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實現會計制度的進一步健全與完善,我國在2007年正式制定并實施了新會計制度。新會計制度的推行給我國企業的健康、持久發展帶來了良好的保障,促進了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化發展,在確保企業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的同時也實現了企業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本文將對新會計制度實行的意義、目前財務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新會計制度給財務管理模式帶來的影響做出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的完善策略,并進一步探究基于新會計制度下的財務管理模式,以期為當下企業的財務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 財務管理模式 問題 影響 策略
會計制度指的是相關政府部門與企業單位根據一定的程序所制定的在賬簿中分類、登錄、歸總、分析以及核實商業交易、財務往來的一項強制性會計行為制度。作為人們在長期的經濟活動實踐中根據以往經驗總結得出的制度,會計制度會隨會計發展而不斷改變,在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轉型的逐步完成,新會計制度也應運而生,在給財務考核提供了更為明確的指標的同時也對企業的資產信息、財務狀況、經營情況等做出了更加真實的反映,給企業的進一步經營發展指明了方向,其實施在促進了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礎上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一、推行新會計制度的重要意義
首先,新會計制度的實施促使了企業財務管理環境的改善,作為企業管理當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肩負著管理企業一切資產的重要任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規范合理的財務管理能夠提升企業的效益、確保企業財務的穩定并降低企業財務的風險,而新會計制度的實施是實現企業財務管理規范化的必要手段,同時新會計制度也給我國的宏觀調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解決企業財務突出問題中具有明顯的優勢,通過對企業財務信息準確性、真實性的提高實現了對企業財務管理環境的優化。其次,新會計制度的實施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新會計制度在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核心理念的指導下對各項會計行為提出標準與規范,給稅法提供了依據,因此其實施直接影響了政府維護公共利益的程度與能力,通過保障國家的良好稅收來保障公共利益的實現。最后,新會計制度的實施給企業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其實施在改變了企業財務管理環境的同時進一步改變了企業財務管理的模式與方式,方便了企業管理者在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的幫助下做出正確的判斷與決策。
二、目前我國財務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調控機制不夠完善
在多年的改進下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相比較會計制度的更新情況而言還較為滯后,內部調控機制仍有待完善。在內部調控機制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的情況下企業資產極易出現安全問題,使得企業經濟違法、物資購置與建設工程中的腐敗問題層出不窮。一方面,內部調控機制的建設還有待加強,對企業建設項目等的監督管理、決策等力度不足,同時內部監督管理體系的不完善導致企業投資過程中方向不明確,造成了不必要的資產流失;另一方面,目前企業內部調控機制當中所涵蓋的范圍較為狹窄,一些企業在財務監管工作當中缺乏對預算標準以外的資金的有效控制,部分企業甚至未將具體財務情況納入到內部監督管理的范疇內,監管的不足使得非法集資等違法亂紀行為屢屢出現,還有一些企業雖然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內部調控機制,但在實際實施中并未認真嚴格落實,導致了內部調控機制流于形式,未能真正發揮其作用。
(二)企業財務的運行機制有待健全
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中所采用的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模式激化了統一形式的領導、分散形式的財務二者間權力分配的矛盾,這就使得在財務管理制度存在管理缺陷的情況下很可能會產生一些謀取個人利益的不良行為,降低了財務管理的質量與效率。一方面,對領導權力的過分強調并不適用于決策民主化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相關經濟責任追究體系的缺失或不完整,分配給各個委托人、職能部門的財政權力在具體使用過程當中常常產生互相推諉責任的現象。
(三)財務人員的結構不夠科學
目前我國企業財務部門的工作內容、方式都比較簡單,對會計核算的要求也較低,很多企業在招聘財會工作人員時會首先考慮解決員工家屬的就業問題等,導致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人員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以及綜合素質普遍偏低。在企業的發展過程當中對個人業績過于重視而缺少對財務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充分認識,在財務管理中大多沿用了記賬、出納為主的工作方式,受到專業水平低、職業素質差、溝通能力差等因素的制約,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很難應用新方式來判斷、預測企業財務管理、財務風險等狀況,在實際工作中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都亟待強化,不利于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整體質量的提高。
三、新會計制度給財務管理模式帶來的影響
(一)影響了管理理念
新會計制度的實施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體現了財務管理當中的新理念,例如:詳細規定了財務的報表列表、企業中期的財務報告和分部報告等,體現了對企業會計信息的全方位、多角度分析;進一步明確了政府補貼和職工薪酬等內容,在借助財務渠道來協調管理政府、企業、各利益關聯方的同時也實現了價值分配的合理化與科學化。種種這些新規定都給企業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既提升了自身的價值,也強化了政府、企業自身資產質量現金流的價值關注度與企業增長的關注度。
(二)影響了管理模式
經濟的飛速發展致使傳統的企業會計制度與財務管理模式逐漸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實際要求,必須做出及時、合理的改革,而新會計制度的實施給企業革新財務管理模式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使得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管理模式優化重要性有了更加充分的認識。新的財務管理模式的建立在彌補了原有模式不足的同時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確保了企業各項財務信息的透明化、公開化以及各項財務制度規章的體系化、法制化,更能適應現代化企業的發展需求。
(三)影響了投資與融資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時代背景下,我國企業同國際市場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新會計制度的制定正是為了實現國際會計趨同這一目標,以推動我國財務管理的國際化發展,提升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當中的競爭力,使我國企業在同國際市場的接軌中逐步獲得財務信息質量的提升,從而推動企業財務管理質量與效率的全面提高。新會計制度下財務信息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使企業融資的渠道更加豐富,給企業融資帶來了有效的保障。同時,經濟的迅猛發展也給企業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投資契機,新會計制度的實施使企業的投資面逐步拓寬,突破了原有的行業界限并實現了各行各業之間的聯系溝通,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擁有更多的商機,融資與投資能力得到了極大的強化。
