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梅
李巧玲,中共黨員,孫吳縣第二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在30年的教育生涯中,她用青春和激情譜寫了“學厚為師,德高為范”的動人頌歌,用責任和大愛書寫了“大膽創(chuàng)新,嚴謹治學”的教育華章,贏得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
一、勇于擔當,扎實做事
1984年她畢業(yè)于黑河師范學校,同年在孫吳一中擔任物理教師。她所任教的班級在每年全縣的中考測評中平均分、及格率等均居全縣之首。2004年8月,她被組織任命為孫吳縣第二小學校長。上任之初,她面對的是一個有著25萬元外債、教學環(huán)境惡劣的爛攤子。在資金緊缺的情況下,為了平整操場,她把學區(qū)內(nèi)的單位跑了個遍,用誠心打動她接觸到的每一個人,有的單位出了車輛,有的單位提供了沙石……終于建成一個平整寬敞的操場。隨后幾年,在她的積極努力下,學校增建了5400平方米的綜合教學樓,實現(xiàn)了“班班通”多媒體教學,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國學文化,創(chuàng)建了全縣唯一的校園冰場。學校相繼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集體、黨建工作先進典型等百余項榮譽,成為孫吳縣的窗口學校。
2013年9月,組織任命她擔任孫吳縣第二中學校長。這時七十多歲的父母心疼她多病的身體,又怕要強的她因難以抉擇而糾結痛苦;愛人說,你已經(jīng)做了五次手術,還想再操心添病嗎?朋友說,你已五十多歲了,事業(yè)也算到了巔峰,可別接這個爛攤子??墒敲鎸︻I導的信任、百姓的期待,她義無反顧地奔赴新的工作崗位。走進學校,聽到的是生源嚴重外流的信息,看到的是百廢待興的校園。她通過與教師、學生、家長談心了解情況,分層召開動員會統(tǒng)一思想,確立引領學校發(fā)展的辦學理念,學校工作很快步入正軌。
領導學校,首先是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無論做教師還是當校長,她始終沒有改變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閱讀教育教學方面的論著,且經(jīng)常與教師和家長們分享。到第二中學后她組織召開了第一次全校家長會,會后一位家長給她的短信中這樣寫道:“這是我參加的最有水平的一次家長會。本打算近期也把孩子轉(zhuǎn)走,現(xiàn)在看來沒這個必要了,我相信二中!”這是家長給予二中的最高褒獎,也是給予她的最好激勵。
為了進一步推動學校發(fā)展,她抓住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有利契機,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了“一個黨員一面旗”主題活動,依據(jù)黨員崗位特點和自身優(yōu)勢,設定責任區(qū)和活動主題,如承包班年級、幫教學困生、救助貧困生等,還鼓勵黨員和青年教師堅定信念、勇挑重擔,努力成為學校的骨干力量。
如今,學校的各項活動開展得及時、迅速、高效,校領導層的組織能力、領導水平以及為廣大師生服務的意識都有較大的改變和提高。起初大家對她的嚴厲并不理解,她就從改變大家的觀念入手,訂閱有關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的書刊,和大家一起閱讀、一起學習。對于教師的工作計劃和總結,她堅持做到必看、必批、必指導。一年下來,教師們親眼目睹了她的真情付出,感受到學校的發(fā)展變化和自身業(yè)務能力的提升,也認識到嚴格要求能歷練出一支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能改變一所學校的命運。
當看到多名外轉(zhuǎn)優(yōu)生又重新回到二中時,二中人振奮了,大家堅信“一年見起色、三年成特色、五年創(chuàng)品牌”的美好愿景一定會實現(xiàn)。
二、率先垂范,大膽實踐
李巧玲常對教師們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恰當?shù)姆椒ā!眲偟蕉袝r,有個別老教師找到她,提出不想任課的種種理由,她覺得自己必須率先垂范親自上課。身為校長盡管公務繁忙,她仍然堅持擔任一個班的物理教學工作。她帶領教師大膽進行教學改革,積極構建高效課堂,并將自己所教班級作為改革試點,敢于亮丑,請其他教師聽課、評課、改課。通過嘗試,她所教班級學生在能力培養(yǎng)、目標達成等方面均居年組前列。教師們信服了,紛紛投入到課堂教學改革之中,聽課、評課、研究課堂、關注學生,而那些心存職業(yè)倦怠感的老教師也變得年輕起來,再也舍不得放下自己所任的課。
