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君
新課程改革以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能力已經成為每個學科的重要教學目標。小學英語教學對于小學生英語基礎的夯實、學生英語學習觀念的建立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圍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問題展開研究,希望找到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途徑。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從閱讀教學目前的狀況來看,尚存在一些問題,如英語教師對閱讀教學重視不夠、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落后、小學生英語閱讀積極性不高等,極大地影響了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建立以及學習能力的提高。
(一)英語教師對閱讀教學重視不夠
許多教師認為,小學生剛剛接觸英語,對于他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英語的發音,背誦更多的英語單詞,卻沒有意識到閱讀教學對小學生英語能力形成與發展的重要性,導致英語閱讀教學的功利性較強。大多數教師會選擇考試的閱讀題型組織學生學習,不重視學生閱讀思維的建立,或將大量的課堂時間花在詞匯與語法的講解上,沒有給小學生英語閱讀的機會與時間,影響了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
(二)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落后
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影響著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在社會競爭不斷激烈的今天,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更加迫切,學校和家長都希望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種以成績衡量教學效果的方法,極大地影響了教學模式的科學性。在閱讀教學中,許多教師要對閱讀學習內容進行分解,將一個完整的英語文章分解成段落,將段落分解成句子,在句子中分析語法,再將句子分解成單詞,讓學生在閱讀中找生詞、查詞義、背單詞。傳統的教學模式影響了小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使得教師代替小學生成為閱讀學習的主人,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小學生英語閱讀積極性不高
小學生從三年級開始接觸英語,在英語學習的起步階段,許多小學生認為英語學習的難度較大。面對單詞,小學生感到迷茫;面對句子,不能理解;面對多個句子組成的英語文章,他們提不起閱讀的興趣,很難融入到文章中去。加上小學英語課堂氛圍的死板,師生缺少有效的課堂互動,小學生的積極情感得不到調動,極大地影響了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形成。
二、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
重視閱讀教學,培養閱讀能力,才能讓小學生通過閱讀行為去獲取英語知識。開發英語閱讀教學的創新性方法,注重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能滿足學生的成長需要。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方法有很多,具體如下:
(一)加強英語閱讀環境的創設
環境對于學生的學習心理以及學習效率有著直接的影響。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就必須為他們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一是家長要從小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常就自己的讀書心得與感受與孩子進行溝通,有利于孩子閱讀興趣的提高。在家長的有效引導下,小學生可以自然而然地閱讀。同時,家長要給予孩子一些閱讀方法上的引導,不同年齡段的小學生會有不同的閱讀興趣,給孩子們選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書籍,會激發他們的閱讀學習興趣。二是學校可以幫助學生訂閱一些少兒畫報或者故事書,讓學生在閱讀資料的引導下,融入閱讀的氛圍中。三是在班級里,教師要用心觀察學生的閱讀喜好,給小學生推薦一些值得閱讀的文學作品。每個班級都可以建立一個小小讀書角,讓小學生將自己覺得好看的英文書籍拿到讀書角里來與大家分享,促進良好的閱讀氛圍的形成。
(二)加強英語閱讀方法的指導
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有利于提高閱讀效率。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利用閱讀教學向小學生傳授英語知識,更要傳授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首先,要讓小學生掌握精讀的閱讀方法。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積累,對文章中的生詞以及精典句子進行積累,建立個人英語閱讀詞匯庫。其次,教師要向學生介紹泛讀的閱讀方法。不需要每篇閱讀文章都一字一句地去斟酌,只要從閱讀文章中獲得了自己需要的信息,就是一次有效的閱讀。特別是在閱讀有關科普知識以及逸聞趣事的文章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泛讀,促進小學生英語閱讀思維的擴展。除此之外,教師要引導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做好閱讀積累,并對積累的內容進行反復閱讀。
(三)激發英語閱讀興趣
激發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將他們引入到英語閱讀世界中來,需要教師采用一些巧妙的方法。首先,教師可以利用每節英語課前五分鐘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其體會到閱讀給自己帶來的喜悅,提高閱讀興趣。其次,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一些閱讀相關的比賽活動,如演講比賽,或者以某個文學作品為劇本的英語話劇表演比賽等。豐富的活動,會讓小學生對英語閱讀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
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于小學生英語學習方法的掌握有著積極的意義。利用閱讀教學讓小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與書籍做朋友,能讓學生體味學習的快樂,在快樂中成長。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