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洋林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要將聽英語和說英語充分結合并融入教學中,讓學生能夠在聽懂的情形下能應答自如。因此,老師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必須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聽與說的環境、機會,使學生能夠自然而然地將英語融入自己的生活中,進而提高基礎英語的應用能力,使小學英語教學目標得以實現。本文將重點研究分析優化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聽與說的教學策略,進一步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一、引入多媒體教學,優化英語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在英語教學課堂中是主角,以講為主,而忽略了讓學生充分的聽、說,這就嚴重導致很多學生學習了英語,但連最基礎的問候語“How are you?”都不會說,也不敢說。這樣間接影響了小學英語的教學效果,進而阻礙新課改的教學發展。因此,小學英語教學的老師必須十分重視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使每一位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得到綜合提高。如今,我國的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多媒體的網絡技術普遍得到應用。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例如:每次上課前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優勢播放一些適合小學生演唱的英文歌曲,如《多來咪-Do Re Mi》,這首英語童謠就特別適合小學生演唱,其歌詞簡單、旋律也較為平緩、節奏歡快等。老師就可以多播放一些英語童謠,然后讓學生去學習演唱,久而久之,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還能讓學生隨時保持積極的心態,這對小學英語的教學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內化課堂內容,及時延伸擴展
在小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確保自己在課堂上所講到的內容能夠被學生及時理解和接收。內化英語課堂內容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以往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就是課堂講解完成后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課后完成,其實,這種方式并不是特別利于學生“消化”。小學生的思維活躍,而且在45分鐘的課堂時間內其注意力也很難完全集中,這樣就出現老師的課堂內容還沒有講完,學生的注意力已經分散了,導致很多學生學習內容脫節,因此,老師應該講解完英語課堂內容后就及時采取鞏固、內化知識內容。可以利用提問的方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若學生不能完成問題回答,老師可以幫助解答并重新講解重點,這樣的師生互動模式不僅能夠及時內化課堂內容,而且還能使那些學習內容脫節的學生重新整理英語知識。另外,老師也必須注重課堂內容的延伸,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英語。例如:在小學英語課文《I was glad to get your e-mail》中,老師就可以由課堂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回家發送一個郵件給自己最想念的人,這樣的延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而且也能使其學習英語的熱情不斷高漲。
三、融入游戲教學,提高學生興趣
在小學說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面設置一些既有趣又有利于提高學生說英語的游戲,而且小學生對新鮮的事物都具有很強的好奇心。例如:老師可以設計一個英語接龍的游戲并要求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游戲的主題可以有很多,比如可以以動物為主題,接著讓學生用英語描述一種動物,這樣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記憶力,還能夠有效增加學生興趣,使學生不再害怕說英語,而是越來越喜歡說英語。這種游戲一般要從老師開始說,然后再依次由學生來說,老師起到了帶頭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游戲的互動效果。進而使學生的興趣不斷增加,這就對學生說英語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四、組織聽力競賽,強化英語應用
會聽、聽懂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大重點教學之一。學生自己會說英語自然也要會聽英語,這樣在日常的交流過程中,才不會出現會說不會聽的尷尬局面。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特別注意對學生聽力的培養,聽、說互相結合,相互促進,這樣才能從實質上提高學生的基礎英語應用的能力。老師可以把教學分板塊進行,可以把聽力教學設置為獨立的教學板塊,十分注重對學生聽英語的能力培養。例如:老師可以在上完英語課文后,結合多媒體播放相關文章,并組織聽力的競賽,讓學生主動舉手發言,告訴老師和其他同學文章的內容是什么。如果學生答對了,就獎勵一個事先準備好的禮物,以鼓勵學生不斷學習和滿足其自信心。其他學生在禮物的吸引下就更積極參與競賽,進而使其英語聽力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三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