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 盧雁燕
(浙江師范大學 浙江金華 321004)
“時間”概念在400m跨欄當中的重要作用性①
丁磊 盧雁燕
(浙江師范大學 浙江金華 321004)
400m欄對于“時間”的概念主要從速度和欄間節奏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在400m欄中體現速度的內容包括:運動員的跑跨結合,欄上技術以及平跑速度的能力。400m跨欄運動的平跑速度是決定成績快慢的重要因素。提高發展速度素質和良好的節奏感,是創造優異的成績打下牢固的基礎。而良好合適自己的節奏有助于體力的合理分配和下肢肌肉的充分調整,從而使全程跑變得更加流暢放松.經濟而實效。最后,結論從“時間”中的節奏,平跑速度,過欄技術的快慢總結,來說明不同“時間”下的對于400m欄重要的性的探討。
400m欄 速度 欄間節奏 上欄技術
劉翔的橫空出現不僅震驚了世界田徑,同樣劉翔也用自己的方法在復制著田徑跨欄史上奪金并打破世界紀錄的歷史。2006年7月12日,劉翔已110欄12秒88的成績打破沉睡13年之久12秒91的世界紀錄。劉翔取得的成績也給亞洲人帶來了新的證明,那就是給黃種人帶來了新的證明,那就是田徑短道項目不再是歐美人的天下。那么,與之相關的400m欄跑,能否創造出亞洲速度呢?筆者結合自身的400m跨欄的運動經歷和相關的文獻查詢適當的提出自己建議,為400m欄項目的提高提供參考和借鑒。
節奏:是指動作各部分的強弱和時間間隔關系,400m欄跑的節奏不僅表現在跨間中各步速度不等,而且還體現在欄間跑和過欄以及過欄后接欄間跑的動作連貫性,起跨,跨跑銜接不停頓,緊密等方面。
速度的把握與良好的欄間節奏相結合,才能取得高效的成績,然而不管前程的節奏過快或者是節奏過慢都會對后程產生影響,從而導致運動成績的不佳。400m跨欄跑運動員比賽中通常出現的缺點,如,“搗小步”和“跳欄”,筆者認為,400m跨欄跑運動員出現的上述問題,與欄架自身高度并無直接關系,與之相關的是體能不足和欄間跑節奏的紊亂。進一步分析可知,欄間跑節奏紊亂和體能不足,與運動員不能良好應用左右腿流暢攻欄技術和體能消耗不均有關。
節奏的把握主要表現在欄間跑的步數的掌握,良好而穩定的欄間跑的幅度和節奏有利于對前面的欄架更好的把控能力,從而從容不迫的攻欄。所以好的欄間節奏有利于提高運動成績。
但是節奏的把握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爐火純青的,欄間節奏的奇數跑是穩定使用自己熟悉攻欄腿提前的保障,然而在大多數時候,隨著體能的不斷消耗,在后程中往往會出現混合跑的情況,即欄間節奏的奇偶數結合的跑法,該跑法可能會導致后程無法判斷擺動腿的選擇,從而造成“搗小步”和“跳欄”的現象,浪費時間。
在國際比賽的優秀男運動員普遍采用的是13步上欄的節奏,如:美國選手摩西。我國男運動員在15~17步的。但由于后能體能的不支,會導致平跑速度的下降,步頻的減慢,步長縮短,一般都采用混合型欄間節奏。
圖1 跨欄跑技術效果指標與速度關系
筆者認為400m欄中良好的欄間節奏是運動員取得優秀成績的關鍵和前提。不僅有利于加長平跑的穩定性和時效性,使體能分配更加合理化,而且還能使欄間跑和上欄更加自動化和協調性,使運動員在比賽中激發自身潛能。
評定跨欄跑運動員技術效果的指標有兩個(都與速度相關),具體見圖1所示。
上述K1和K2兩個系數越接近1其技術效果越好。K1數值偏低,反映運動員過欄技術有問題;K2數值偏低,反映運動員欄間跑有待改進。然而,在400m欄訓練的過程中,也是通過提高這兩個指標為目的而進行系統化的訓練的。
400 m欄中體現速度的內容包括:運動員的跑跨結合,欄上技術以及平跑速度的能力,其中的平跑速度的能力又決定于加速能力、步長、步頻的能力。
看過很多文獻后發現,很多專家同400m和400欄之間存在某些必要的關系,在400欄優秀運動員美國人摩西身上就能反映出來,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良好的速度一定是發揮400m欄和400m跑的必要條件。
(1)速度之“加速”。在400m欄跑的過程的當中,所謂的節奏并不是指的一成不變,在跨越過10個欄的過程中,欄前的加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欄前加速不僅僅有利于節奏的更好把握,跨欄時產生更好的協調性和過欄速度,有利于下欄后的立即啟動和銜接,這也是提高成績,縮短時間的好手段。
