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文
顧權眾籌是指募資人通過平臺集合眾多個人投資者小額投資,以支持其創業經營或其他社會事業的新型融資模式,為借助股權眾籌平臺“人人投”進行網絡融資,北京諾米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米多公司)與北京飛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度公司)簽訂《委托融資服務協議》,但最終合作破裂。8月20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這起股權眾籌引發的糾紛,這也是全國首例股權眾籌案件。
開店不成合同伙伴對簿公堂
股權眾籌一般是指通過網絡平臺為發起人,籌集從事某項創業或活動的小額資金,并由發起人向投資人提供一定回報的融資模式,是目前互聯網金融領域極具創新和爭議的一種交易模式。原告飛度公司稱其開辦的“人人投”是國內首家“草根”投資人投資實體店鋪的股權眾籌平臺,并為中小微實體企業拓展了新型融資渠道。
《法制晚報》報道稱,2015年1月21日,為借助股權眾籌平臺“人人投”進行網絡融資,諾米多公司與飛度公司《委托融資服務協議》,委托飛度公司在網絡上融資88萬元,用于設立有限合伙企業,開辦“排骨諾米多健康快時尚餐廳”合伙店。簽署協議后,諾米多公司依約向飛度公司的合作單位“易寶支付”充值17.6萬元,作為88萬元融資款項的一部分。緊接著,其公司完成了項目選址、房租租賃以及公示等,并積極推進裝修工作,計劃如期開業。
同時,飛度公司通過“人人投”平臺向眾多潛在投資者發布設立該項目的有限合伙企業股權融資信息,最終有86位投資者認購了總額為70.4萬元股權融資并已實際付款。
在裝修期間,飛度公司發現諾米多公司承租房屋存在違建、無房產證以及租金過高等問題,于是就在由投資者組成的QQ群中發布質疑信息。2015年4月11日飛度公司、出資人及諾米多公司曾召開會議討論房屋產權等問題,但最終諾米多公司給出的解釋未能說服出資人及飛度公司。
《北京晚報》稱,為避免投資人風險增大,飛度公司于4月14日依約解除協議,現請求法院判令諾米多公司支付委托融資費44000元、違約金44000元及其經濟損失197120元,三項合計107712.5元。
“是飛度公司惡意違約,”諾米多公司反訴稱自己已依約完成項目選址及公示等,積極裝修,計劃按約定在4月15日開店營業,而飛度公司直至最后一天仍拒絕撥付融資款。諾米多公司現要求飛度公司返還17.6萬元,并付相應利息,賠償其損失5萬元等。
原被告互斥對方違約
8月20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這起案件。據《法制晚報》報道,庭審中,飛度公司提出自己與諾米多公司之間構成委托合同關系。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門發布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股權眾籌中介平臺對于項目方的信息有審核和向投資人披露的義務,因此其公司負責替投資人審核項目方相關資料,把控法律風險,而且“人人投”還具有監督款項使用、放款審批等功能。由此可見,飛度公司與諾米多之間的關系已經遠超出了居間服務關系。因此,自己與諾米多公司間的委托合同關系到完成融資即結束,而飛度公司實際上完成了88萬融資,就有權要求諾米多公司以協議付費。
諾米多公司則認為,與飛度公司之間的關系是居間服務合同關系,在融資成功后才支付融資總額5%的居間費。而按照法律規定,居間人只有在完成促成簽訂合同之后才有權要求居間費。諾米多公司認為,自己讓飛度公司促成融資,但事實上飛度公司并未完成這一目標,故諾米多公司不必支付居間費用。
庭審中,飛度公司代理人還提出,諾米多公司提供的信息存在房屋房租過高、房屋涉嫌違建、未能出示房產證等問題,因此認為諾米多公司存在誠信問題,例如諾米多公司實際租賃的房屋為3層樓房,但在提供給飛度公司的信息中卻顯示為平房。而且,諾米多公司未能提供租賃房屋清晰的產權關系。另外,其所提供的開店房租租賃費用的報價遠高于市場價。按照雙方協議約定,未如實提供信息,諾米多公司出現隱瞞財務狀況、提供不真實信息等,飛度公司可以終止合作并要求賠償。
諾米多公司代理人則反駁道,諾米多公司已向出資人清楚解釋了上述問題。而且在投資人組成的QQ群內發布了所租賃房屋的前任承租人的營業執照及消防信息等。至于未能提供房產證信息,諾米多公司提出,這是因為房屋系轉租,諾米多公司多次要求轉租人田某提供房屋產權信息,但對方拒絕。
諾米多公司認為,針對出資人的疑問自己已經給出了合理解釋,飛度公司還是拒絕支付融資款,導致原定于4月15日開業的店無法順利開業,給自己造成了損失,飛度公司對合同解除存在過錯。
據悉,庭審過程中,兩位投資人出庭作證,兩位出資人均認為諾米多公司并沒有提供能夠讓投資人信服的證據。
庭審中,諾米多公司對于飛度公司股權眾籌的合法合規問題也提出了質疑。諾米多公司稱,飛度公司最終找到86名投資人完成融資,這樣的人數已經違反了我國現有法律中關于有限合伙企業股東數量不超過50人的規定。出資人超出法定上限證明飛度公司沒有預估到融資的法律風險,而其之所以拒絕向自己公司付款,導致合同解除,也是因為人數問題。
飛度公司解釋,他們目前有工商營業執照、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發放的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及證券業協會頒發的會員資格證。“股權眾籌屬于新興行業,很多模式和流程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即使投資人數超過50人,在我國現行法律框架內,也可設計不同方案解決。”
