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瑩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聽到、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怎樣才能抓好小學作文教學呢?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激發學生對作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使學生覺得有興趣呢?一方面可采用一些有趣的方式,如講故事,也可以猜人物,讓學生注意觀察班里一個同學,然后不指名地用口語描寫出來,叫另一個同學猜說是誰,猜對了,說明這個同學的描寫是準確的。另一方面,校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如清晨有趣的晨練、莊嚴的升旗儀式、運動會等,教師要做有心人,要指導學生從看、聽、想、玩中獲得真切感受,挖掘寫作的素材,把寫作與有趣的課外活動結合起來,這些訓練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注意觀察訓練
多觀察,善于觀察,以提高作文水平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小學生寫作文不具體,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言之無物”,而“言之無物”又主要是“無物可言”。要解決“物”的問題,解決描寫的對象,解決素材的問題,就必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小學生在觀察過程中,認識水平有限,必須靠老師去引導,幫助學生總結觀察的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三、在閱讀教學中抓住讀寫結合點
閱讀是作文之父,沒有大量的閱讀是寫不好作文的。要寫好作文,必須大量閱讀。在閱讀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從閱讀中獲取生活積累、語言積累,而且注意發揮作文和閱讀的相互促進作用。形成在閱讀中理解語言,在寫作中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在閱讀中感悟語言文字,在寫作中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在閱讀中學習寫作方法,在寫作中運用寫作方法,使閱讀與寫作連為一體,為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四、在閱讀教學中要強化語言文字訓練
在閱讀教學,老師要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從而形成儲備。教師在閱讀教學要幫助學生領會作者如何用詞準確,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加強課外閱讀
“厚積”方能“薄發”。我們要鼓勵學生多去閱讀課外書籍,把間接經驗內化為自己的表達素材。同樣是表達成為孫悟空后要使盲人復明的意思,大多數學生平淡直敘:“如果我是孫悟空,我要治好盲人的眼睛,讓他們看到精彩的世界。”有一個學生是這樣寫道:“如果我是孫悟空,我要飛到天上摘下一些閃亮的星星,把它們變成明亮的眼睛給天下的盲人裝上,讓他們走出黑暗,恢復視力。”很明顯,后者精彩很多,這肯定與他飽覽群書有關。
總之,教師一定要想辦法,創設情境訓練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把作文寫得既生動又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