四、完善新會計制度下的財務管理模式的主要策略
(一)改變財務管理理念
意識影響人們的思想并決定人們的態度,進而影響人們的行為,因此在對新會計制度背景下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完善時,應當把改變財務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作為首要任務,使相關財務管理人員在全面了解新會計制度的基礎上真正認識到完善財務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企業管理模式改革的目標并形成全新的管理理念,從而積極地投身到財務管理模式的改革工作中,促進內部資金管理體系的完善,在內部資金透明化的前提下真正實現民主管理與監督。一方面,財務管理人員在明確企業資金流向時需盡量精簡開支以減少經營成本,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企業需立足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細節實行系統化的管理,通過財政收入、財政支出和財政預算等內部資金管理工作的強化來使財務管理人員進一步明確企業的財務明細,實現資金的合理利用。除此之外,財務管理人員還需定期檢查企業內部資金的實際應用、各物資的具體儲備等情況,實時掌握并動態監督企業內部存貸與資金流動,在防止資金閑置與流失的同時實現其使用效率的提高。
(二)明確財務管理目標
企業各項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順利進行離不開明確的管理目標的指引,同時財務管理目標也對企業財務管理效果的提升起到了直接的影響,因此企業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與經營管理需求來合理科學地制定出正確的財務管理目標,從宏觀上指導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確保財務管理工作能夠真正地服務于企業經營發展。通常在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制定過程中需確保其能夠實現財務管理資源與信息的共享,努力防范各種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并防止財務管理漏洞等財務問題的產生。企業應當在制定好總體目標后再逐步具體化和細化,將實現目標的責任具體落實到部門與個人,以使各部門的各人員在明確自身職責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配合財務管理部門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最終形成上下監督、全員管理的有利氛圍。
(三)完善財務信息系統
新會計制度的推行使企業會計報表結構、會計賬戶等財務管理系統都發生了相應的改變,相關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對這些變化給財務管理作用所帶來的影響給予高度的重視。同時,在企業處理“公允價值計算”和“減值準備”等項目中的大量數據時需借助各個數據處理軟件來完成,這就要求企業對設備、軟件做好及時的更新與維護。因此企業必須注重新會計制度背景下的財務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建設,依據財務管理模式改革的實際情況來對財務信息系統進行逐步完善,從而更好地保障財務管理相關信息的準確、真實、可靠、完整,并利用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不斷完善來方便財務管理人員管理工作的開展,通過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來推動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健全內部控制體制
企業需考慮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制,通過良好的控制體制來分析、防范財務風險以實現企業抵御風險能力的強化,給自身的健康、順利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首先,企業應當對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做出進一步的完善,通過風險管理委員會的組建等來應對與處理各項財務風險;其次,企業需完善財務風險的預警機制,當下企業的內外部環境日益復雜,企業必須通過對財務風險預警與評估體系的不斷完善來實現財務風險的及時發現與解決;再次,企業應當通過培訓教育等提高全員的風險意識,使其能夠及時發現潛在的財務風險;最后,企業還需健全科學風險的相關政策以確保財務狀況的良好,從而促進企業的正常運轉。
五、基于新會計制度下的財務管理模式分析
新會計制度背景下企業可采用分權式與集權式這兩種財務管理模式。其中,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中將大部分財務管理、支配的權利交給了子公司,使得公司在財務收支、資本運行、各項資金支出、元工資福利等各個方面都擁有一定的決策權,總公司主要采取間接管理而非指令性計劃干預來管理監督子公司的生產經營,該模式能夠充分調動人員的工作熱情,在減輕總公司決策壓力的同時也有效地防止了總公司財務干預的不利影響;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是同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相互對立的一種管理模式,它提倡總公司擁有財務管理的高度決策權,并對子公司的人力、資金等實行直接管控,該模式可以在統一決策下減少財務管理成本,在總公司財務調控作用充分發揮的基礎上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可有效地減少經營管理中的財務風險,同時能夠確保資金的統一調度。企業在實際經營管理中需選擇合適的財務管理模式,并結合具體要求對其進行合理的改進與創新。
六、總結
綜上所述,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且市場環境也越來越復雜,使得會計制度在經濟活動當中的重要作用與功能日益凸顯。在新會計制度實施力度不斷加大的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投資與融資等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當前企業的財務管理中應當仔細分析現有財務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不足,并通過改變財務管理理念、明確財務管理目標、完善財務信息系統和健全內部控制體制等策略來逐步完善自身的財務管理模式,以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質量與效率,打造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傊?,新會計制度下的財務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鄭姍.淺析新會計制度下如何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J].現代商業,2013,36:197-198.
[2]劉曉霞.新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6:31-32+63.
[3]查黎媛.新會計制度背景下如何創新企業財務管理[J].時代金融,2013,35:256+259.
[4]韋梅桂,韋梅珍.淺談新會計制度背景下的財務管理模式[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22:166-167.
[5]苑小花,杜唱.試論基于新會計制度下的財務管理模式[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4,11:42-44.
[6]姜艷瑞.新會計制度背景下創新企業財務管理的途徑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6:202-203.
[7]高燕.基于新會計制度背景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模式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5:98+57.
[8]李光柯.基于新會計制度視角下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5,11:64-65.
作者簡介:鮑春曉(1994-),女,揚州大學商學院財務120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