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荷
【關鍵詞】 女生;籃球教學;教學內容;授課方法;
情境導入;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6—0118—01
高中女生不喜歡運動,自主運動能力不足。尤其是有些專選了籃球模塊的女生不喜歡籃球,懼怕籃球,大多數女生都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選擇了籃球課。那么,怎樣幫助女生克服這樣的心理呢?
一、教學內容的選定要適合女生的特點
高中女生由于心理特征處于一個不穩定期和不成熟期,在情感上表現為含蓄、害羞、自尊、怕失敗等,在體育課中表現為懶散、怕曬、怕冷、怕臟、膽小、學習積極性不高等。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心理的女生組成的籃球模塊教學班,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定應從基礎開始:一定要選擇學生通過努力都能掌握的教材,因為如果選擇的教材內容難度系數過大,大部分學生可望不可及,就會失去信心,這樣不但達不到教學目標,而且還會使學生對課堂失去興趣;另外,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由低到高、由基本到應用的原則,讓學生有一個從簡單學習——不斷體會——整體提高突破的過程。
二、將教學內容與游戲相結合,突出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給女生上籃球課,首先要考慮怎樣讓女生喜歡籃球,圍繞籃球動起來,在跑動中尋求快樂這一原則。在具體教學中,我將籃球技術編成小游戲運用于課堂,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編排以籃球為媒介的各種游戲,把籃球教學內容穿插于游戲中,可讓女生覺得籃球沒有想象的那么枯燥,玩起來十分有趣,這樣她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全身心地投入到籃球課中。比如,在進行“雙手胸前傳球”時,我采用了游戲法進行授課,首先對雙手胸前傳球做了簡單的技術講解,然后給學生再講清楚游戲的規則:1.必須雙手傳球;2.必須三步內將球傳給對方。但在比賽剛開始時,學生就有單手傳球的,有雙手頭上擲球的,有4~5步甚至跑出去更多的步子將球傳出去的。看到這種情況,我并沒有立刻停止比賽,而是大聲地評價每組的比賽情況,并給動作做得好的學生給予肯定。這時學生慢慢地矯正了自己的動作,游戲越來越規范,也越來越精彩。比賽完以后,我進行講評,然后再次讓學生進行比賽,而第二次比賽的動作就很規范了,達到了本次課的教學目標,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充分利用準備活動設置課堂情境
針對于不同的授課內容,設計不同的準備活動,由準備部分自然過渡到基本部分,不但能使課堂教學渾然一體,而且還能大大增加學生體會、探索、改進和提高的機會。如,在學習“運球”時,在準備活動中,首先可讓女生用自己的方法原地運球,動作不限,然后由原地運球過渡到慢跑運球,最后進行直線快速運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動作五花八門,有的跑兩步撿一次球,甚至有的學生停下來觀看其他同學是怎么做的。這時候學習的焦點會集中在運球速度快、對球控制能力強的同學身上,她們的出色表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這時教師再適時引導,對動作加以分析講解,就能自然而然進入本課的重點教學內容,學生學習精力會集中,積極性也會提高。
四、突出小組合作交流、探索學習方式
1. 小組內互幫互助,交流學習
小組長擔任小組的技術輔導角色,會協調同學間的互助和交流,督促組內成員互相幫助,積極練習。這樣組內成員會形成“生評生”、“生幫生”“生教生”的熱烈課堂氣氛。學生對所學動作在觀察、討論、爭辯與體會中加深認識;貼身的指導更使學生特別是后進生的學習效果得以明顯提升,順利地達到了認知目標和動作技能目標,使課堂的效率和綜合效益大大提高。
2. 小組間展示技能,共同提高
在經過小組的合作學習后,可組織學生表演展示,給每一個學生都創造自我展示的機會。小組間同一水平的學生進行對比打分,給她們提供一個觀察學習、客觀評價的機會,這樣小組內落后的學生可以在同伴的保護與幫助下完成動作,對進步較大的同學也是一種激勵,讓她們感覺到自己能行,對自己充滿信心,體會到運動的快樂。
3. 小組間以比賽促學習,加強互競交流
在小組間開展各類比賽,可以是游戲形式的比賽,可以是運球、傳接球等各種籃球技術的比賽,也可以是半場或全場籃球比賽,盡量做到人人參與。這種學習方式不但能調動女生學習的積極性、增進組內團結,而且還能促進組間的交流學習。
(課題批準號GS【2013】GHB0567)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