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吉林省延吉市貼有溯源碼的農副產品
“我們正在往產品上貼溯源碼。”來自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的范威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由他擔任銷售總監的吉林眾鑫綠色米業集團有限公司,由延邊市政府牽線,加入了阿里巴巴集團的滿天星“點亮中國”溯源計劃。
已經有十多年大米種植經驗的他們,目前訂單面積超過5000公頃。盡管這次只是試點,他們依然拿出了10萬斤平崗大米,“2萬袋5斤裝的糧食,都貼上了溯源碼。”范威說。
而這些貼了溯源碼的大米,不止在淘寶銷售,還通過各地的代理銷往全國。
一方面是工業品山寨貨層出不窮,農產品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另一方面是電商和大數據的快速發展,令傳統的銷售模式和渠道正在經歷深刻變革。產品溯源應運而生。
溯源技術在升級改進。對于農產品來說,地方政府和企業希望通過它提高產品附加值,打通當地特色產品的電商渠道,甚至,帶動當地的旅游業發展。而對當地的電商企業和農產品龍頭企業來說,這個由互聯網巨頭和政府牽手的項目,也在倒逼他們改變。
五方聯動
若要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排在口感之前的,一定是安全,比如農藥殘留量、添加劑,甚至各種可能的激素。
阿里巴巴集團推出滿天星“點亮中國”計劃,希望通過地方政府,共同為當地農產品的安全性背書。
與縣域合作,需要多方聯動。以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為例,需要進行五方聯動:大洼縣政府牽頭,整合質監局、旅游局、畜牧局、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管委會等各方資源;阿里巴巴提供平臺、流量、資源和電商相關的培訓;杭州甲骨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遼寧金社裕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整合整個運營、包裝推廣、線上銷售過程;當地被選出的龍頭企業提供特色農產品。
“阿里巴巴+地方政府+技術方+運營方+當地企業”,這正是滿天星計劃和縣域合作特色產品的基本模式。
在一個開放的生態中,縣域和相關公司直接對接,阿里巴巴只需要在后方整合,更多的工作還是引導消費者用手機掃碼。在實際操作中,阿里巴巴會根據當地特色,推薦相關的技術運營商。而一些縣域的合作,是由已經和阿里巴巴有合作或接觸的運營公司促成的。
目前滿天星合作的縣域有16家,預計2015年底有50~100個縣域簽約合作。
“2015年3月我們去了阿里巴巴,大家對農產品溯源非常有共識。”大洼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劉洋說。之后,阿里巴巴派人去大洼縣實地考察后,覺得當地農業基礎環境不錯,質檢部門也可以對接,也建立了產地方案和生產記錄,可以做溯源跟蹤體系,很適合做農產品溯源的首家縣域。這便是阿里巴巴做農產品溯源的開端。
安全幾何
確認合作后的首要工作便是選品,各縣會根據自己的地方特色,以及質檢部門歷年的檢測數據,選擇適合的品種。
“首先從50多款產品中,通過電商物流測試,將顧客體驗感較差,不適合做網絡銷售的產品篩除,之后審核農產品的質量標準,選擇當地龍頭企業的產品作為試點。因為他們對產品的監管和溯源有相應的跟進制度,一旦出現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劉洋說。
而延吉市,則通過服務商北京新農商學院為延吉市和阿里巴巴牽線搭橋。“北京新農商學院對我們的產品進行市場化的篩選,政府再根據他們的名單,聯合質監局 ,比對數據,進行二次篩選。”延吉市商務局局長助理王兵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阿里巴巴給縣域方面的建議通常是:選擇10個單品即可,太多的品類,會缺乏引導性,讓消費者過于盲目。
延吉此次選出了包括平崗大米、明太魚、金剛山泡菜、朝鮮族冷面、生態黑木耳等10款代表朝鮮族特色的產品。
對于范威來說,他們從2004年開始以訂單農業的形態經營,對于將近20個村的2000多戶種植戶,他們一直在調整流程和規范。從肥料的存放到農藥的控制,都建立了自己的標準體系,“到了施肥的時候,會有專人去指導農戶。”
在2015年6月已經進入二期合作的大洼,早已突破了最早的10個選品,當地更多的農產品進入了淘寶網“特色中國”頻道,設立了“大洼館”。
在一期的時候,大家需要整理平時統計的數據,討論哪些信息是消費者想要知道的。
大洼館光合蟹業體驗店除了最早的文蛤,醉蟹、河蟹、海參等海產也陸續上線。通過手機掃碼,消費者需要看到產品的生長基地、養殖加工過程、產品營養價值和生產商等信息。
該店店長才源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河蟹裝盒時是鮮活的,比較難把控,其他產品不存在網絡銷售的問題。”

吉林省延吉市某大米基地
大洼館到了二期,引入了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萊茵檢測認證服務(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茵)在當地質檢部門之外,再次對所售農產品進行檢測和認證。
