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關鍵詞】 師生共讀;示范;方法;氛圍;師生共讀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6—0085—01
偉大領袖毛澤東曾經說過:“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可見,讀書對人的一生很重要。好書是打開智慧的鑰匙,好書是解讀人生的工具,教師唯有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才能胸中有墨,博古通今,才能引領學生在書籍的浩瀚海洋中遨游,汲取美味營養,提高綜合能力,創建書香班級、書香校園,進而建設書香社會。
一、率先垂范,培養讀書習慣
“人生應該讀幾本墊底的書”,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的一句名言。所以作為教師,首先要喜歡讀書。讀書不僅是教師職業的需要,也應該是教師的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你的學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斷地豐富著,如果你的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復昨天講過的話,那么,閱讀就會成為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愛讀書的教師往往都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很多學生就是在教師的熏陶下愛上讀書的。親其師,必信其道。一個有良好讀書習慣的教師,才能帶出一批熱愛讀書的學生。因此,教師要告訴自己的學生,最是書香能致遠,喜歡讀書的人生最有價值。
二、學思結合,掌握讀書方法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閱讀時邊思考邊動筆,既能培養學生圈點勾畫和作批注的良好習慣,又能讓學生抓住重點,深入理解。“圈點勾畫”不僅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潛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效率,而且能極大地激發學生揣摩研讀文章的興趣,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特別是對于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要隨時翻檢字典、詞典,這樣可以養成學會查工具書的習慣。通過多讀書、勤思考、善動手,可以使學生手腦并用,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養成邊讀、邊想、邊動手的好習慣。
三、創設環境,營造讀書氛圍
班級是學生在學校生活的一個家庭。營造良好的班級閱讀氛圍對學生健康成長尤為重要。為此,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精心布置教室,懸掛張貼有關讀書的名言條幅;班委或中隊可以定期布置關于讀書的墻報或黑板報;教師可以在《學習園地》開設讀書專欄,展示學生的讀書成果;設立班級圖書角管理員,號召學生交換圖書資料,實現資源共享。另外,教師還可以在班上開展朗誦比賽、講故事比賽等活動,充分展示學生的讀書成果,極大地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每學期開展一次“讀書之星”評選活動,能讓讀書好的學生有榮譽感和自豪感。在班級創立《班刊》,把學生讀到的名言警句、自己的讀書心得和好的作品進行整理歸類,讓大家共享。這些活動的開展,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四、樂讀善思,提高寫作能力
梁啟超曾說:“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要指導學生寫作,首先應教會學生讀書。閱讀是學生積累知識的主要途徑,通過閱讀可以豐富語言,獲得富有表現力的語句、段落、格言、詩詞等,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摘抄,能潛移默化地變成自己的財富。閱讀是寫作的源泉,要寫出好的文章,學生不僅要聽、說、讀、寫,更要關注社會、自然和生活。學生只有經過大量的閱讀,日積月累,才能在寫作時做到“下筆如有神”。
五、師生同讀,共享讀書樂趣
師生共讀一本書,“你讀,他讀,我也讀”是一種氛圍,而同讀的氛圍是閱讀興趣最好的催產素。對小學生而言,教師的示范閱讀更有強大的磁力,對他們閱讀興趣的培養,良好習慣的養成,閱讀興趣的激發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當學生看到老師手里和自己手里讀著同一本書的時候,心理上的暗示與接近會讓其讀起來更帶勁。和學生一起共讀,讀他們的書,就擁有了和他們交流的更多話題;和學生一起共讀,讀他們的書,能夠起到教學相長的目的,能夠在關注學生成長的同時,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書癡者文必工,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書是我們一輩子的干糧,是一把能解開疑團的萬能鎖,是一扇窺視世界的窗口。教師只有親近書本,喜愛讀書,為精神打底,為人生奠基,與經典為友,與博覽同行,才能體驗讀書的樂趣。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