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
【摘 要】心理素質是衡量人才的一大標準,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注重學生不良情緒的排泄和糾正,培養其積極向上的精神及良好習性,不斷的增長其能力,提升其心理素質,使素質教學目標得到更好的實現。
【關鍵詞】高中政治;心理素質;情緒;習性;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生成才的關鍵,在政治教學中幫助學生克服不良情緒,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高中政治教學的一項內容,對于提高高中人才培養的質量非常重要。 一、糾正不良情緒,培養健康心理
不良情緒是培養人良好心理素質的最大障礙,自卑情緒會埋沒人的才華,使人缺少信心、缺少進取意識。因此,對不良情緒的糾正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關鍵之一。在政治教學中,首先,可結合教學內容,通過引導、啟發等手段糾正學生的不良情緒,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例如,在“多彩消費”教學中,可適當拓展教學內容,將消費中虛榮、妒忌等不良情緒通過舉例、故事等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認識到這些情緒帶給個人的負面影響,使其能夠引以為戒糾正自身缺點。其次,在教學實踐中,全面了解學生的個體特點,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特性,潛移默化的幫助其糾正不良情緒。例如,有的學生因為學習成績差而產生自卑、自暴自棄等不良情緒,在教學中應注意這些學生的情緒發展,課堂提問中根據學生能力為其設計難易適當的題目,讓其在政治教學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其學習的信心。再次,以榜樣的形象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反省自我,客觀的對待自身的優缺點,不斷的完善自己性格,培養自身良好的人格和道德觀念。例如,教學中,以名人故事為導線,將知識穿插在故事之中,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討論的形式洞察人生、認識生命的價值等,從而肯定自我、克制自我,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第四,通過各種交流、溝通手段發現學生心理問題,及時的給予幫助和糾正。例如,通過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交流,及時的發現學生思想中的不良情緒,積極的給予幫助和疏導,避免不良情緒的累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二、養成良好習性,優化心理素質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培養學生優秀人格、樹立正確“三觀”的關鍵,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不良情緒的疏導和糾正,也要重視學生積極情緒、良好習慣的培養。第一,在政治教學中及時表揚學生,引導積極情緒的發展。例如,課堂提問中,一些學生受緊張、怯弱等情緒影響,回答問題的語言組織凌亂、條理不清,在對學生進行指導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的表揚,鼓勵其克服不良情緒、發揮自身優勢。如:某某同學這個問題回答的很好,聲音洪亮,就是……,注重語言的組織,先表揚激發學生內心的積極情緒,然后在對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指導、啟發,使學生能夠更加理性的對待自己的不足和優點,養成自立自強、謙讓包容的良好品格。第二,深挖教材內容,注重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例如,在“傳統文化的繼承”教學中,將我國燦爛的民族文化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形式直觀的展現出來,引導學生發掘傳統文化精華,感受傳統文化魅力。一方面,可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培養其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使其對文化的欣賞更有深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民族團結思想、愛國思想的培養,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積極意義。第三,注重政治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巧妙利用教學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例如,應用分組討論教學法,促進學生之間的團結,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助人為樂的品質等,以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和提升。第四,結合政治教學內容開展豐富的活動,促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溝通,培養學生寬闊的心胸、堅韌的性格、美好的品德等,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提升學生的個人魅力。
三、培養綜合能力,提高心理素質
素質教育環境下更重視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培。在政治教學中,第一,要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生活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價值觀,促使學生早日成才。例如,在“生活與消費”教學中,啟發學生認識價格的多變性,學會購物的靈活性、理智性,以提高學生政治知識在生活實踐中的應用工能力,提高學生與社會的接觸能力、交往能力等。第二,在教學中啟發學生科學的、客觀的識人認物,提高學生對是是非非的辨別能力,同時能夠全面的認識自己、評價自己,能夠結合自身個性樹立人生目標,提高學生讀書、學習的興趣,使其增長智慧、擴展見聞。例如“傳統文化的繼承”教學中,可通過多媒體展示我國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結合小組討論分析當前我國傳統文化繼承面臨的嚴峻形勢,在教學中不斷的提升學生的文化賞析能力,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樹立其繼承和創新發揚傳統文化的意志。一方面,通過文化賞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使其獲得自豪感,更加熱愛傳統文化、熱愛自己的祖國;另一方面,拓展學生對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從而增進民族團結,共創和諧社會。第三,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愛思考、會思考、勤思考的習慣,拓展學生思維能力。例如“企業與勞動者”教學中,引導學生將勞動、生產、消費等因素聯系起來進行思考,引用事例、故事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知精神,使其自覺的參與到學習中,培養學生應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心理素質,要從學生的情緒、習性、能力等多方面開展,在潛移默化中改善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使其釋放不良情緒、糾正錯誤習性,促使其成為一個自知自愛、樂觀向上的高素質人才,以適應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泉林,如何在高中政治課堂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06):98-98
[2]徐興甲.論高中政治教學中怎樣進行心理健康教育[J].大江周刊:論壇,2011(12):98-98
(作者單位:江蘇省睢寧縣古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