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峰 劉威(.大連交通大學 遼寧大連 608;.遼寧師范大學 遼寧大連 609)
大連市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培養現狀與對策研究
陳春峰1劉威2
(1.大連交通大學遼寧大連116028;2.遼寧師范大學遼寧大連116029)
遼寧省大連市位于中國東北地區,南臨渤海與黃海是新中國工業崛起的搖籃。該文以選取大連市4個市區(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體校和中小學共20所,青少年運動員300名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文獻資料,從后備人才培養的手段和方法、后備人才培養的管理模式、后備人才培養財力資源情況分析、及后備人才社會關注程度和后備人才發展方向等進行調查分析。旨在為大連市青少年籃球的發展提供可參考的價值。
籃球青少年現狀對策
籃球運動起源于1891年,由美國人奈·史密斯博士發明。1895年傳入中國,至今己經有了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經過了百年發展到今天,它已經從一項游戲活動演變發展成為了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一門體育學科課程和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社會體育文化。但是當我們冷靜的去面對目前我國籃球運動發展水平的現狀時,卻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那就是我國青少年籃球隊伍嚴重匱乏。培養頂尖的籃球后備人才是遼寧籃球運動能否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任務。
1.1研究對象
該文以大連市4個市區(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體校和中小學共20所,青少年運動員300名作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借助網絡資源等便利條件,查閱有關青少年籃球后備人才培養對策方面的資料,書籍、報刊等,為論文撰寫提供理論依據。
1.2.2問卷調查法
對大連市4個市區(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體校和中小學等學校發放問卷300份,回收286份,其中有效問卷275份,有效回收率96.15%。
1.2.3邏輯分析法
對調查問卷進行整理,并對問卷數據進行分析,通過問卷結果得出結論。
2.1后備人才培養管理模式調查分析
目前大連市青少年運動隊運動員的日常管理模式大致分為三種:走訓(業余時間訓練)、二集中(集中訓練、集中學習)、集訓(以訓練、學校、生活三集中的模式)。
表1 后備人才培養管理模式統計表(n=300 單位:人)
從表1可知:大連市體育運動學校對運動員的日常管理以“集訓”模式為主,而學校是以“二集中”為主58.52%的學校對學生釆取“二集中”管理模式,21%的學校采取“走訓”的管理模式。在走訪中得知多數教練員認為“走訓”管理模式有優點也有缺點,其優點運動員對訓練的充滿熱情,主題觀念較強。缺點就是不能更系統的掌握技術動作及戰術思想得不到強化。
2.2后備人才培養財力資源情況調查分析
資金是籃球隊伍發展與運作的后勤保障,沒有一定的經費投入隊伍就不能更好的保證自下而上的物質基礎,所以本文對大連市青少年籃球訓練學校的經費來源與經費數量進行了調查。
表2 后備人才培養財力資源情況統計表
表3 經費數量統計表 (n=20)
表4 家長對運動員訓練的態度統計表(n=256)
從表2我們可以了解到,大連市體校和中小學的經費來源都主要依靠撥款,同時有47.8%的體校和21.8%的中小學對運動員收費,體校一般是按月收取而中學則是在入校時一次繳齊。體校有企業贊助的有占17.38%,而中學只有6.2%的隊伍有贊助。應轉變觀念增強球隊的自我造血功能。只通過上級和學校的撥款來保證運動員日常的訓練和比賽是遠遠不夠的,畢竟政府部門和學校在體育項目的投入上力度不大。
2.3后備人才社會關注程度調查分析
因為調查學生運動員正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認知思想還不夠成熟,此時家長對于孩子的培養意識是具有很大影響,家長的意見很大程度上會被孩子所采納,這就需要了解家長對運動員訓練和學習上的態度。從表4可知,有21.8%的家長支持孩子的訓練;有42.96%的家長不支持孩子的訓練。支持孩子進行籃球訓練的家長大部分認為這能既能豐富孩子的生活,又能達到鍛煉身體的效果,還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孩子學習成績太差,需要通過籃球訓練來進入理想的學校。
3.1重視“體教結合”,促進運動員素質的全面提高
此次調查中青少年籃球教練員普遍認為教育制度與籃球后備人才培養體制的不完善是制約大連市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主要矛盾就是運動員的學習和訓練之間的合理安排問題,解決此問題的根本方法就是走“體教結合”的道路。
3.2加強對大連市青少年籃球后備人才的管理
建立健全大連市籃球后備人才培養制度的創新,分階段,分層次,有步驟地使大連市青少年籃球后備人才培養制度的更加完善,首先借鑒學習外國青少年籃球人才培養經驗,組建各級梯隊,尋求適合我國籃球后備人才培養體制,適應中國國情與大連市實際情況,理論聯系實際,由以前的舉國培養體制,變為由國家體育和教育兩大系統、社會共同培養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培養體制。
3.3加強中小學籃球運動的普及,及時發現并留住人才
大連市競技籃球運動發展相對薄弱,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后備人才的不足所導致的。大連市沒有籃球傳統項目學校,這就需要教育系統加大對中小學校園籃球運動的重視程度,從小學抓起,使更多的學生認識籃球、接觸籃球,進而喜歡上籃球。這樣,一方面可以加大籃球運動在校園內的普及力度,及時發現具有籃球天賦的學生,增加大連市籃球后備人才隊伍的儲備;另一方面,從小學抓起,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籃球的基本功,為以后成為優秀的籃球運動員打下良好的基礎。
3.4增加經費投入,多方面籌集資金
經費投入不足是大連市絕大部分校級球隊面臨的重要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運動員的訓練與比賽,制約了運動員的發展。加大青少年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社會關注度,擴展投資的渠道,尋求企業和社會各界的贊助,調動社會各方面對大連市籃球后備人才投入的積極性,逐步實現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社會化。從而改善青少年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經費不足的現狀,保障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環境。
大連市現有的體校和中小學籃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已經不適應籃球的發展,必須要走出這個限制,大膽創新,重新創建適合大連市的籃球后備人才體系。中小學籃球后備人才的沖突依然是學習和訓練。當前大連市青少年籃球處于全國中下水平。
[1]程子軒.遼寧省青少年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調查與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3.
[2]白紹闖.遼寧省體校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與對策研究[D].沈陽:沈陽體育學院,2011.
[3]孫賀明.遼寧省籃球后備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因素及對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G841
A
2095-2813(2015)01(b)-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