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其,陸 玲,馮建洪,童亞群
(佛岡縣人民醫院病理科,廣東 佛岡 511600)
胃癌的發病率極高,在我國惡性腫瘤發病比例中排在第一位,其早期臨床癥狀不甚明顯,極少患者出現惡心或者是類似潰瘍性疾病癥狀。在進展期,此病癥最常見的表現即為疼痛以及體重下降[1-2]。患者大多會表現出較為明顯的上消化道病癥,例如上腹部出現不適或者是用餐后易出現腹脹。隨著病情不斷發展,患者腹部疼痛癥狀會日益嚴重,食欲逐漸降低并且出現乏力癥狀,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3-4]。本文通過對 Bcl-2以及 Bax在胃癌與癌前病變組織中的表達情況進行研究,旨在為臨床更加深入地認識胃癌提供一些理論數據支持,報告如下。
選擇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佛岡縣人民醫院病理科胃黏膜活檢以及手術標本130例作為研究對象,50例為胃癌患者標本(胃癌組);10例為表現正常的胃黏膜標本(正常組);50例為表現為慢性萎縮性的胃炎并伴有腸化生癥狀標本(腸化生組);20例表現為異型增生標本(異型增生組)。將130例實驗所需標本用10%的福爾馬林進行固定,用石蠟將其行包埋處理,并作出4μm的切片。實驗所需抗體分別為兔抗人Bcl-2多克隆抗體以及兔抗人Bax多克隆抗體,試劑盒為免疫組化試劑盒,DAB顯色試劑盒以及TUNEL凋亡試劑盒。均購自于武漢博士德生物有限公司。
使用免疫化學SP方式對Bcl-2以及Bax蛋白質表達情況進行檢測。將準備好的石蠟切片進行脫蠟處理,之后將3%的過氧化氫在室溫下放置10min,將其含有的內源性酶進行滅活。通過微波操作使得抗原得到修復,再向其中加入封閉液在室溫中放置10min。向其中加入一抗以及生物素化的二抗,DAB顯色,使用蘇木精對其進行復染,行脫水以及封片處理。使用TUNEL方式對細胞凋亡情況進行檢測。將石蠟切片給予脫蠟處理,使用蛋白酶K將其消化處理10min,加入封閉液在室溫下放置30min,再加入TUNEL放置1h。DAB顯色以及封色之后,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實驗結果,棕黃色物質為細胞核。在顯微鏡視野中選擇5個高倍視野進行計數,記錄各個觀察視野下每100個細胞中凋亡細胞的數目。細胞凋亡指數AI值=(凋亡數/總數)×100%。
胃癌以及癌變前病變組織中的Bcl-2以及Bax蛋白質的表達情況。
癌變前的Bcl-2陽性率明顯低于胃癌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Bax陽性率明顯高于胃癌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胃癌以及癌變前病變組織中Bcl-2與Bax蛋白質的表達
Bcl-2蛋白在胃癌以及癌變前陽性率明顯低于陰性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分析,Bcl-2蛋白陽性率和細胞凋亡情況呈負相關(r=-0.786,P=0.000)。見表2。
表2 胃癌以及癌變前Bcl-2蛋白表達情況和細胞凋亡的關系

表2 胃癌以及癌變前Bcl-2蛋白表達情況和細胞凋亡的關系
組別 n Bcl-2陽性組 Bcl-2陰性組例數 AI例數 AI t P腸化生組50 14 6.34±0.95 36 9.96±1.44 8.672 0.000異型增生組 20 8 4.98±1.02 12 6.85±2.26 2.182 0.043胃癌組50 30 1.08±1.04 20 3.96±2.12 6.397 0.000
Bax蛋白在胃癌以及癌變前陽性率明顯高于陰性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分析,Bax蛋白陽性率和細胞凋亡情況呈正相關(r=0.835,P=0.000)。見表3。
表3 胃癌以及癌變前Bax蛋白表達情況和細胞凋亡的關系

表3 胃癌以及癌變前Bax蛋白表達情況和細胞凋亡的關系
組別 n Bax陽性組 Bax 陰性組例數 AI例數 AI t P腸化生組50 28 10.76±1.18 22 7.17±2.25 7.277 0.000異型增生組 20 4 7.75±1.76 16 3.84±0.71 7.228 0.000胃癌組50 7 4.63±2.17 43 1.52±1.23 5.518 0.000
Bcl-2因子作為在細胞發生凋亡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因子,具有對細胞凋亡過程進行抑制的作用。Bax和Bcl-2因子在人體細胞中聯合成為二聚體,Bax過表達能夠對Bcl-2的保護機制產生拮抗作用,進而使細胞發生凋亡,因此,Bax對細胞凋亡具有一定的誘導作用。胃黏膜發生癌變之前,常有較為活躍的細胞增殖以及凋亡現象共同發生的情況,在推進過程中,胃黏膜內是以細胞增生為主要反應,細胞凋亡反應較少[5-6]。這一現象成為胃癌病癥產生的重要基礎。而在胃黏膜由正常轉為癌前病變直至胃癌的過程中,Bcl-2對于細胞的凋亡過程具有負調節功能,Bax與Bcl-2因子使得細胞產生凋亡的作用受到抑制。這兩種因子的含量決定了細胞是否發生凋亡。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癌變前的Bcl-2陽性率明顯低于胃癌組情況。Bax陽性率明顯高于胃癌組。同時,Bcl-2蛋白在胃癌以及癌變前陽性率明顯低于陰性率,經過分析,Bcl-2蛋白陽性率和細胞凋亡情況呈負相關。Bax蛋白在胃癌以及癌變前陽性率明顯高于陰性率,經過分析,Bax蛋白陽性率和細胞凋亡情況呈正相關。這說明Bcl-2蛋白具有對細胞凋亡過程進行抑制的功能,其含量的增加以及Bax蛋白含量的下降可能和胃癌病癥中細胞凋亡過程受到阻礙有關,而胃癌發病機制可能是細胞的正常凋亡過程受到阻礙。另外,Bax蛋白表達的陽性率和細胞凋亡數值有正相關關系,說明Bax蛋白對細胞凋亡的過程有促進功能,胃黏膜的上皮細胞正常的數值比例失調,極大可能是最后只是胃癌病癥產生的分子性基礎。
綜上所述,Bcl-2蛋白具有對細胞凋亡過程進行抑制的功能,Bax蛋白對細胞凋亡的過程有促進功能。兩者含量的比例決定細胞凋亡是否產生,進而決定胃癌的發展程度。這兩者對于胃癌的產生具有重要意義,對于胃癌病癥的預防以及診治價值較高。
[1]蘇慧,劉曉輝,章艷,等.蝙蝠葛酚性堿對胃癌SGC-7901細胞ICAM-1、FasL mRNA 表達的影響[J].中醫藥信息,2014,3(1):22-24.
[2]謝晶日,李柏.中醫藥治療胃癌前病變的研究進展[J].中醫藥學報,2014,2(1):89-90.
[3]王訓翠,朱國旗,程卉,等.新藤黃酸誘導人胃癌 MGC-803細胞線粒體途徑凋亡的實驗研究 [J].中藥材,2014,37(1):95-99.
[4]檀碧波,范立僑,劉慶偉,等.粉防己堿對人胃癌耐藥細胞鋅指蛋白139、多藥耐藥基因表達的影響 [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34(1):66-70.
[5]李立平,趙亞剛,吳煒景,等.電子胃鏡聯合miR-21檢測對胃癌診斷的意義[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4,26(7):454-457.
[6]鄭烜,金海峰,孟立娜,等.STAT3信號傳導通路與胃癌關系研究進展[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8(5):66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