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民主法治意識不斷增強,以及中央提出“八項規定”,社會各界對預算信息公開的要求日趨增強。2014年新預算法的頒布實施,對預算信息公開作出了比較全面、具體的規定。預算信息公開寫入新預算法,對預算信息公開形成了剛性的法律約束。因此,新預算法頒布實施后,加快推進預算信息公開工作更具現實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新預算法;信息公開;必要性
預算信息公開是政務公開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體現公共財政要求的本質體現。隨著人們民主法治意識不斷增強,以及中央提出“八項規定”,社會各界對預算信息公開的要求日趨增強。2014年新預算法的頒布實施,對預算信息公開作出了比較全面、具體的規定。新預算法規定,除了在依照國家保密法規定應該屬于國家秘密的事項之外,預算活動的全部內容都要向社會公開,并對預算公開內容、時間、主體等都作了明確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預算公開的可操作性和權威性。今年1月1日起,新預算法開始實施。預算信息公開寫入了新預算法,對預算信息公開形成了較強的約束,確保了人們對公開預算信息的知情權和監督權,提升了財政部門的管理水平,起到了源頭治腐的關鍵作用。因此,新預算法實施頒布后,加快推進預算信息公開工作更具現實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一、預算信息公開是建設民主法治政府的現實需要
我國根本大法的《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據此,人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依法參與管理國家事務之中。國家財政資金來源于人民,財政部門只是受人民的委托來管理和使用納稅人的錢。公眾就有權掌握預算執行情況,充分參與到預算活動整個過程中,并對預算全部活動開展全面監督。因此,推進預算信息公開,實際上是促使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基本前提。從這個視角來看,預算信息公開,不僅是一個政治層面的問題,還是一個體制機制的問題,是關系到我國民主法治建設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性因素。預算信息公開,就是要把公眾看不見的東西變成公開透明、人盡皆知的信息,以切實保障每個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所以,預算信息公開是各級財政部門和職能部門應盡的職責,是履行相應法定義務和建設民主法治政府的現實需要。
二、預算信息公開是抵制腐敗問題的客觀要求
預算信息公開將財政資金置于社會民眾的監督之下,把財政資金的來源和用途,自覺向人民代表解釋清楚,這樣才能避免因少數人決斷專行而引發的決策失誤,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權利。預算編制作為財政活動的前置環節,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秘密性,客觀上可能會產生少數單位或個人利用其中的漏洞進行貪污腐敗的現象發生。另外,財政預算作為財政管理的源頭環節,如果能讓群眾了解財政資金的獲取和使用的詳細情況,就抓住了反腐倡廉建設的治本方法,就能有效預防腐敗問題的出現。因此,預算信息公開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人民群眾的監督渠道,對整個預算活動能起到形成了有效的監督作用,能增強了預算管理的剛性約束,從而在日常經濟活動中起到源頭治腐的作用。換言之,讓預算信息在公眾面前公開,廣泛接受大家的監督,既督促財政部門進一步高效地管好財政資金,避免權力尋租行為出現,極大地拓寬了人民群眾的監督渠道,促進了構建清廉高效政府的進程。而推行預算信息公開,就是要通過強化外部監督,使得政府在財政資源分配上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為全社會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三、預算信息公開是增強財政管理的重要途徑
預算編制是財政管理的一項重要前期工作,是財政管理的基礎工作。做好預算編制工作對于用好管好財政資金起到關鍵作用。在預算編制時,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因素影響,財政部門不得不依賴于資金使用部門所上報的數據和提供的信息,于是,財政部門就很容易據此作出不合適的資金分配判斷決定。職能部門本身作為預算信息公開的主體單位,客觀上會增加人們對預算單位的監督力度。而新預算法規定,所有的預算單位必須真實、完整地上報本單位的項目和資金,嚴禁瞞報虛報,這在法律層面上減少了財政部門與預算部門之間的較量和平衡。財政部門需要完善預算編制的管理手段,編制更加科學、規范的預算,增強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和可執行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得預算單位難覓政策空子可鉆。從財政管理部門的角度來看,虛心聆聽社會的建議,努力在社會訴求、各方需求和可用財力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以促進政府預算決算的科學性和民主性,提高財政管理水平,讓財政資金用在人民群眾最迫切需要的地方。因此,推進預算信息公開,是促進政府依法民主理財、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加強財政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徑。
四、預算信息公開是完善公共財政的迫切需要
近些年來,隨著公共財政體制框架的逐步構建,財政部門陸續推進了分稅制、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和收支兩條線等改革,財政收入管理和資金使用更加規范。為進一步完善公共財政體制,我國于2005年開始了財政績效評價工作,開展幾年逐步形成工作常態,促進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2014年新預算法規定,預算績效作為財政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始終貫穿于財政工作的全過程中,以包括預算信息公開工作也要融入到預算績效評價中去。預算績效管理宗旨是對預算支出目標的實現程度、產出和結果的績效進行評價,這樣預算部門就會更加重視本部門的內部管理,更加關注資金使用的效果。績效評價工作需要中介組織的參與,因此,需要向中介組織及時提供預算的基礎信息和數據,并將績效評價結果定期向社會發布,接受社會監督,這就迫切要求政府加快實現預算信息的全面公開。
作者簡介:李曉英(1979.07- ),女,籍貫:湖北省南漳縣,吉林省財政科研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向:財政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