姜庭根是大洼館館長,來自負責此次合作中運營部分的遼寧金社裕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社裕農)。他告訴本刊記者:“在大洼縣成為全國首家試點縣的消息傳出后,萊茵主動和我們聯系。”
萊茵除了對試點產品抽檢和背書,也會對標準提出一定的建議。
線上銷售的盤錦大米,來自多家企業,他們除了要符合國家、當地的相關標準,也要不斷優化自己的監管流程和標準體系。
在安全把控上,每一批次產品的施肥量、農藥殘留都要有記錄和責任人。除此之外,金社裕農正在和當地企業聯手,展開24小時遠程監控。“未來消費者可以在網頁看到田間地頭和生產間的實時狀況。”姜庭根說。
電商巨頭的倒逼
在滿天星計劃中,延邊芝麻開門電子商務管理有限公司是這次合作的出資方和運營方,其總經理尹基泉同時也是延邊州電子商務協會會長。
他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延邊當地的電商經營水平不高。“最早一批電商經營者是在網上賣韓國、日本的商品。但貨物從口岸城市進入延邊,再銷往全國,時間成本和物流成本并不劃算。”于是這批電商經營者轉戰深圳、廣州等貨源地創業。
目前延邊100多家網上店鋪,總體上“不出延邊,比較閉塞”。
從2014年開始,延邊建立電子商務園區,雖然本地電商企業陸續入駐,但依然缺乏氛圍和活力。參加阿里巴巴、京東、一號店等電商平臺的活動,成為他們提高自身水平的方式之一。
當地企業開始學習生產更適合互聯網的產品,比如將大米做成5斤裝,或將500克裝的木耳換成200克裝。
網店要重新裝修,文案策劃要跟上,客服也要有標準化的流程。更重要的,是對農產品生產企業的倒逼。
杭州甲骨文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岳曉蘭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現在需要的是從消費者的出發點去倒逼之前包括生產在內的環節。“農產品要從地塊的土壤和水質等信息就開始系統錄入,種子、農藥、化肥的品牌、數量、操作人都要錄入,農作物成熟后,要進行檢測,合格地采摘,在倉庫中再次驗貨,合格的才會賦予身份證。”
這一系列檢測,需要企業或合作社以更高效的方式去監管農戶,用更好的收購價格來鼓勵農戶對自己的產品負責。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引入是創新,但其權威性仍待市場考量。
除此之外,大洼縣還引入了第三方保險理賠機構,下一步將對出現問題的產品進行賠付。
增長的銷量和放大的構想
2015年4月20日大洼館開館當天,獲得了120萬元的銷量,也有線下客戶通過電話直接跟銷售企業對接訂貨。劉洋說,網絡銷售的利潤點高了很多,而整體銷量比觸網之前多了30%。
才源告訴記者,他所在的盤錦光合水產有限公司之前的銷售額在2000萬元左右,但在部分線下客戶由于各種原因流失以后,電商帶來的消費者,能夠讓公司的銷售額繼續穩定在2000萬元。但顯然,省去店租、人工等費用后,線上銷售的利潤點要高于線下。
不同于其他縣域,大洼縣的合作模式是:金社裕農跟當地企業進貨,而剩下的包裝、銷售,甚至定價都是由他們控制。
不到100萬元的投入,換來成倍的銷售額,金社裕農決定讓館內經營的農產品更加多元化。
姜庭根透露,他們會在9月上線生鮮蔬果,比如當地的葡萄。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為葡萄在長時間的物流下非常難保鮮。而今,溯源碼可以讓他們通過實時監控掃碼的大數據,了解產品被消費的時間點、地理坐標,從而大致推測出哪個區域需要補貨。更重要的是,他們對于消費者可以有一個大致的描摹,了解其年齡區間、性別占比、區域劃分等信息。
不過,阿里巴巴滿天星項目農業溯源執行張建波說,不會開放后臺的裸數據給品牌方或者企業,企業可以知道每一個消費者的大致描摹,但不會知道具體信息。
讓碼不再被仿冒
商品有碼,但消費者依然擔心真偽。
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的物理防偽、到數字防偽(數字編碼,電話、短信、網站查詢),再到單品單碼,防偽技術一直在升級,也一直在被仿冒。
而視覺碼的應用,更是讓二維碼不再是簡單的黑白色,甚至是可以沒有點陣的。
2015年1月20日,阿里巴巴完成對以色列二維碼技術創業公司“視覺碼”的戰略投資,前者將廣泛使用“視覺碼”的專利和技術,后者也接入整個阿里巴巴生態系統,進行更多反假貨、商家用戶管理和O2O解決方案領域的合作。
岳曉蘭說,在和阿里滿天星平臺上的企業和政府的合作中,他們更推崇暗碼,因為明碼很容易被復制。
“在碼制上,現在應用更多的視覺碼,比普通的QR碼更難以仿冒。”岳曉蘭告訴本刊記者,標識碼本身也可以增加防偽技術,比如可以使用人民幣開窗安全線技術,而安全線是可以定制的。此外,在物理防偽技術上,安全線水印證券紙是國家印鈔局專控紙張,防偽門檻高,誰采買的都會有登記。
對于加入阿里巴巴滿天星計劃的產品來說,它的掃碼引擎是基于手機淘寶或手機天貓,而中國質量萬里行溯源平臺的掃碼引擎是開放的,掃碼的軟件比如微信等都可以掃碼。
但對阿里來說,他們對掃碼后吊起頁面的過程加密,吊起的不再是普通的H5頁面,不容易被“釣魚”(網站造假)。
而一旦出現不良商家復制個別二維碼進行造假,廠家可借助阿里巴巴大數據的掃碼次數分析,以及打假雷達自動追蹤掃碼地理位置。被幾次掃描過的碼,很可能就有問題。
溯源碼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防偽,但消費者最關心的,依然是農產品本身。跟阿里巴巴一樣,其他做產品溯源的平臺也希望有更多的縣域和企業加入到他們的“盤子”中;對于阿里巴巴來說,他們的目光不只是自己的平臺,而是希望企業改造生產線,推進農業升級,吸引更多企業和縣域加入自己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