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艷
摘 要 目前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缺少英語語言環境,學生的聽說能力很弱,很多學生不愿聽、不愿說,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高,學習英語難度很大。近年來,在英語考試中雖然加入了聽力測試,但學生也只能勉強聽懂簡單的英語語言,很難直接用英語交流。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力爭營造學習英語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關鍵詞 初中 英語教學 聽說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8-0100-02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初步的英語交際能力,因此對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就顯得非常重要。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能夠聽得懂、說得出。在語言學習活動中,人們是通過用“聽”的特殊技能,獲得大量的語言信息材料,并促進“讀、寫、說”的技能的發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學習興趣
在學生開始學習英語時,新鮮感和好奇心比較強,我們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培養學生聽英語、說英語的習慣,養成用英語回答問題的習慣,不要放過每一次讓學生開口的機會。從一些常見簡單的日常用語、生活用具開始,讓學生大膽地說。開始時很多學生都有很想說但又怕說錯的心理,此時教師要讓學生說,學生每說一句都要有鼓勵的語言進行評價,在實踐中樹立起學習英語的信心,減少膽怯害怕的心理。
二、以聽為基礎
要教會學生說英語,教師就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聽英語的語言環境,利用一些英、美人的說話錄音給學生聽,可以學到地道的語音、語調,由“聽”到“說”。每授新課時,要堅持先給學生聽錄音,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教師要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并且要力圖使語音、語調準確規范,用簡單的詞和短語來解釋詞語和句子,富有表現力,這樣可以烘托課堂的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英語課堂是學生聽英語的一個重要渠道,教師口語表達能力是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我們要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力求使自己的語音語調準確,用簡易的、學生能聽懂的語言組織教學,且放慢語速,重復語句,讓學生能夠跟得上,循序漸進,逐漸加深,盡量避免用漢語講解,堅持每節課都做學生值日報告,輪流值日,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三、培養學生朗讀英語的良好習慣
朗讀是學習英語的一種特殊手段,反復朗讀可以加深理解,同時把所閱讀的內容形成永久的信息儲存在大腦中。人們對所“聽”內容的理解是詞匯的辨識,進而對內容的理解,所以要提高聽力的理解能力就必須能夠準確地讀出一定數量的單詞和短語。朗讀語句和段落不僅要求單詞的讀音準確,而且還要求語句的音調、語音要正確,邊聽邊讀,模仿純正的錄音,經過反復地聽、朗讀、背誦,才能領會語句之間的內在聯系,理解語句所描述的意思。朗讀訓練還可以促使學生形成英語語感,促使聽力的提高。
四、營造語言交際環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聽說機會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表演,活化課本插圖,把學生帶進仿真的生活環境中,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爭取每個人都有開口的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外組織學生自己創設英語情境,如在校園里組織英語角,每天用15分鐘讓學生在一起用英語交談,把一天中所見、所想表達出來,有助于學生把實物和英語直接聯系起來;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組織學生講故事,朗誦比賽,學唱英語歌,出英語黑板報,英語知識競賽等等,自覺地實踐,促使多種感官參加活動。
五、狠抓詞匯及句型訓練
學生單詞掌握的多少同樣影響“聽、說”能力的提高,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詞匯,才能隨心所欲地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說出來;句型訓練是學生從領會、吸收、掌握語言材料到交際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學“說”英語的有效方法,通過一些典型的句型學習常見的英語語法,力求把語音語調說準,避免“中國英語”。讓學生背一些常用的基本句型,舉一反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六、發揮網絡資源和多媒體優勢
網絡上資源豐富,目前國內就有很多的英語學習網站,如《旺旺英語》《可可英語》等,包括了從入門到高級的英語內容,滿足了個性化和多樣化的要求。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搜索找到適合自己認知水平的東西,音視頻資料可以反復地試聽,直到聽懂為止。通過電影、歌曲、時事新聞,既可以了解世界大事,又學習了英語;Flash動畫,英語知識類的游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謝惠燕.改變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現狀的對策[J].廣東:廣東教育:綜合版2007,(07).
[2]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