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靜
摘要:在聲樂演唱過程中,為了讓演唱者的專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平衡原則即被提出。了解和掌握平衡原則的內涵,運用平衡的方法加以訓練,在聲樂演唱專業的教學與學習過程中至關重要。
關鍵詞:聲樂演唱 平衡原則 技術運用
一、聲樂演唱中心理狀態的平衡
演唱之前的情緒準備對于一位聲樂演唱者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演唱者在進行演唱之前要對演唱作品的內容和要求深入的了解,要對這次所演唱作品的氣息技巧運用和演出的情況了然于心。只有在演唱之前做足了功課,演唱過程中才能盡快的進入狀態,為觀眾帶來精彩的藝術享受。而緊張或者過于松弛的心態則會導致演出平衡的缺失,進而導致音色、氣息、發音等演出要素難以得到平衡,最后導致演出失敗。在實踐過程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一些人在私下練習或者彩排中心態很穩定,沒有出現失誤,但是當登上了舞臺或者考場實際的來進行演唱時,卻會緊張和發揮失常。這就需要在實際演出之前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這樣才能在實際演出中不出現問題。
影響演唱過程的幾個主要因素是演唱者的心理素質、發聲技巧以及演唱者對演唱內容的把握與理解。在進行演唱過程中的心理覺悟培養的過程中要將這三點結合起來進行培養,對于那些初入門者來說,需要提高他們的發聲水平與音樂能力水平,讓他們的能力獲得提升。對于那些能力足夠的人來說,就需要重視心理的輔導與培訓,讓他們積極自信的在演出中發揮自身的實力。
二、聲樂演唱中肢體狀態的適度與平衡
聲樂演唱的過程中需要對身體,包括歌唱發聲各部位肌肉群的運作和協調進行研究和總結。要注意到,身體節奏的掌握也要根據平衡的基本法則,既不能過度的放松,也不能過度的緊張,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一方面,從聲帶到全身各個部位的肌肉需要一定的鍛煉和保持一定的緊張程度,才能在演唱中起到良好的成效。另一方面,肌肉又要保持相對的松弛,避免疲勞和緊張導致的現場表現力下降的情況。
演唱者對于基本的肢體平衡原則有所了解之后,就要關注具體在表演之中的肢體運用原則。我們知道,在聲樂表演之中,需要根據情況加入一定的肢體演繹,例如舞蹈、一定的動作等等,這些肢體演繹一定要遵循歌曲的內容與創作者意圖表達的情感。另一方面,面部表情的運用,我們知道柔和而符合歌曲表現標準的面部表情能夠有效的提升表演的效果,但是過度的表情應用又顯得虛假、夸張而起到反作用。總而言之,對于肢體演繹的應用,要依據演唱內容來決定,不能脫離演唱內容本身,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而對于肌肉的平衡運用來說,演奏者對于相關的肌肉運用規則和方法應當堅持練習與多多實踐,在實踐之中找到最適合自身的肌肉運用的模式和方法。
三、聲樂發聲技術運用的平衡
發聲技術是聲樂演唱的重要難題,也是演唱者提升自身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發聲技術并不是一個單獨的部分,而是對腔體控制和發聲技巧這樣的肌體技巧與對音色的調配和掌控等多方面能力的綜合與運用。而平衡原則的根本就是對于這些要素加以綜合和提升,真正的發揮成效。
首先是關于真聲和假聲之間的聯系與結合。真聲和假聲都是在美聲演唱之中所必須應用的,對其關系加以平衡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來說,在中低聲區真聲的比例較多,而在高聲區需要運用更多的假聲,但是在這個過程之中并不是要單純的在某個階段只應用真聲或者假聲,而是混合性的加以使用。通常來說,都是采用對兩種聲音混合使用的方法,這樣就避免了音調轉換時突兀的問題。而要保證平衡,那就需要對比例加以控制。然而在演唱之后我們可以發現,對于真聲、假聲無論哪一種運用過多,實際上對聲帶的健康都是不利的,真聲會導致聲帶被過度的應用,而假聲使用過頻則會導致聲帶的病變。同時,男女演唱者之間的生理結構和發聲方法也有所不同,所以,在真假聲的使用之中,要靈活的根據演奏者的性別情況和個人的生理條件和演唱能力來做出決定,比例調配要科學合理,這也就是平衡原則在發聲中的應用。
另外,演唱者對于共鳴腔體也要加以平衡的運用。聲樂演唱中的共鳴腔體總體分為“胸腔共鳴”、“鼻腔共鳴”、“頭腔共鳴”等幾個方面。對于這些要點,目前的音樂相關研究還并沒有得出非常統一的對其作用和比例的結論,不同的人可能對此有著不同的評價與應用經驗,但是在聲樂的指導和教學工作中,還是要有著一定的平衡觀念,不能因為同意某一觀念就忽視對其他觀念的教學與指導,要讓學習者的能力均衡的得到增長,在聲樂的演唱之中才能夠取得優秀的成果。而對于聲樂演唱者來說,也要均衡地對各個因素和情況加以考慮,并根據實際經驗來將其進行結合。
四、結語
聲樂演唱需要演唱者將自身的能力充分地加以發揮,才能表達出音樂的豐富內涵,讓觀眾感受到音樂的樂趣,在這個過程之中平衡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心理、生理還是發音技巧的平衡,都是提高演唱水平的重要手段。平衡的理念,其根本就是遵循音樂實踐的根本原則,對自身的演唱方法做出調整,使其達到最佳效果,為觀眾帶來最好的觀賞體驗。
參考文獻:
[1]黃錦榮.論聲樂演唱中的“平衡[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2]張寶東.論聲樂演唱中“平衡”的意義[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2,(06).
[3]于曉琳.情感表達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性及其表達手法探究[J].音樂時空,2015,(10).
[4]楊婧.聲樂演唱中咬字吐字技巧探究[J].黃河之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