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海宏
(連載三十一)第四章了解器樂老師的特點建立良好的教學溝通(上)
文/周海宏

第三節
我現在想請大家回憶下,在孩子學琴的時候,你有沒有遇到過和老師溝通不暢的情況:有些事情想和老師溝通,但又有顧慮,怕溝通不好老師不高興,教師要求孩子一定要考級,但是你并不想讓孩子參加考級,老師很堅持,你就覺得不好拒絕,你想讓孩子參加比賽,參加夏令營,考級,但是教師一點都不積極,你希望教師課上講點音樂知識性的內容,但是老師總是強調技術的重要性,老師對孩子很兇,你看不過去,但是又覺得不好意思向教師提出來,等等等等。學琴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最大不同是,沒有統一的規范與標準,在這種高度個性化的教學活動中,需要通過討論,達成共識,需要通過充分溝通,互相配合的事情要多得多,在學琴教育中,老師實際上是學琴教育的第一責任人,教師對孩子的影響是決定性的。每周都有的面對面近距離教學方式,教師肢體語言、表情、觀念、價值觀等等行為與素質都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沒有良好的溝通,會導致很多孩子教育與成長方面的問題。在我看來,學琴活動中產生的許多問題,都是可以通過家長和老師良好溝通而避免的。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良好溝通,是學琴教育健康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之一,良好溝通的基礎是理解,所以下面我就從對器樂教師的特點分析入手,給大家一些關于溝通策略的建議。
根據器樂教師的教學性質與教學目標定位,我把教師分成三類:一是專業教師,二是準專業教師,三是業余教師。
1.專業教師
首先我們來看專業教師,他的本職工作就是音樂學院的器樂表演專業老師,他們的崗位任務,就是培養器樂表演專業的學生,這些學生畢業后,要從事器樂演奏工作,甚至是獨奏家。本人職業就是專業音樂教育機構的器樂專業的教師,他所教的學生也是器樂專業的學生,我把這類老師歸入“專業教師”一類。
2.準專業教師
其次是準專業教師,他們的本職工作是業余音樂教育機構的器樂專業教師,比如少年宮、文化宮、琴行和培訓中心的器樂專職教師。職業是業余音樂教育機構的器樂專業的教師,他所教的學生是業余學琴的學生,我把這類老師歸入“準專業教師”一類。

3.業余教師
第三是業余教師,他們在音樂機構或非音樂機構中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業余從事器樂教學,或他們不從屬于任何一個音樂機構,作為一個自由職業者作器樂教學。這些教師主要教的學生都是業余學琴的學生,本人的職業不是器樂專業教師,所教的學生也是業余學琴的學生。我把這類教師歸入“業余教師”一類。
(責任編輯 張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