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家兵
中共重慶市合川區委宣傳部,重慶 401520
網絡新聞編輯面臨的挑戰及角色定位
顏家兵
中共重慶市合川區委宣傳部,重慶 401520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讓網絡媒體成為人們獲取新聞資訊的主要方式之一,隨之引發了網絡新聞編輯這一新興職業。由于互聯網傳播的多元化、快速性、廣泛性、開放性等特點,加上復雜的網絡輿論環境,網絡新聞編輯面臨很多挑戰。他們只有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才能適應大環境的要求。
網絡新聞編輯;挑戰;角色定位;輿論引導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應用,新聞網站、客戶端、手機APP等網絡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通過網絡閱讀新聞,也逐步成為了人們獲取資訊的主要方式,網絡新聞編輯在網絡平臺中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由于互聯網傳播的多元化、快速性、廣泛性、開放性等特點,加上復雜的網絡輿論環境,網絡新聞編輯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新興職業,面臨許多挑戰,他們只有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和業務水平,才能適應新時期網絡媒體發展的要求。
1)海量信息中挖掘新聞價值。“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每天網絡上發布的新聞信息數量以幾何速度在增長。面對浩瀚如海的新聞信息,不但讀者會感到視覺疲憊,作為網絡媒體的采編人員也難以理出頭緒,因此,如何挖掘具有代表性和價值的新聞信息,是當前網絡新聞編輯遇到的一大難題。
2)開放環境中正確引導輿論。互聯網的開放性,決定了網絡媒體是一個開放的信息傳播平臺,更是社會輿論的聚集地。網絡媒體突出的特征是信息容量巨大和傳受雙方即時互動性,[1]網民可以在網絡媒體平臺上自由的交流思想、發表意見、發布評論,因此,如何整合網民的社會意見,使之形成一定的主流輿論,是網絡新聞編輯的一大職責,也是新聞工作者的本職工作。
3)抵制媚俗中重申主流價值。目前,不少網絡媒體,為了增加網站點擊率,“迎合”大眾的“口味”,在網頁上大量的發布“娛樂緋聞”、“奇聞軼事”、“暴力事件”等媚俗新聞信息。這樣一來,一些重要的時政新聞和比較嚴肅的大事件報道,受到嚴重的侵蝕,這些重要新聞往往退居到“二線”,不再受人們關注。因此,重申主流價值、傳播正能量,成為當下網絡新聞編輯的一大重任。
4)新造詞語中規范網絡用語。在互聯網的發展實踐中,一批新興的網絡詞匯由此產生,被廣大網友所接受和使用。不得不承認,網絡語言如井噴般態勢出現,這些新造語詞充斥著網絡,不但影響到傳統媒體的用語習慣,而且成為許多年輕人的交往用語。這些生造詞,比如一些網絡黑話、網絡粗話最容易泛濫傳播,網絡用語和傳統語言魚龍混雜,有可能會損傷傳統語言文化。因此,網絡新聞編輯必須擔負起凈化網絡傳播語言環境的責任。
以上對網絡新聞編輯當前面臨的難題和挑戰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作為網絡新聞編輯應當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和業務水平。
1)網絡新聞編輯應是“把關人”。傳統媒介受版面、時間的限制,不可能把所有采集到的信息發布給受眾。‘把關人’必須經過周密考慮,慎重篩選,去蕪存精,有時甚至不得不忍痛割愛。網絡傳播的巨大空間突破了時空上的局限,使得海量信息有了同時存在的可能。[2]大量良莠不齊的新聞信息涌現,虛假新聞泛濫,如果不進行輿論把關,后果將不堪設想。再說,新聞媒體的報道不可能是“有聞必錄”,必須形成一道關口,來阻止和篩選大量的新聞信息,通過這道關口才能保證新聞真實性和質量,否則新聞媒體的權威性就無從談起。由于互聯網轉發功能強大,一旦新聞發布出去便無法收回,這一點也決定了每個網絡編輯必須樹立起強烈的“把關人”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守護好網絡輿論陣地。
2)網絡新聞編輯應是“引導人”。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讓現在的網絡媒體不再是單純的一個信息發布平臺,而是可以交流互動的平臺。我們看一下國內知名網站就知道,每一條新聞的評論少則數條,多則上千條,如遇到重大新聞,評論多達到數十萬條。這些評論往往是網民感情和情緒的自然表達,其中蘊含著網民對這條新聞的看法和意見,對輿情的研判和處理具有重大意義。所以說,網絡新聞編輯只充當“把關人”的角色是不夠的,他們還要在數以萬計的評論中,篩選出有價值的評論和網民關心的話題,進行整理和分析,全程跟蹤新聞事件的輿情動態,正確引導網絡輿論。網絡新聞編輯從“把關人”向“引導人”的角色轉變,不僅體現了編輯應對網絡輿論的能力,更是復雜的網絡環境對網絡新聞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網絡新聞編輯要做一個“減壓閥”,存在于官方輿論場和民間輿論場之間,在政府和社會之間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3)網絡新聞編輯應是“發言人”。移動互聯網發展和應用,尤其是以微博、微信為特征的微媒體,讓每一個網民都成為一個自媒體人,隨時隨地可以發布任何信息。每個網民既是信息的傳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當然,很多人會因此而質疑網絡新聞編輯所起的作用。
然而,網民在網絡中傳播的信息是盲目的、無規則的、帶有情緒的,這些信息需要網絡新聞編輯來收集整理,經過概括加工再發布出來。尤其是在輿論引導方面,隨時需要網絡新聞編輯根據當前的輿情走勢適時發聲,他們可以通過撰寫評論、配置評論員文章等方式,來進行“直接發言”,也可以通過信息的編排、稿件的處理來進行“間接發言”。網絡編輯作為網絡信息的編輯者、發布者和網上輿論的掌控者,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是網絡編輯必須遵循的宣傳規律,較強的輿論導向意識是其應該具備的一項最基本的素質。[3]總之,網絡新聞編輯收集處理雜亂無章的新聞信息,應該充當“發言人”的角色,及時幫助網民解疑釋惑。
4)網絡新聞編輯應是“技術人”。傳統媒體的新聞編輯大多把工作重點放在新聞的采編業務上,可以說,他們幾乎不懂得什么網絡技術。然而,網絡媒體自身的特殊性,對網絡新聞編輯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多層次、多角度、立體化、全方位的報道正是網絡媒體的優勢所在。[4]網絡新聞編輯不但要把采集的新聞稿件編輯好,而且要把新聞發布在網頁上,供廣大網民閱讀。因此,網絡新聞編輯不但要具備良好的編輯素質,而且要掌握更多的網絡技術。比如,開發使用過濾軟件,阻止不符合法律規定的信息與大眾接觸;建造防火墻,有效防止外部其他網絡的入侵和攻擊;懂得SEO(搜索引擎優化)對網站進行調整,使網站的新聞信息更容易在搜索引擎中占據有利位置等等。掌握這些網絡技術之后,網絡新聞編輯的工作便可以得心應手。所以,網絡新聞編輯對新的技術載體要認同、接受和掌握,因為只有對新技術敏感,才能適應新的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講,網絡新聞編輯更像是一個“技術人”。
[1]王宏.網絡編輯應具備的素質[J].新聞愛好者,2005(11):44-45
[2]陶立方.基于校園網的高校學報網站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洛陽大學學報,2003,18(4):75-78
[3]劉漢武.網絡媒體呼喚全能網絡編輯[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7):185-187
[4]宋文官,王曉紅.網絡信息編輯實務[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G2
A
1674-6708(2015)142-01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