(2)速度之“減速”。國際上優秀的運動員都會采用13步上欄的方法,甚至會跨完全程,但是400欄的后程注定是乳酸囤積的過程,在此基礎上,經驗豐富的運動員,在降慢速度的過程當中一定加大自己的步頻,來完成13步的欄間要求,從而在比賽時同樣在后程依然有較強的手段來維持自己優勢,從而降低后程的減速帶來時間成績的影響。
過欄技術主要指在其跨結束前,從身體進入無支撐階段到擺動腿在過欄后著地時的動作。在起跨結束后,擺動腿會由于慣性作用向上前方運動,當膝蓋超過欄架高度時折疊的小腿積極地向前方擺出,到腳掌接近欄架時擺動褪與欄架互相平行。當身體重心達到最高點時上體到了約50°的最大前傾角,起跨結束在擺動腿擺動的同時起跨腿不應急于牧起,而應使小腿發性的與地面平行并與大腿折疊。這樣在身體飛起時兩腿之間會存在一個約120°的空間,這樣就會更易于跨欄。
如上文闡述的觀點:K1=V1/V2,只有當過欄速度和欄間速度保持一致時,等值趨于1時,過欄時才不會浪費更多的時間,從而提高經濟水平,縮短全程時間。
如,上文闡述的觀點:K2=V2/V3,只有當欄間速度和平跑速度保持一致時,等值趨于1時,才能更好的將跑跨相結合。加速后的上欄和欄上動作的流暢,加上落地后的隨跑相結合,才能更好的減少欄上的時間,做到跑跨結合,從而獲得穩定的節奏,縮短時間,取得優異的成績。
400 m平跑的能是提高400m欄運動員成績的主要訓練手段,兩者的都有極為相似的基礎,并且兩者的運動員在身體形態上,身體素質和身體能力上面都存在一定的相同性,身體形態400m和400m欄跑運動員大多數是身材比較高達,體形勻稱、肌肉發達、皮下脂肪較少、下肢較長。在身體素質的要求都是速度力量好,速度快,有耐力和柔韌性。400m欄跑和400m都是在無氧的缺氧情況下,肌肉在全力運動中完成強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速度耐力的項目。
400 m欄運動員欄間步數的改變主要采用這兩種方式“單一變換”和“雙重變換”,不論運動員采用的方式,都取決于平時訓練對于節奏感把握的程度。良好的節奏感,做到上欄有數,反復訓練達到自動化程度,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攻欄的信心度,加強自身的運動信心,從而也可能給自己創造良好的比賽成績和預防比賽緊張打下基礎。在此期間運動員也要注意各個分段跑的節奏的把握。提高體能利用效率,最終達到延長平跑的能力、取得優異成績為目的原則。
由于欄上技術在400m欄運動過程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要加強欄上技術的練習。與110m欄相比,由于400m欄多增加了兩個彎道部分的跑動,更要重視直道,彎道的變化訓練。在訓練中,要充分了解跨欄動作技術結構,應用跨欄技術的技巧,提醒運動員對于技術動作的鞏固。在理論中對技術有更深層析的理解,從而提高運動成績。
[1]凌占一.400米欄中起跑至第一欄的步數對全程跨欄節奏的影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3):5-6.
[2]姚國強.摩西400米欄技術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10):48.
[3]譚紅春.400m跨欄跑的供能特點及訓練[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4):34-36,39.
[4]范春來,羅永生.400m欄間跑技術不容忽視的兩個重要因素[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1(3):97-98.
[5]徐向軍,譚政哲,劉智勇.400m欄運動員的轉向能力即訓練對策[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4):114-116.
[6]曹淼孫,周志雄.淺析影響跨攔跑技術的若干因素[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2):24.
[7]瞿非,趙剛.男子400米欄跑技術分析[J].田徑,2004(5):8.
[8]李勝利.400米跨欄欄間節奏訓練方法[J].田徑,2003(5):45.
G822.6
A
2095-2813(2015)11(a)-025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1.255
丁磊(1992,7—),男,漢,安徽馬鞍山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盧雁燕(989,9—),女,漢,廣西北海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