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區域金融一體化是各地區或各國之間通過相互的影響與滲透形成一個整體的聯動的發展態勢,是現代社會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要取得現行經濟發展所不能回避的重要議題,尤其是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產業結構與歷史長期形成的經濟架構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個產業的占比,在整體機構上已經發生了質的飛躍,尤其是第三產業的地位與貢獻的大幅提升,金融行業在整體經濟增長中的地位已經舉足輕重,因此,有效的整合資源,密切聯系,對推動各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意義重大,同時各個區域之間的金融基礎與金融政策還有所差異,所以區域金融一體化已經是一個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區域金融;一體化;途徑
一、區域金融一體化的特點
當前,最為典型的區域經濟集團主要是東亞、北美等,而且,各自都有各自的特色。特別是對于歐元區來說,它是當前最符合區域金融一體化的例子,歐元區首先就注重實施貨幣的一體化,從而促使了金融市場融合效果的大大提高。而對于東亞金融一體化來說,其發展依舊比較緩慢,因此也就沒有建立健全的區域金融合作制度。對于我國的區域金融一體化而言,其發展也在緩慢上升。根據對區域金融一體化的進一步研究,得出了以下的特點。
第一,金融交易普遍。對于歐元區而言,所有的區域都可以隨意進行金融交易,同時也體現了歐盟金融一體化越來越成熟。而在北美,雖然資產流動性比不上歐盟,但其金融一體化也在逐漸發展,而在東亞金融一體化中,很多的金融交易都是分散進行的,人們可以隨意在民間進行交易。可見,我國的金融一體化依舊欠缺一定的政策指引,同時其市場的開放程度也不足。
第二,區域中金融資源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就當今世界的區域金融一體化而言,各個區域中在金融資源中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在歐元區中,具有金融實力強的法國、德國,同時也具有金融實力較差的愛沙利亞、希臘等。而在北美貿易區中,具有金融實力超強的美國,也具有金融實力不強的墨西哥。而因為區域中金融資源分布所具備的差異性,從而促使了區域金融一體化更加合理的發展。
第三,對政策具有一定的依賴。就當前的區域金融一體化的發展進度而言,其發展一定要伴隨相關的政策,進而起到一個支撐的作用,比如歐盟中所制定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所有的區域都會受到政策的直接影響,并對政策具有一定的依賴。
二、區域金融基礎差異
1.區域金融發展差異懸殊
各個地區金融行業發展的歷史時間、人文市場環境與政策法規的不同,區域金融發展的水平存在明顯差異。作為現代經濟運行的核心,金融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區域經濟的發展速度與水平,在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的受現行國家金融資源配置不均影響,發展水平差異明顯,同時同一區域內城市與農村之間的金融發展水平又有著不同的發展,我國金融產業萌芽于發展的時間與空間的差異性非常突出,部分區域已經發展成為區域的金融中心,甚至在國際金融產業中都具有影響能力,但是在各區域的金融發展中,融產業的發展狀態卻千差萬別,整體上體現不均衡、不同步,區域金融一體化的前提必須認可區域金融發展差異,諸多金融要素、發展軌跡以及政策運行的不同,尤其是金融體制與金融政策的不同,嚴重的影響一體化的進程,甚至阻礙一體化的融合,由此需要在區域金融實現一體化的過程中,首先能夠在主導層面獲得許可或支持,然后在多層面,廣空間里求同存異,既能分工明確,又能相互協調,同時也對地方特殊性金融需求予以合理保護,避免在一體化過程中的矛盾產生。
2.金融產業占比不平衡
中國現代金融產業本身,發展結構極其不平衡,對于區域金融一體化共同目標實現與整體金融風險抵御影響重大。以保險業為例,在中國金融產業中,保險行業雖然獲得越來越多的政策扶持,但是在實際影響與地位上,與銀行差別懸殊,在中國大陸生產總值中占比不足5%,在臺灣已經超過30%,在美國超過40%與銀行業可謂并駕齊驅。在國內,因為區域差異,各金融產業的架構也因為地區人員的消費習慣、思想理念、政策法規等有很大差異,金融產業內部結構的不同,直接代表區域金融的風險抵御能力,從改革開放,到WTO入市,中國與世界經濟接軌已經日益密切,所以國際任何一個地區爆發金融危機,都可能或深或淺影響中國的金融市場,而區域的金融結構對其風險抵御能力密切相關,銀行業的獨大降低區域金融一體化后的風險抵御能力,也對區域金融整體發展有著約束與阻礙作用,因此,金融產業占比不平衡對區域金融一體化后的金融安全,有著很大影響。
3.金融產業自身相互抵觸
