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 申佃貞 程明凱 陳明(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江蘇南京 210023)
基于基本單元競技過程理論網球多拍訓練結構與方法分析①
王珂申佃貞程明凱陳明
(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江蘇南京210023)
一些業余網球比賽往往成為發球失誤比賽或者一分球只能打兩拍三拍左右,高水平運動員賽中某個環節的出色發揮最終贏得勝利,反之某個環節存在短板難以取勝。本文根據基本單元競技過程理論,將網球多拍結構訓練劃分為一拍結構、二拍結構、三拍結構、四拍結構、五拍結構、六拍及六拍以上結構等六段,分析了不同拍數結構內所含的重點技戰術并簡單地設計分析了不同拍數結構的訓練方法。
網球基本單元多拍結構訓練方法
1.1基本單元競技過程的多拍結構及階段劃分
陶志翔首先提出“基本單元競技過程”的概念。每一分球的競技過程是構成一局比賽過程和一場比賽過程最基本的過程單位,因此基本單元競技過程是指一分球的比賽過程?;締卧偧歼^程的多拍結構是指包括一拍在內的基本單元競技過程中的擊球拍數。田麥久將持拍隔網對抗項群的單元競技過程劃分為發球階段、接發球階段和相持階段(圖1)。
圖1 基本單元競技過程的多拍結構及階段劃分(陶志祥,2002年)
1.2比賽中不同拍數結構分布情況
高水平網球比賽中,二拍基本單元競技過程占有突出的地位,從得分率的分布來看,網球基本單元競技過程的前四次擊球的得分率在比賽的總得分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根據前人研究,前六拍基本單元競技過程多拍結構尤其重要(圖2)。
圖2 優秀男子網球基本單元競技過程多拍結構的頻數分布(陶志祥,2002年)
2.1網球多拍訓練結構劃分(見表1)
表1 網球多球訓練結構及重點訓練內容
2.2網球多拍訓練結構與方法分析
2.2.1一拍結構技戰術分析及訓練
一拍結構技術訓練就是指單純的網球發球技術訓練。網球發球是一分球的開始,是基本單元競技過程中的擊球拍數的第一拍。發球方取勝稱為“順利保發”,接發球方取勝稱為“破發成功”,從稱呼上可見發球方與接發球方主、被動十分明顯。
無落點要求的發球訓練(進區即可),主要用于提高發球成功率。應分別進行平擊球、側旋球和上旋球的一區二區發球練習,并統計發球成功率。一發、二發綜合訓練(與比賽時一樣的發球規則即一發失誤后進行二發,出現雙誤算一次失誤)罰球成功率應該達到100%。當發球的力量控制和成功率到達一定水平后,應該進行發球落點訓練,落點分為外角、內角、中路,此訓練主要用于提高發球得分率,為下一拍發球后的攻防做準備。分別進行平擊球外角、內角和中路追身,側旋內角、外角和上旋球中路追身訓練,并統計發球成功率。
2.2.2二拍結構技戰術分析及訓練
二拍結構包含了發球的落點訓練和接發球成功率訓練。二拍結構的發球落點訓練不同于一拍結構中的發球落點訓練,二拍結構的發球訓練的落點和旋轉類型應根據接發球人員站位進行自主的變化,目的是盡可能的不讓對方接到或接不好自己的發球,但更多的還是發球技術上層面上的訓練。隨著網球技術的發展,接發球己不僅僅作為防守的技戰術,取而代之的是全方位的進攻、回擊。
二拍結構訓練應采取比賽形式,整個比賽只有發球和接發球,可設1盤決勝或3盤2勝制。既可以增加訓練的趣味性,又可與復雜多變的比賽相適應。發球方應盡可能的展現一拍結構訓練的成果,只要接發球方未能將發球方的發球回到規定區域內,發球方得分;反之,接發球得分。直至比賽結束。
2.2.3三拍結構技戰術分析及訓練