本案未當庭宣判。
股權眾籌監管仍待明晰
承辦法官指出,此案涉及投資人資金托管、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問題,雖然央行等10部門出臺《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股權眾籌的基本定位,但如何裁判還需慎重。從目前行業發展現狀來看,國內新興的眾籌平臺在運作中均遇到一些問題,一直以來對“非法集資”的擔憂,也讓眾籌融資模式的合法與否變得影影綽綽。由于股權眾籌是目前互聯網金融領域最具創新和爭議的一種交易模式,而國內還未對股權眾籌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規定,處于監管空白狀態。endprint
中國財經時報網曾在報道中指出,眾籌的風靡源于分別在2008年、2009年上線的美國網站Indiegogo和Kickstarter,它們的初衷是幫助那些缺少資金的人實現夢想。2011年7月,以Kickstarter為模板的國內首家眾籌平臺“點名時間”正式上線。半年后,正在與腫瘤作斗爭的網絡漫畫家熊頓通過“點名時間”發布了《滾蛋吧!腫瘤君》新書預售項目,上線第一天籌集到的資金就超過了籌資目標,轟動一時。
相比于傳統的融資方式,股權眾籌融資通過一個對接天使投資者與創業者的互聯網展示平臺而提高了融資效率。據統計,截至2014年3月1日,天使匯已通過股權眾籌方式為100個創業項目募集了3億元的資金,而登記在案的項目數量則已破萬。股權眾籌的風潮吹向了各行各業。截至目前,成立于2012年年底的股權眾籌平臺“大家投”已為分布在移動互聯網、餐飲、農業等多個領域的小微企業完成了股權融資。
按部就班發展的同時,中國的股權眾籌平臺一直承受著“是否合法”的質疑。股權眾籌向不特定人群公開募集資金、以分紅作為回報,很容易觸碰到非法集資的高壓線。北京眾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郭勤貴向記者直言:“非法集資的有關規定制約了股權眾籌的發展。”
另外,《公司法》要求非上市公司的股東人數不能超過200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人數不得超過50人。據新金融記者了解,為了突破股東人數的限制,有意于股權眾籌項目的投資人往往要先組建有限合伙企業,再整體入股創業公司。
而《證券法》則規定,向“不特定對象發行證券”以及“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累計超過200人”的行為屬于公開發行證券,必須通過證監會核準,由證券公司承銷。這又限制了股權眾籌模式中股票的發行方式。
管理辦法最快有望9月中旬落地
法治周末指出,繼今年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股權眾籌僅指“通過互聯網形式進行公開小額股權融資的活動”后,短短幾十天,有關股權眾籌的監管動作頻出。
8月7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對通過互聯網開展股權融資活動的機構進行專項檢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并部署各地方政府對通過互聯網開展股權融資中介活動的機構平臺進行專項檢查。
《通知》明確,股權眾籌融資主要是指通過互聯網形式進行公開小額股權融資的活動,具體而言,是指創新創業者或小微企業通過股權眾籌融資中介機構互聯網平臺(互聯網網站或其他類似的電子媒介)公開募集股本的活動;未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開展股權眾籌融資活動。
《北京商報》稱,隨著監管層對股權眾籌進行明確的分類界定后,對于“公私分明”的監管也將落地。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股權眾籌的管理辦法最快在9月中旬落地。
中國人大法學院副院長楊東在明確表示,“近期,主管部門會先就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業務出臺相關管理辦法,然后再就股權眾籌業務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兩項業務實行分開管理。政策落地后,再由相關平臺對所從事的股權眾籌業務申請牌照”。
對于投資門檻大概設定在多少?幾位業內人士表述不一,有人認為至少是10萬元起,有人認為2萬元。合伙圈相關人士認為,如果按單個項目300萬元上限計算,以2000元作為個人投資上限,則一個項目需1500人合投。目前即便老牌眾籌平臺注冊的實際投資人多的也不過幾千人,單人投資上限顯然更影響眾籌項目的實操。
“眾籌業務管理辦法尚未發布,所以該辦法會怎樣定義眾籌還存在很多變數”,合伙圈首席互聯網金融法律顧問、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黃震對此則表達了審慎看法。他還表示,“當前眾籌中有兩條紅線不能觸碰,一是不能演變成非法證券活動,二是不能逾越非法集資的刑法底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