打鐵需趁熱,李巧玲提出要通過專業(yè)引領、同伴合作、自我反思等途徑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組織開展了明星教師、骨干教師等評比活動,并圍繞課件制作、課題研究等幾大模塊開展教師業(yè)務能力過關活動,真正實現(xiàn)了科研興師、興校、興教。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學校的教學改革收到喜人成果,英語教研組的高效課堂研究得到省教研院的高度評價,并作為學習的典范給予表彰;學校的“問題式快樂課堂”教學模式也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被評為黑河市“高效課堂先進?!?。
為滿足青少年的個性發(fā)展需要,李巧玲來到二中后很快組建了根雕、攝影等19個陽光社團,建立了“心語小屋”“藝博園”等特色鮮明的活動室,開展了“十星青少年”評比等活動,還號召成立了黑河市第一個郭明義愛心分隊,把師生捐助的善款作為校內(nèi)家庭困難學生的救助基金。我校的“美好時光”足球社團代表黑河市參加了黑龍江省少年足球比賽并取得佳績。中俄青少年主題夏令營活動也在我校成功舉辦,得到了中外嘉賓的贊賞。
為了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她提出打造向善教育、培養(yǎng)善秀少年的辦學理念,并在短時間內(nèi)形成特色鮮明的門廳文化、圍墻文化、園林文化、樓層文化、班級文化等,為了改善辦學條件,她爭取資金300多萬元,將校園建設成美麗的大花園。
三、心系師生,真情服務
李巧玲心系師生,把自己當作師生的朋友、家長,成立了“師生加油站”,開展“三訪”“三幫”“三助”等活動。我校的張老師家境貧困,其妻子患重病,兒子上大學,面對生活的壓力他情緒低落至極點。為此,李巧玲找到社區(qū)為張老師的愛人辦理了“五七工”,號召職工為他捐款,自己也每年拿出1000元錢幫助他兒子上大學,還向縣工會提出申請,使他得到“勵耕工程”的救助。張老師感動地流淚了,他說:“我一定加倍努力工作,回報政府和校領導給予我的這份厚愛?!逼渌麑W校學生有困難時,李巧玲也及時伸出援助之手。三小學生閆紅玉由于脊椎彎曲需要進行多次手術,她家里實在無力承擔昂貴的醫(yī)藥費,李巧玲得知此事后積極組織師生捐款,奉獻愛心。
作為一校之長,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教師使對其勤勉工作的最大肯定,也是學校實現(xiàn)凝心聚力發(fā)展的一大法寶。李巧玲不會因為某些教師評定職稱需要而無原則地熱捧他們,也不會因為某些教師默默工作、不善言辭而忽視他們。她把每一個教師都置于適合自己的位置上,讓他們發(fā)揮自身的特長,快樂地工作。對于教師的想法,只要合情合理,她都大力支持。她一直堅定地認為,不能讓有想法、有干勁的人空懷理想而無處施展,不能讓真正干工作的人心寒。
作為校長,既要做思想的巨人,又要做行動的巨人。學校南北樓間距近300米,為了到兩個樓中的班級聽評課,也為了便于與在兩個樓辦公的校領導交換意見、研究工作,李巧玲幾乎每天都奔波在各辦公室和教室之間。大家心疼地對她說:“好像我們是校長,你是一個助手,到處匯報工作,你這樣當校長太累了?!笨衫钋闪嵘钪?,她是校長,只有勤奮踏實地工作,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引領大家一路前行,教師們才有行動的方向,才有勇于創(chuàng)新的動力。她時常對教師們說:“我們多付出一些,就能使孩子們擁有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他們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發(fā)展。”可別人哪里知道,每天下班后到家的她總是身心俱疲地癱坐在沙發(fā)上。
李巧玲憑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曾先后榮獲全國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省勞動模范等多項殊榮;當選為黑龍江省第十次和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參加了中央“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九十周年表彰大會”,并在中南海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作為一名基層教育人,李巧玲說,她只是做了分內(nèi)應該做的一些事情,距黨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的距離,能獲得這么高的榮譽是她從來都沒有想過的,這些榮譽應該屬于所有和她一樣默默無聞、甘為人梯的教師們,屬于所有為教育事業(yè)鞠躬盡瘁的奉獻者們。面對鮮花和掌聲,李巧玲想到的仍然是她的團隊,這是何等的胸懷和崇高的品質(zhì)??!也正是這種胸懷和品質(zhì)讓二中人信服,并引領著二中人乘風破浪,一路前行。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