經過一拍結構和兩拍結構的發球訓練后,三拍結構內的發球更強調了發球和發球搶攻戰術層面上訓練,發球方應更多的考慮發球(第一拍)后被接發球方接發后如何成功的完成發球后的攻防即第三拍。所以三拍結構的發球攻防戰術訓練強調的是發球攻防成功率的提高。而三拍結構的接發球訓練會面對發球方不同旋轉、不同落點的發球,在保證接發成功率的同時,還要提高自己接發的落點質量,為自己的下一拍創造機會。因此三拍結構訓練對接發球一方更強調的是接發落點的質量,也就是接發球直接得分率。
此訓練應采取比賽形式,整個比賽只有發球、接發球和發球后的攻防,可設1盤決勝或3盤2勝制。發球方應盡可能的在第一拍直接得分或堅持完成第三拍,此時基本單元競技過程結束,發球方得分。接發球方只有在發球方不能完成第一拍或第三拍時才能得分,直至比賽結束。這就要求接發球方在保證接發成功率的同時盡量提高接發球的質量,去全力拼接發球。
2.2.4四拍結構技戰術分析及訓練
四拍結構的訓練重點訓練的是發球搶攻戰術的得分率和接發球后攻防的成功率。四拍結構的發球(第一拍)和發球后的攻防(第三拍)不同于三拍結構,四拍需要發球方將第一拍和第三拍聯結成一個發球搶攻戰術整體,目的是第三拍結束基本單元競技過程,直接得分。對于接發球一方則是能夠成功完成接發球后攻防即第四拍,避免發球方在第三拍直接得分,因此四拍結構訓練對于接發球方強調的是接發后攻防成功率。
此訓練應采取比賽形式,整個比賽只有四拍,即發球—接發球—發球后攻防—接發球后攻防??稍O1盤決勝或3盤2勝制。四拍結構訓練時只要接發球一方完成了第四拍,基本單元競技過程結束,接發球一方得分,其他情況與正式比賽相同,直至比賽結束。
2.2.5五拍結構技戰術分析及訓練
五拍結構中第五拍是相持階段的第一拍,對于發球方來說,第五拍已經是進入了相持階段初段,其目的是避免接發球方在第四拍即發球后的攻防直接得分,而對于發球方來說,需要將接發球(第二拍)和接發球后攻防(第四拍)聯結成為一個接發搶攻戰術整體,盡量在第四拍直接得分,強調的是接發球搶攻戰術得分率。
此訓練應采取比賽形式,整個比賽只進行五拍,可設一盤決勝或3盤2勝制。訓練時只要發球一方完成了第五拍,基本單元競技過程結束,發球方得分,其他情況與正式比賽相同,直至比賽結束。
2.2.6六拍及六拍以上結構技戰術分析及訓練
六拍及六拍以上結構訓練主要進行的是相持能力訓練,相持中的戰術即對擊球戰術,對擊球戰術包含底線戰術、上網戰術、穿越和高球戰術。
此訓練應采取比賽形式,可設一盤決勝或3盤2勝制,整個比賽不設發球(可用下手發球),從第三拍(包含下手發球和接發)視作比賽開始,其他情況與正式比賽相同,直至比賽結束。此訓練方法俗稱“對拉”,既可以訓練各種相持戰術又可以減少非受迫失誤。
根據基本單元競技過程理論將整個比賽“分解”成一拍結構、二拍結構、三拍結構、四拍結構、五拍結構、六拍及六拍以上結構六段不同拍數結構。一拍結構訓練指單純的網球發球技術訓練,二拍結構訓練發球的落點和接發球成功率,三拍結構的發球攻防戰術訓練強調的是發球攻防成功率的提高和接發球直接得分率,四拍結構的重點訓練的是發球搶攻戰術的得分率和接發球后攻防的成功率,五拍結構進入了相持階段初段強調的是接發球搶攻戰術得分率,六拍及六拍以上結構訓練主要進行的是相持能力訓練。
[1]陶志翔.持拍隔網對抗項群男子單人項目基本單元競技過程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2.
[2]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3]劉遠海,楊剛.網球運動競技能力專項特征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33(12):158-159.
G845
A
2095-2813(2015)01(b)-0062-02
王珂(1989,9—),男,在讀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