅僅看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看學生是否獲得較高的學習能力,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比如,對于學過的知識是否能夠活學活用,是否能夠從課外自主學習或生活中獲取知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國家十分重視農村教育問題,并為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是對于一些經濟過于落后的地區來說,這些資金對于快速發展教育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農村小學大多設備不完善,教師競爭力低,導致師資力量與城市相比相對較弱;一些農村地區網絡通信不發達,教師培訓跟不上時代潮流,與教學比較成功的學校交流經驗的機會較少,導致學生享受不到先進科學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由于農村環境較差,學生缺少極具教育意義的課外活動機會。
二、提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1.加大資金投入,營造良好學習環境
在許多農村地區,村民只想著追求經濟收入,從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問題,當地地方政府也將工作重心放在拓寬農民收入來源、提高人均收入上,因此,農村小學教育缺乏必備資金,教學設施十分簡單,許多小學教室還未安裝多媒體,有些學校甚至無法為學生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教室,由于村民受教育程度較低,學校周圍經常會出現大聲喧嘩的情況,這對農村小學教學的發展是一個較大的阻礙。在數學教學中,由于當地政府不夠重視,農村生活環境又差,所以很難為農村小學配備教學能力較強的模范教師。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在農村小學教授多年的老教師,這類教師農村數學教學經驗豐富,但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差,再加上當地政府時常忽略教師培訓,導致他們對于新教學設備、新教學方式不能較快適應;另一類是年輕的特崗教師,這類教師獲取了較新的專業知識,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強,但是缺乏教學經驗。當地政府應當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小學教學設備,向村民宣傳教育的重要性定期舉行教師培訓、教師專業能力和教學能力考核。
2.提倡教學經驗交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較強的時期,這個時期學生求知欲較強,但缺陷就是注意力很難集中,農村小學應當時常開展數學教學經驗交流活動,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與專業知識扎實的特崗教師的交流,農村小學與數學教學能力強的城鎮小學交流,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課堂教學技巧,而且也能夠給農村小學帶去先進的數學教學手段。成功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當與學生生活相結合,以人教版為例,在講授加減乘數混合運算時,應當列舉一些生活化的例子,如“老師手里有三十顆糖果,分給這次考試的第一名小紅同學五顆,第二名小明同學四顆,第三名小麗同學三顆,又分給前十名剩下的同學一人兩顆,請問老師還剩下多少顆糖果?”這樣的生活化例子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學生對于數學概念的理解,而且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
3.增強作業設計科學性
作業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對課堂教學的檢測,科學合理的數學作業安排能夠加固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還能讓學生靈活運用書本上的固定概念。根據實際調查分析,目前我國農村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1)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按照書本上的例子按部就班,易導致學生固定思維;(2)作業設計僅限于書面作業,無法鍛煉學生實踐操作能力;(3)作業效果沒有及時反饋給學生,易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數學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立足于現實生活,注重作業的實用性和趣味性,還應當保障作業的層次性,將所學的重點知識從不同角度呈現出來。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受農村客觀因素限制較大,這不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學生和家長的觀念也要與時俱進,明白小學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小學辦學資金投入。同時要想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還要促進學校之間、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要重視技能培訓,增強作業設計的科學。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應當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參考文獻:
[1]韓安之.淺談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效率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1(01).
[2]施杰.淺談小學數學教育中的因材施教[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