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瑩


【摘 要】立足于廣西組織開展的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的實際情況,提出專業課程設置必須與職業資格考試相對接的觀點,在原有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基礎上進行探索和革新,系統性設計符合“課證融通”理念、具有地域特色的專業課程框架。
【關鍵詞】課證融通 旅游管理 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8C-0060-02
當前,各高職高專院校紛紛推行“雙證書”制度,但只有在高職院校的教學和管理相適應的前提下,將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標準與建設以能力為核心的專業課程設置相對接,才能促進專業發展,幫助學生順利就業,進而促進高職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本文以北海職業學院為例,分析當前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與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對接過程當中的不足,探索“課證融通”目標中專業課程設置的有效路徑。
一、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與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要求現狀
(一)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一般來說,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為:培養熟悉旅游市場,具備旅游管理理論和操作技能,有較強的涉外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在旅行社、旅游景區等企業從事管理和服務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通過在校三年的學習和實踐,學生必須具備以下知識、能力與素質:掌握旅游職業道德規范和禮貌禮儀基本知識;熟悉旅行社內勤、外聯、文秘、票務等業務;具有豐富知識,熟悉歷史、地理、古建筑、園林、文學、文化、民族、民俗、宗教、餐飲、特產、景點、禮儀、審美等方面知識;具有在旅行社內組織服務接待、處理接待中出現問題的能力,掌握獨立從事旅行團的接待服務的工作技能,取得導游職業資格證書;具有較熟練的涉外接待英語會話能力,取得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證書;具有較好的口頭表達能力,普通話、廣州話發音準確,語言清晰流暢,講解貼切生動;了解國內外酒店的現狀、發展趨勢和有關方針、政策、法規。同時,很多高職院校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畢業資格有“雙證書”要求,為使學生實習和畢業能更適應行業要求,提升就業競爭力,要求學生畢業除獲得畢業證書以外,還獲得英語應用能力B級證書、計算機一級證書、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證書、普通話等級證書、導游證、茶藝師和人力資源師資格等,而這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證書。
(二)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要求。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分為筆試和口試兩部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進行。以廣西為例,考試一般安排在每年的11月底或12月初進行,筆試由導游基礎知識、導游業務知識、旅游政策法規與職業道德以及導游漢語言文學知識四門課程內容組成,分為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三種題型,自2013年起以機試的方式進行考核;口試則依托參考教材《現場導游考試指南》,由自我介紹、導游詞講解、回答問題三部分組成,按照當前廣西的導游資格考試每年僅進行一次的情況,高職院校一般安排相關專業考生在第二學年上學期參加考試。
二、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原有課程設置及其存在的不足
以北海職業學院為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原課程設置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原課程設置安排
類別 序號 課程名稱 教學時數 學期周數及周課時數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公共課程 1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56 4
2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64 12
3 國防教育 20 1 1 1 1 1
4 國家安全教育 20 1 1 1 1 1
5 形勢與政策 28 1 1 1 1 1
6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 46 2 2
7 大學英語 144 4 4
8 計算機應用基礎 72 4
9 大學語文 26 2
10 體育 62 2 2
11 健康教育 26 2
專業課程 1 旅游服務基礎技術 52 4
2 旅游會計 52 4
3 客源國概況 52 4
4 普通話口才訓練 26 2
5 職業形象與禮儀 36 2
6 旅游市場營銷實務 72 4
7 導游才藝技能 72 4
8 茶藝服務技術 72 4
9 導游基礎知識 76 4
10 廣西導游 76 4
11 導游實務 76 4
12 旅游法規 76 4
13 旅游英語 76 4
14 越南語 40 4
15 旅游電子商務 40 4
16 旅游人力資源管理 40 4
17 景區開發與管理 40 4
18 旅行社經營與管理 40 4
19 旅游會展策劃與服務 4
實踐課程 1 軍訓、入學教育 60 2周
2 專業實訓 90 1周 1周 1周
3 畢業設計(論文) 240 8周
4 畢業實習 840 12周 16周
公選 1 公共選修課程 32 4
專業選修 1 粵語訓練 76
2 基礎越南語 40
3 導游團隊管理技術 40
4 酒水與酒吧管理技術
從表1可見,原有的課程設置遵循“學科本位”的原則,課程設置不盡合理,與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的需求并不適應,有一些應該安排的課程沒有安排,如考證當中的導游漢語言文學知識課程并沒有安排,有些課程則沒有經過科學壓縮。學生考取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證書的時間為第三學期,而該課程設置中與考證相關的導游基礎知識、廣西導游、導游實務、旅游法規四門課程一直安排至期末,沒有為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書預留必備的訓練和準備周期,導致課程與職業、就業聯系不緊密,極大地影響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的通過率,進而影響學生的實習和就業。
三、基于“課證融通”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重新設置
專業人才的培養功能必須通過課程才能實現,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基礎和落腳點,是專業的基本結構單元,更是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知識儲備、能力和素質得以提升的有效載體,直接影響著專業的建設和發展。職業教育的職業性決定了其課程設置必須以行業(崗位)需求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中心,服務于行業和產業的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在“雙證書”要求的背景之下,應將專業課程設置與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相結合,依據“課證融通”理念,在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融入職業資格考證,將職業資格考證與人才培養方案深度融合。北海職業學院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正是在“課證融通”的基礎上圍繞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要求進行課程重構,在課程的開發過程中結合學生的考證要求,擯棄不適宜的開發形式,引入行業專家參與,跳出學科體系藩籬,開發出滿足行業(崗位)需求的、新穎的、本地化的課程體系,整合職業資格考試科目,嚴格把關課程設置,按照考試的能力要求和時間安排重新組合打造課程,力圖強化專業課程設置與職業資格考證之間的對接,實現兩者在教學內容、教學進度等方面的一致。調整后的專業課程設置如表2所示。
表2 調整后的專業課程設置
類別 序號 課程名稱 教學
時數 學期周數及周課時數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公共
課程 1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56 4
2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64 12
3 國防教育 20 1 1 1 1 1
4 國家安全教育 20 1 1 1 1 1
5 形勢與政策 28 1 1 1 1 1
6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 46 2 2
7 大學英語 144 4 4
8 計算機應用基礎 72 4
9 體育 62 2 2
10 健康教育 26 2
專業
課程 1 旅游服務基礎技術 52 4
2 旅游會計 52 4
3 客源國概況 52 4
4 普通話口才訓練 26 2
5 職業形象與禮儀 36 2
6 旅游市場營銷實務 72 4
7 導游才藝技能 72 4
8 茶藝服務技術 72 4
9 導游基礎知識 76 4
10 導游漢語言文學知識 7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