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蓬(大連外國語大學體育教研部 遼寧大連 116044)
我校開展摩登舞三年來的現狀
王蓬
(大連外國語大學體育教研部遼寧大連116044)
1992年體育舞蹈被列為奧運會表演項目;2000年成為悉尼奧運會表演項目,2008年成為正式比賽項目,2010年在中國廣州舉辦的亞運會上,第一次體育舞蹈成為正式比賽項目。摩登舞是體育舞蹈比賽其中一個項目群;是一種以男女為伴以步行為主形式雙人舞的競賽項目;也是一項高雅的體育運動。摩登舞以其優美的舞姿,被人們譽為“健”與“美”的典范,它融體育、藝術、音樂于一體,是舞蹈類與體育類的高度結合,是高校進行美育和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體育舞蹈高校體育姿態表情
我校女生多,男生少,比例嚴重失調。通過什么體育鍛煉才能真正培養出女生的優容華貴,是近幾年本人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本校于2010年正式開設摩登舞課程,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會于1925年正式頒布了華爾茲(慢三)、探戈舞、維也納華爾茲、快步舞、狐步舞等舞種的步伐,總稱摩登舞,特點是由男女舞伴以貼身握抱的姿勢為開始,沿著比賽舞池中舞程線逆時針方向繞場行進。摩登舞除了探戈外,都源于歐洲大陸,它的音樂曲調大多抒情優美,旋律感強,時而激情,時而纏綿,動作細膩,穿著講究,舞步在音樂伴奏下,舞者在舞美、音樂、燈光效果、服裝造型等多種手段的配合下,通過具有藝術性和規范化動作展示具有造型美、流動美、情感美的巨大欣賞感。通過摩登舞的學習塑造學生的行為藝術、舞蹈美的欣賞、以及提升心靈美、個性美的認識與升華。結合現代教育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培養優雅氣質和風度。對學生進行更直接而實際的文化藝術修養和人文素質的教育。在這里主要闡述三年以來教學感受與教授重點,提供予同行的一點觀點。
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圖書館館藏期刊、書籍以及網絡資源中與該文相關的研究文獻及視頻。為該文的寫作提供研究依據與理論支持。
2.2訪談法
通過對摩登舞的教師和優秀舞者的面對面和問卷式訪談,觀摩各高校摩登舞優秀舞者的訓練和比賽,了解其相關情況,為研究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提供依據。
3.1姿態
對于初學舞者而言,站姿是學習過程中第一個講解和首要解決的問題。跳舞時要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包括脊柱中樞保持垂直地面,縱向筆直,橫向架穩。女伴要求與男伴基本相同,但上胸需后展30°并抬頭,抬下顎(胸是臉,眼在額)女伴用眼角余光看男伴,頭左側前30°方向看出,不準男女伴眼對眼。這種姿態架形舞動起來才會產生身體帶動四肢的效應。
(1)站立時,頭頂天,腳掌撐地,要使背肌往上伸展,背部脊柱保持正中不偏不倚;同時,這樣站立可以增加頸部到腰腹部的長度,更重要的是使身體保持國標舞的“直腰”。
(2)眼神抬高,下顎收緊,要起到精神提起的作用,同時要感覺頸部的拉長感。
(3)兩肩放松下垂,兩肘關節隨著女伴的身高可以微微向下放松下沉,使身體重心不至過分提升。跳摩登舞時,舞伴的雙肩不要太緊,也不能大松軟,要穩固,十分堅定,有彈性,自然,不能僵硬。
(4)一定要收小腹,微挺胸,正常呼吸,胸部要非常舒松自然。(5)頭部的扭轉,要能帶動整個身體,而不是頭部單獨轉動。(6)上半身要松、挺、拔,下半身則要下、松、沉,使得整個脊柱像整條鐵鏈懸垂一樣,既松垂又靈活。這樣,從腰部為分界線,上體與下體就自然形成對拉的抗衡力,這種感覺非常像植物的生長,根往下生,莖往上長,使身體增加上下身的抗衡力,這樣,人們看起來才會有更好的表現。
3.2身體的控制
(1)腳、腿的重要性。
第一是雙腳始終不能離開地面,總是擦著地行進,無論邁出還是收回的腳,總要記得不離地,與地面產生摩擦力,千萬別出現拿腳前進或后退。
(2)華爾茲舞節奏“二”拍需要拖腳斜線上升,一腳“滑”一腳“夾”,身體由于下肢膝關節“伸”而開始上升;夾腳腿用腳尖拉回,同時用大腿內側力量相夾一側腳并繼續上升。
