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娜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訪談法和實地考察法,對慶陽市啦啦操隊運動的開展現狀進行研究,發現目前存在著開展范圍小、對啦啦操隊運動的可持續發展不夠重視、教學資源匱乏等問題,同時對影響啦啦操隊運動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提出了簡要明確的發展目標,加快啦啦操隊產業化發展,加強科研力量等建議,旨在推動慶陽市啦啦操隊運動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慶陽市;啦啦操運動;可持續發展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慶陽市隴東學院啦啦操隊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大量文獻資料的仔細閱讀和分析,查閱相關書籍和論文,為論文的選題、設計及教學研究提供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依據題目所需的研究信息,設計了啦啦操隊運動員和教練員的調查問卷,并進行調查。
1.2.3 數理統計法
利用電腦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處理,對結果進行邏輯分析。
1.2.4 訪談法
與調研地方的學校老師和同學進行現場或者電話訪談的方式,了解對啦啦操隊運動的支持以及參與過程的情況。
1.2.5 實地考察法
通過對慶陽市的實地考察,了解啦啦操隊運動的發展狀況和影響因素。
2 結果與分析
2.1 慶陽市啦啦操隊運動的現狀
2.1.1 運動員的相關情況
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是女生喜歡啦啦操的相對較多,再加上人們的刻板陳舊觀念,認為啦啦操就應該是女性的專利,這也就導致了在這項運動中男女比例的失調。從運動員的來源看,在慶陽市的啦啦操隊中,參與啦啦操隊運動的運動員主要是大一至大三的學生,而且體育系的學生占92%,普通系的學生僅占8%,這也就體現出極大的專業性;體育系的運動員多數都是健美操專業的學生,他們主要接受的是健美操專業的訓練,而普通系的學生都是通過學校選拔出來的,在這之前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相關的訓練和學習,缺乏經驗,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差異性。由此得出結論,啦啦操和健美操類項目具有緊密的聯系并且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學校應該運用健美操類項目的基礎來發展啦啦操隊運動,可以為啦啦操隊運動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2.1.2 教練員相關情況
經調查得出結論,慶陽市啦啦操隊的教練員共5個,其中健美操教師3個,另外還有體操、體育舞蹈專業的教師,其中教授2個,副教授1個。健美操專業的教師是擔任啦啦操隊教練的主要力量。由于啦啦操隊運動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項目,許多教練也是剛接觸到這個項目,所以對運動員的訓練還處于摸索階段。而且,對運動員的訓練手段和方法也沒有統一規定的套路,更多采用的是臨近自己專業的訓練手段和方法。因此,啦啦操隊訓練沒有一套完整的訓練手段和方法,這也是啦啦操隊發展過程中教練員方面存在的現實問題。通過調研還發現,目前啦啦操隊運動逐漸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由此可知,啦啦操專業教師的培養是發展啦啦操隊運動取得成就的的關鍵。
由于原始專項各項目的特點,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往往會帶有原始專項的項目特征,此外,教練員參加培訓學習機會少,在調查中發現,甚至有些教練員從來就沒有參加過專業培訓及學習活動,而導致這種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受學習資金的限制,或學校的重視程度不高等。所以,應該加強對教練員的培訓數量和質量,增加學習交流活動的次數,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練員的專業水平,豐富經驗。
2.2 慶陽市啦啦操隊運動存在的問題
2.2.1 運動開展范圍較小
慶陽市啦啦操隊運動的普及仍舊集中地體現在高校,到目前為止,僅隴東學院有相對專業的啦啦操運動,參與人群少,范圍狹小,對擴大啦啦操隊運動的群眾基礎很不利,也不利于擴大后備人才隊伍、選拔優秀運動員。
2.2.2 對啦啦操隊運動的可持續發展不夠重視
在體育行政管理化色彩依舊濃厚、舉國體制依然占據主導地位的今天,領導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著一項運動在組織管理、運動訓練、運動競賽等各個環節中能否獲得足夠資金和政策的支持[2]。一旦獲得領導的關心和重視,影響啦啦操隊發展的因素如經費、師資培訓、后備力量等一系列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2.2.3 教學資源匱乏
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目前國內有關啦啦操隊運動方面的教科書依然較為欠缺,不夠全面。作為一項新興體育運動項目,它的推廣和普及,如果僅僅依靠教練員參加培訓班、看講義和VCD錄像視頻、網絡視頻來學習介紹,顯然遠遠達不到理想效果[3]。在2012年中國全明星啦啦隊錦標賽期間,大多數參加啦啦操隊運動的運動員,是由老師介紹選拔的,動作的學習也是老師編排教授的。甚至很多運動員直到參加比賽還沒有學習過競賽規則。
3 慶陽市啦啦操隊運動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3.1 加大經費投入
對于慶陽市啦啦操隊運動而言,加大經費投入無非是體育場館設施的維護與更新、運動隊建設和訓練產生的相關費用、參加比賽相關費用等。但是,目前關于這一塊的經費相當短缺。
3.2 加強對外交流
加強對外交流要想全面提高慶陽市啦啦操隊運動的水平,必須經常性地進行對外交流。通過更多的比賽和表演進行交流,是啦啦隊獲得信息、提高水平的好機會。在比賽和表演過程中,也能提高啦啦操隊的團隊意識和專業技、戰術,這是在平時訓練中所得不到的效果。
3.3 進一步提高師資力量
為了更好地開展啦啦操運動,可以通過引進專業人才以及對原有教練員定期組織進修、培訓等方式,以提高啦啦操隊教練員的教學能力和訓練水平。加強教練員、裁判員隊伍建設,提升教練員對啦啦操隊運動成套動作的創編能力,開展新技術、新方法與新的訓練手段。同時教練員自身也要積極學習啦啦操隊運動的相關理論知識,不斷地進步,為訓練達到更好的效果奠定基礎。
3.4 設置啦啦操選修課
有研究表明,以學校作為公益性啦啦操隊的主要發展陣地,這是除歐洲少數一些國家之外的其他國家發展啦啦操的一個共性。要調動觀眾的情緒,首先就要要求表演者充滿激情、活力,還要啦啦操隊講究集體風貌和團隊精神,這個對于組織紀律性較強、又有大量富有青春活力的學生的校園來說是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的。具有現實意義,是必須的、可行的。
【參考文獻】
[1]邢金貴,周小燕.對我國啦啦隊運動可持續發展的初步探討[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17(1):84-86.
[2]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課題組.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144.
[3]江西省統計局.江西省統計年鑒2010[M].中國統計局出版社,2010:256.
[4]草海燕.遼寧省健身性健美操可持續發展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
[5]胡加,郭震.啦啦隊運動對高校的影響及可持續發展對策[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3(2):156-159.
[6]孫鐵民,李惠娟.我國啦啦操運動現狀的調查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7).
[7]馮道光.發展中國啦啦隊產業的探索[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15(10):21-23.
[8]蘇荔榕.啦啦操進入高校體育課堂的意義與可行性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2008,8(2):26-27.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