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和朝魯
摘 要:近幾十年來,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空前發展,同時隨著人類對疾病認識的不斷深入以及對健康理念的更新,對醫療機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醫療機構以單一的公立醫院為主,公立醫院作為我國醫療市場的主體應該發揮它獨特的社會功能, 外國資本和社會資本競相角逐于醫療行業,在加劇醫療行業競爭熱度的同時,也促使我國形成多元化的醫療機構行業格局。中國需要確立適應時代發展的醫院發展方向,建立適合國情的新型醫療衛生保障體系。本文就公立醫院經濟運行現狀分析與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探討。
關鍵詞:公立醫院;經濟運行;現狀;發展;分析
1 公立醫院經濟運行現狀分析
(一)公益性逐漸喪失
我國公立醫院是非盈利性醫院,不以盈利為目的,對病人或特定人群進行治病防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社會主義衛生事業單位,是政府實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會公益事業,承擔著扶貧醫療、社區衛生、醫療應急救援等大量社會公益性工作。但公立醫院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在整個社會市場經濟環境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包括醫療耗材、儀器設備的采購、人員經費的支付等醫院經營的很多方面都要按市場經濟的規律辦事,公立醫院的社會滿意度均未得到政府、醫院職工和患者的認可。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對醫院補償不到位,迫使醫院必須靠自身創收來維持生存和發展,追求經濟效益而弱化了社會效益,加之醫院自身運行機制的不完善,必然導致了誘導需求、“以藥養醫”的現象,公立醫院在堅持公益性中艱難前行。
(二)執行人員素質不高,制度更新滯后
控制系統的運行需要人來實現,因而執行人員職業綜合素質的高低,都會影響其執行效果。就目前公立醫院的情況來看,一方面,由于機構冗余,人員眾多,員工中普遍存在工作缺乏主動性,思想缺乏責任性的消極特點,另一方面,由于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但是內部控制的相關制度沒有適時做出適時的補充和調整,更新滯后。
(三)公立醫院的發展往往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
由于我國體制的原因,對醫院發展過程中的許多問題都沒有統一規定,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也不規范,從而使各個相關部門有可能以各種方式來干涉醫院的正常運行,從而使公立醫院的“婆婆太多”,這極大地影響了公立醫院的發展戰略。而營利性醫院只要向董事會或出資方負責即可,因此其在市場中的生存能力往往高于公立醫院。
2 公立醫院經濟運行的未來發展分析
(一)改善人力資源管理,提高整體素質
完善的控制制度,只是為醫院內部控制工作的全面開展提供了基本條件,制度執行的效果還是依賴于各執行部門及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一是要嚴把用人關,確保重要崗位人員的素質要求;二是多層次、全方位地加強各類人員的崗位培訓,切實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和政治素質;三是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培養醫院員工愛崗敬業精神,形成自檢自律的工作態度;四是對部分重要崗位實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轉換制度,以便達到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的目的。只有確立全過程全員的控制意識,使每個職工都能自覺地按照制度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才能有效保障醫院的制度得到切實的貫徹。
(二)衛生投資體制改革
解決群眾關注的衛生問題,是各級政府的責任,逐步形成國家公共財政、股份制經濟、民間資本等多元化資本投向醫療機構的局面。對改革過程中,具體事例要具體分析,醫療行業和衛生隊伍中出現的問題,是衛生系統自己的問題,衛生部門要負責解決。在法制的軌道內的各種投資資本,采用靈活、有序的經營模式,以期共同為全社會提供不同層次、不同種類的健康服務產品,共同完善基本醫療服務與個性化特需衛生服務的醫療架構,最終共同完成保障國民身體健康,提高國民生命質量的重大而艱巨的任務。
(三)要加快建立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歸根結底是要選擇什么樣的社會福利模式,需要一個整體的戰略,建立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是醫療衛生改革能否得到人民群眾認可的關鍵。首先,社會醫療保障制度結合實際情況,認真制定規范和人性化的制度,建議進一步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受益面和合作醫療基金的支付范圍,鞏固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穩步提高報銷比例和受益面,構建長期穩定發展的新型醫療救助體系,不斷提高困難群眾的醫療衛生保障。另外,我國企業職工社保政策規定:職工必須買足15年社保才能享受退休養老待遇,且目前全國范圍內還未能隨個人的就業流動而自由互轉。
如果參保者一生轉幾個城市就業,在每個城市的繳費年限都不超過15年,其在退休后就不能享受社會職工養老待遇,其在就業過程中的社保統籌就只能為就業地區的政府作無償貢獻了。因此,調整現有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政策,逐步取消外出務工農民回到原籍后,必須再就業才能接續原有養老保險關系的規定。新農保繳費的檔次要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檔次逐步掛鉤,按照當地上年度省平均工資一定比例繳費,同比例享受待遇,間接清除新農保和企業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的障礙。建議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建立養老保險隨人全國互轉機制,切實保護參保者的利益,尊重農民工自由選擇養老方式,勞動社保部門不要因為其是企業職工就要強制其參加企業職工社保,而地方鄉鎮政府也不能因為其是農民而強制要求其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
(四)反饋修正原則
目前,公立醫院戰略規劃的時間跨度一般在5年以上,醫院戰略規劃的實施通常包括一系列中短期行動計劃(或階段計劃),使醫院戰略在行動上具體化和可操作化。但是在實施醫院戰略的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外部環境和內部情況都很有可能發生變化,比如現在,我國的公立醫院就面臨著新醫改逐步實施的境況,針對新醫改的出臺醫院應該怎樣調整自己的發展戰略,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使自己的醫院能夠快速、穩定的發展,這個時候,只有對戰略部署進行必要的跟蹤反饋、適當地進行調整才能夠使醫院的發展長期、穩定。
3 結束語
公立醫院全方位的運用經濟手段、行政手段、才能多渠道地建立健全醫院內部控制制度,才能更好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最終增強醫院的市場競爭力,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文秀;侯慶春;劉群;董雪;陳力;屠彥;溫今中;王建琪;王琳;程津新;杜智;艾克林;大型公立醫院發展方向與建設規模關系研究[A];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第七批招標課題研究報告專集[C];2007年
[2]周瑞;金昌曉;于燕;杜圣普;翟輝輝;鄧嘉;關于醫院成本核算幾種不同理念的思考[J];中國醫院管理;2010年03期
[3]焦雅輝;孫楊;張佳慧;方鵬騫;;基于PEST模型的非營利性醫院籌資宏觀環境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0年03期
[4]孫楊;方鵬騫;張佳慧;不同地區醫院與其他公共服務領域融資模式借鑒與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