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以時間序列分析方法為研究手段,基于構建VAR,對陜西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研究,采用動靜相結合的方式,分別探究出影響物價變動的因素及其影響大小。
【關鍵詞】CPI VAR模型 協整檢驗 脈沖響應分析 趨勢分析
一、引言
現如今,由于物價變動迅猛,由此帶來了各種各樣不同階層社會的大量問題,它們正逐步的走入人們的視野。王少平,以1978年—1994年數據為樣本,運用Granger因果檢驗進行了實證研究,中國通貨膨脹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貨幣的過量發行[1]。虞華等認為,貨幣過多最終一定會導致通貨膨脹,且貨幣的拉動作用存在時滯性[2]。
二、陜西省物價變動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研究
根據上面相關理論及前人的經驗,以陜西省居民CP為因變量,選取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額(G),貨幣供應量(M1),陜西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陜西省外貿進出口總額(J),陜西省政府財政支出(Z)這五個變量為影響因素。
首先對各個變量進行平穩性檢驗,對于lnCPI,其檢ADF統計量的值為-2.094334,大于其在1%、5%、10%下的臨界值,lnCPI為非平穩序列。LnG,lnM1,lnX,lnJ,lnZ同理,其ADF 統計量均大于它們各自所對應的臨界值。得出結論LnG,lnM1,lnX,lnJ,lnZ是非平穩的。對變量進行一階差分,結果證明lnCPI的序列都是一階單整的,經過一階差分后平穩的時間序列,滿足了協整檢驗的前提。
D(LnG),D(lnM1),D(lnX),D(lnJ),D(lnZ)與D(LnCPI)同理,它們ADF統計量均大于它們各自所對應的在1%、5%、10%下的臨界值。所以最后得出的結論是LnG,lnM1,lnX,lnJ,lnZ這幾個時間序列都是一階單整的。利用Eviews6.0軟件對LnCPI,LnG,lnM1,lnX,lnJ,lnZ序列進行J-J協整檢驗,檢驗結果如表1:
表1 協整檢驗結果
結果顯示:對于六個變量間的協整檢驗我們可以發現,陜西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額(G)、貨幣供應量(M1)、陜西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陜西省外貿進出口總額(J)以及陜西省政府財政支出(Z)之間存在整體上的協整關系。他們之間有著長期的穩定關系。在短期時間內,由于一些因素影響或隨即干擾,它們之間有可能偏離均值。如果這種偏離是暫時的,隨著時間推移將會回到均衡狀態。而這種偏離不是持久的,他們之間存在整體上的長期均衡關系。
D(LnCPI)=-0.0003+0.203*D(LnCPI(-1))+0.130*D(LnCPI(-2))-0.004D(LnG(-1))-0.001*D(LnG(-2))+0.015D(LnM1(-1))+0.036*D(LnM1(-2))+0.00002*D(LnX(-1)+0.0002*D(LnX(-2))-0.0028*D(LNJ(-1))+0.009*D(LnJ(-2))-0.008*D(LnZ(-1))-0.005*D(LnZ(-2))
上一年的CPI價格指數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下一年的物價水平,但會在第三年得到輕微的糾正。固定資產投資在對第三年的CPI的影響大小在減弱,不過方向依舊為負向影響。貨幣供應對陜西省CPI的影響為正向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不會馬上顯現出成效。貨幣供應量的增加會引起CPI的增加,并且這種影響力的大小在第三年比第二年更大。陜西消費品零售總額對CPI影響方向為正向并且影響力有一定的時滯性,第二年并不能完全表現出來,而是在第三年才表現在CPI的變化上。陜西進出口總額對CPI的影響與其他幾個變量對CPI的影響方向有一定的不同。陜西省政府支出對陜西省CPI的影響方向為負向的影響。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前幾期的政府支出對本期CPI的影響作用在逐漸減小。
三、模型預測
建立的模型,利用Eviews6.0軟件進行未來5年陜西省CPI進行預測2015年至2018年陜西省居民物價指數預測值分別為108、107、108和109。由此可見,未來五年,陜西省的居民物價消費指數波動不大,雖然是呈穩中有升的趨勢,但是都在可控的范圍之內。目前,國內經濟復蘇還沒有明顯改觀,預計我省2014年重要商品價格走勢將總體平穩,不會出現較大的波動。這也與前面專家對未來我國整體CPI走勢預測相一致。
參考文獻
[1]王少平.我國通貨膨脹成因與貨幣政策及其經濟運行目標與觀調控的實證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6(5):17-25.
[2]虞華,虞麗娜.當前我國物價影響因素及走勢研判[J].地方財政研究,2012(02).
作者簡介:岳雪(1989-),女,貴州遵義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旅游統計、統計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