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建
摘 要 針對當前教學范式的弊端,開展以建構主義知識觀來探索財經類院校課程教學范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根據構建主義知識觀,提出了教學目標以掌握知識轉變為能力培養,教學內容以科學研究相結合的動態模式,教學方法將傳授知識轉化為科學互動探究,教學評價由結果導向轉為過程評價的觀點。
關鍵詞 教學范式 改革 建構主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8.006
Financial College Teaching Paradigm Reform
TAN Jian
(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04)
Abstract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paradigm, to carry out Constructivism Knowledge View to explore Teaching Paradigm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form cours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ccording to construct theory of knowledge, teaching objective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master the knowledge into ability, scientific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o dynamic mode, teaching methods will impart knowledge into interactive scientific inquiry, teaching evaluation process oriented to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view.
Key words teaching paradigm;reform; constructivism
0 引言
高校是通過傳授科學知識與培養學生能力達到培養適應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的前沿陣地,高校教學在這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知識觀是科學教學的認識論基礎。在21世紀,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教師需要更新知識觀,探索新的教學范式,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與思考精神,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財經類高校更是如此,不僅需要提高學生的扎實理論與傳授實用技術,還注重科研及其與經濟發展直接發生的聯系,因此隨著社會發展轉變財經類高校教師的教學理念是必經之路。
近些年來,多數財經類高等院校的課程教學范式基本上還在采用比較傳統的“知識本位”觀念,其教學模式仍然是“灌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主要弊端在于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由于缺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機會,忽視了學生的思考能力、自學能力及應用能力培養,課程教學效果沒有得到很好發揮。另外,由于財經類院校是專業類院校,學校采用更加細分化的專業教學,從而使得學生的知識面更加狹窄。為了提高財經類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轉變財經類院校傳統的教學范式,改革教學范式勢在必然。
1 教學范式改革基本思想
教學范式是指人們對教育領域教學這一特殊現象和復雜活動的最基本的理解或基本看法,即人們對教學所作的最基本的界定或基本的解釋。從當代西方教學范式研究的主要成果來看,藝術范式、科學范式、系統范式、能技范式和反思范式為課程教學提供了不同的視角與指導,且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關注,并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但是,無論采用何種范式教學,教學的復雜性在國內外已得到普遍的公認。有科學研究表明,人們對客觀事物及社會現象的認知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進的過程,是一個緩慢而又曲折的過程,而教學本身隨著社會發展與環境的變化也在不斷地發展與變化,這就要求對教學不斷地進行探索。因此,對于這種復雜社會現象和實踐活動的教學而言,很難用某種單一的觀點來從其本質上對其全方位地解釋與把握。
根據教學與知識的特性,相比其他教學范式或者客觀主義,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范式改革更加適合。建構主義認為,科學知識的獲得是科學家根據已有的理論來建構新的科學知識,它強調科學知識是暫時性的、主觀的、建構性的,并逐步修正或者推翻。基于以上財經類高校課程特征、知識特征及教學的復雜性,在建構主義的基礎上探索財經類高校教學范式改革顯得猶為重要。
2 財經類教學范式改革路徑
(1)教學目標以掌握知識轉變為能力培養。根據構建主義理論,知識具有暫時性,而科學教學是知識逐步建構的過程,故通過教學來讓學生理解與掌握科學知識探究方法來不斷提高科學素養,并通過這個過程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及創新能力,而這才是教學目標的基本價值所在。這就要求財經類院校在教學時,不是以掌握科學知識為主要目標,而應重在過程教學,通過教師引導讓學生理解掌握財經類相關知識的邏輯與聯系,并結合現實經濟狀況進行分析,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2)教學內容以科學研究相結合的動態模式。傳統的教學觀念,總是把課本內容看作是系列知識與技能的集合體,這種集合體往往使得學生所學知識單一,難以使學生形成對其生活世界的完整認識,而且這類確定的知識體系也阻礙了學生的批判精神與創造性的提高。根據構建主義理論,科學知識內容是動態生成的,教學課程內容是師生共同參與生成新知的過程。財經類高校的學生不僅要掌握經濟學與管理學的基本原理,更要求結合中國實際,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探究這些理論在中國是如何演進、變化與發生作用的。這就要求教師通過教學與科研的有機結合,注重培養學生對于課程知識點的汲取與獨立思考能力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3)教學方法將講授知識轉化為科學互動探究。與傳統的被動接受“灌輸”式教學方法不同,構建主義強調教師教學應該通過設立相應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地建構知識。一方面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多向交流,并提供與當前社會密切相關的問題來創設學習情境,通過相互討論來完成學生的知識建構,這類情境創設要求教師能夠圍繞案例和真實項目,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社會實踐,結合多媒體和實地考察的形式來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建構。另一方面需要財經類高校能積極增強校企合作力度,共建學生實驗、實習和實踐基地,把實踐教學貫穿于經濟管理類的課程,在幫助學習完成知識建構的同時也使學生將其掌握知識轉化為實際經濟管理的技能。
(4)教學評價由結果導向轉為過程評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轉變,也要求相應的教學評價由結果導向轉化為過程導向。傳統的教學評價住住只注重目標取向評價,且采用絕對統一的尺度去衡量所有學生的學習水平。但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因此,教學評價要能滿足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而不僅僅是對學習的結果評價,故在教學評價中應采用過程性評價。這就要求教學評價是多元的,同時也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一個過程。通過評價互動,教師不僅能更好地根據學生特征來進行教學,而且還能通過這種互動來改進和優化教學策略,從而促進學生高效地進行自主科學知識的探究。
(5)教學質量評價由單一評價轉為多維任務評價。教師在教學范式改革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以上教學范式改革的四個方面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學范式改革也要求對教師的教學質量的評價進行改革。一般而言,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對教學具有導向性,因此,教學范式改革的轉變也應體現在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標準上。例如在教學方法上,可將“運用項目導向、案例教學進行教學,能實現教、學、用”作為評價標準。在教學效果上,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積極參與互動,能掌握知識并能提出新的問題”作為評價標準。總之,根據構建主義知識觀的理論,根據教學目標、內容、方法來設計科學、合理、可操作性的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標準,是保證教學范式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
3 總結
財經類院校課程教學作為大學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高等院校培養人才的主要途徑和重要環節,承載著高校人才培養的主要任務。為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推動課程教學范式深刻徹底的轉變,已成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必須突破的瓶頸。基于建構主義知識觀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四個方面對教學范式改革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可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有效地學習。
參考文獻
[1] 張曉宏.高校研究型教學范式之探究——啟發式教學[J].教育探索,2007(3):63-64.
[2] 田華銀.基于批判性思維理念的高校課程教學范式改革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3.12:118-120.
[3] 陳曉端.當代教學范式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3(5):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