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關鍵詞】 數學教學;學習困難;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6—0077—01
小學生數學學習存在困難,具體表現在不能很好地掌握數學知識,不能靈活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現實中的計算問題,數學成績也比同齡的學生差。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既有學習環境和教育模式等外在影響,也有他們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影響。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小學生數學學習困難的原因及對策。
一、小學生數學學習存在困難的成因
(一)外在的因素
1. 家長的原因。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人為了生活需要不斷拼命地工作。這中間就有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忽視了孩子的學習。他們往往只看孩子的考試成績,一旦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就對其進行打罵。這讓孩子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陰影,認為考試成績不好就會被打罵。在這種缺少溫暖的環境下,學生逐漸對學習產生了厭惡情緒,導致學習出現困難。
2. 教師的原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的教師采取的教學模式太陳舊,學生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很難集中精力去聽講;有的教師做不到一視同仁,過于偏愛優等生,忽視了“學困生”,這使得“學困生”越來越跟不上教學節奏,對學習越來越失去信心。
(二)內在的因素
1. 認知能力的缺陷。認知能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記憶、感知、語言、思維品質以及注意力等等,這些方面都與學習緊密相關。其中,如果有一種認知能力失調,就會嚴重影響到學習效果,導致學習成績落后。比如,有的學生注意力很難集中,有的學生面對數據比較大、題目比較繁瑣時,就會產生排斥心理。
2. 學習習慣差。有的學生學習習慣很差,做題求快、不注重基礎知識等等;有的學生馬虎、不認真,在做計算題的時候,會將3寫成2,導致計算出錯;有的學生做題靜不下心,有時候題目都沒看清楚就去做,導致漏洞百出。對于數學學習來說,基礎特別重要,只有打好基礎,才能將難題攻破。但總有一部分學生心高氣傲,不愿意做簡單的題目,一心想將難題解決,獲得一種滿足感。這是學習數學的一大弊病,這些壞的學習習慣最終會導致學生學習出現困難。
二、解決學生數學學習困難的對策
1. 強化師愛,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喜愛。教育是一門“愛的藝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教師,應學會寬容、真誠地去愛學生,特別是多關心因學習出現問題而暫時成績落后的學生。同時還要仔細觀察學生,及時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并把真誠的鼓勵、和藹的笑容送給他們,用真情來贏得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和喜愛,使其“親其師,信其道”。
在教學中要發揚教學民主。教師不以師長自居,應全面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個性特點進行疏導教育。這種心理氣氛使教和學的活動能順利有效地開展。在師生之間無論從人格關系角度,還是從人際平衡關系上都是平等的。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建立的是一種“我”與“你”的對話關系。
2. 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首先,教師自己應明確強化哪些知識。一般來說,數學教材中所編寫的內容都是學生必須掌握好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但是,在這些知識中,總有一些知識在數學知識結構中處于核心地位,這些知識一旦納入學生的認知結構,并建立有意義的聯系,它將成為同化后繼知識的核心固定點,這些知識是必須要強化的。其次,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聯系和比較。一方面要注意引導學生主動利用已有知識、經驗去推動新的學習,讓學生自覺感受數學知識的聯系;另一方面,要適時引導學生將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比較、歸類和概括,形成知識網絡。最后,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在數學教學中,應把過程性目標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讓學生主動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3. 必須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要讓學生明白:如果書寫潦草,即使答案正確,都是不合格的。在計算的過程中,要教會學生運用簡便的方法去計算,學會找規律。同時還要培養他們驗算的習慣,以保證計算的正確性。家長和教師都要及時給予學生鼓勵,時常開展一些關于計算的小游戲并且給予獎勵,這樣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們在做比較復雜的題目的時候,要告訴他們應該仔細讀題,要教會他們如何去分析題目,如何去找出題目的要點部分,最后再引導他們積極開動腦筋去尋找所給條件之間的聯系。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