①舞步啟動后舞步中的第三拍進入一小節的高潮點,也是身體位置的高位點,但這個時期的動作是逐漸連續的過程,不能原地突然直立到達此位,而且不要出現等拍節,在此位上靜止。它是前一拍的延長感。
②舞步節拍“三”的前半拍實際上是在繼續上升,只不過是上升幅度不大了,更多的是身體線條的拉伸,或者說是舞者一直繼續在“吸氣”,而腳尖始終抓地。應讓旁觀者感覺明顯,舞者自己用心體會。只有這種動作展示明確。
(3)上半身僵硬的原因是核心部位控制不好;核心部位應控制到上肢平、整;下肢松、彈。下肢膝、踝力量加強,上半身才會展示出松弛感。
①上半身的僵硬不自然,主要表現在高位以及升高位時。我認為原因是下肢膝部僵硬,膝部控制不好,力量沒有在控制身體平衡穩定時沉下去,原因在技術上有兩個,一是收回的腳大腿內側沒有用上內側勁,腳跟擦地不足、提踵不夠,因而收回的腿沒有成為撐桿;二是主力腿沒有真正的進入垂直位。導致這兩個原因還是說明身體的線條拉伸不足。
②收回的腳繃成芭蕾腳,腳尖擦地直腿收回,使收回的腿成為支撐桿,把屁股當成腿來用,大腿直接長到腰上了。在接近雙腳并攏時,首先把擺動腿(現在成為主力腿)推入垂直位,然后繼續向斜上撐起,使單側腰做繼續延伸主線條動作,以此保持傾斜舞姿,從而來實現“三”的前半拍繼續上升做到動態站穩。
3.3表情
表情是每個舞者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體現舞者自信,體現動作優雅的先決條件之一,觀眾對一段舞蹈的欣賞,審美與之心靈共鳴的重要橋梁。面部表情要在舞蹈表情中,特別是眼神表情,也是極為重要的。眼神的表情常常起“領神”的作用。
3.4安全
路線安全。摩登舞的路線具有別的體育項目無法比擬最大的特點——安全。男伴在國標舞的過程中起引導作用,俗話說男伴即是主要演員又是總導演總策劃,更是要肩負起女伴安全的重任。
女伴的頭部應是男伴另一個重點考慮的安全問題。還有一個重點保護的地方是女伴的頭,現在舞者的架型越擺越好,逐漸的在舞蹈中女伴的上身也打開了,舞姿也好看了。
通過對摩登舞課的學習,進一步了解體育舞蹈的基本社交禮儀和高雅的欣賞目標,提示男士特別注重展示自己本身的人格魅力和風采。并且與現代教育的“人格教育理念”中加深人際交往,擴大人際交往范圍有著不謀而合的共識。
姿態也稱作“架形”是國際標準舞蹈的基本架子,是跳好體育舞蹈的基本姿態,也是表現舞者的“精、氣、神”。表情的體現要發自內心“一身的戲在臉上,一臉的戲在眼上,一眼的戲在心上”。身體升位的時間要準確。身體是在跳舞的路線過程中上升,而不是垂直原地上升,升降、擺蕩、傾斜造成的起伏全在舞程線的路上。強調的是,不準在舞蹈中的原地上下顛簸,必須是在舞蹈動作中在身體移位過程中起伏,才能產生身體空中延伸的舞動,否則就會與體育舞蹈的中指背道而馳。
華爾茲的特點就是在舞蹈的行進間起伏較大成大波浪形,也就是舞者心中的目標——無止境的追求高。在教學中一定要讓舞者心中形成追求高的習慣和能力。為了看起來跌宕起伏就要求第一步一定要在基本功可以的情況下低下去,為了第二步能夠拔高起來,第二步高起來還嫌不夠,還要在結尾并腳之后繼續追求更高,所以才設計成在第三拍前半拍要求拉長身姿停留向上,以便有時間在原地拔高的繼續向上延伸拉長進而更高。
摩登舞以其優美的舞姿,被人們譽為“健”與“美”的典范,它融體育、藝術、音樂于一體,是舞蹈類與體育類的高度結合,是高校進行美育和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高校中開展這項體育課程就是陶冶大學生的情操,提升自身的音樂、形體、欣賞、以及自信、與人合作、樹立協作的優秀團隊意識,從多元化培養21世紀的綜合性高校才發揮體育教育的積極作用。
[1]講義教程摩登舞頭部的重要性[M].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 2010.
[2]李志國摩登舞的技術基礎[J].陶瓷研究與職業教育,2008(7).
[3]張臣,李月.體育舞蹈——摩登舞的藝術特征的探討[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2(2):23-24.
[4]王昭鑫.體育舞蹈拉丁舞訓練內容體系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2(4):64-67.
G834
A
2095-2813(2015)01(b)-02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