我國的金融產業主要占比均集中在銀行業,其中四大國有銀行為我國金融體系內的絕對影響者,也是區域金融一體化最需要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產業,但是在實際上,國有銀行受國家制度影響深重,在國家明確分工層面,實現優化,但是在模糊界限上,相互競爭,實行垂直管理,獨立經營,地方性銀行和其他商業銀行因為金融資產占比有限,難以成為金融一體化的主要推動因素,因此銀行業形成一致是區域金融一體化必要條件。
三、加快區域金融一體化的有效途徑
1.政府的作用
就政府而言,其對區域金融一體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并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一方面,在區域金融發展的時候,政府、證監會、銀監會等都對區域金融的發展具有相關的監管以及引導的作用。一般而言,政府可以頒發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而能有促使區域金融發展中外部環境的穩定。除此之外,政府要注重對一部分風險高的金融活動進行監控,并要建立健全的防范機制,從而能夠促使區域金融的發展,并能夠由保監會、證監會、銀監會以及央行共同對區域金融進行有效的監管,最終能夠促使區域金融長期穩定發展。另一方面,在區域金融發展的同時一定要有高度的合作,而政府作為其監管方,應該重視區域金融的協作,從而促使區域間的合作關系的健全,并能夠促使區域金融一體化的發展。
2.金融機構的作用
在區域金融發展的過程中,金融機構起著關鍵的作用,而且一般的金融機構是由基金、保險、證券等公司所組成的商業金融機構以及由國有基金、證券等公司所組成的國有金融機構共同組成的。通常情況下,國有金融機構都處于主導地位,而商業金融機構是處于重要地位的,通過兩者的有效結合,能夠促使區域金融一體化的長期發展。一方面,在區域金融一體化發展的進程中,國有金融機構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國有金融機構要明確自身的責任,并為區域金融的發展服務。同時,國有金融機構要不斷推陳出新,促使區域金融長期發展,而且,國有金融機構要重視與其他區域以及不同行業之間的合作,從而能夠推動該區域金融一體化的不斷成熟。除此之外,要吸收國內外優秀的區域金融發展經驗,并根據區域自身的特點,有效的推廣優秀的區域金融發展經驗等。另一方面,股份制金融機構也對區域金融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區域金融發展的同時,商業金融機構要以市場為前提,并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相關規定,加大與區域中各政府間的聯系,從而能夠促使區域業務的不斷發展,并能夠促使區域經濟的不斷進步。為此,股份制金融機構要提高自身在區域中的地位,并不斷擴展自身的業務。同時,股份制金融機構要重視各區域間的合作,進而促使區域對金融影響力的增強,而且,要吸收優秀的經驗,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促使軟實力的增強。此外,要不斷更新自由的產品,從而能夠促使競爭力的增強,并能夠促使區域金融的有效發展。
3.企業的作用
在區域金融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是重要的構成部分,同時也是金融活動的參加者,其中主要表現在上市發行證券、與銀行合作等。為此,企業要明確與金融機構的關系,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同時企業要做好自己的金融業務,并通過運用有效的融資渠道促使企業的發展。此外,企業要借鑒有效的金融管理機制,從而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獨特的金融管理機制。而且企業是區域金融推行創新的指引者,為此,企業要不斷推陳出新,促使自身競爭力的提高。同時企業要重視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從而能夠在促使區域金融發展的同時推動自身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政府、金融機構以及企業等將會直接影響區域金融一體化的發展,為此,為了促使區域金融的不斷發展,應該要從多方面注重對其的影響,并制定有效的途徑,促使區域金融一體化的逐漸成熟。
參考文獻:
[1]孫麗霞,梁燕君.珠三角區域金融一體化發展探討[J].南方金融,2011.
[2]邱詩武.珠江三角洲區域行政協同機制構建探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2.
[3]王曉紅.推進長三角金融一體化的探討[J].現代金融,2013.
作者簡介:劉洋(1986.02- ),男,漢族,山東煙臺,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碩士,中國銀行,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