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樂
河北省元氏縣第六中學
中學古詩教學的賞析方法
劉偉樂
河北省元氏縣第六中學
古典詩詞文字簡約,蘊含豐富。面對著如此優秀的文化財產,究竟該如何去賞析研讀呢?我經過中學語文教學實踐的摸索、研究,在品味新課標教學理念的基礎之上,對于中學語文的詩歌教學有了一些個人的見解。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比較注重教師的講解分析、細嚼后的強行灌輸,此種做法不利于增加學生的知識積淀,訓練學生的鑒賞能力,更不利于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面對傳統教學,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態度,再溶于新課標主動探究等理念,以期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他們綜合能力,故在詩歌教學中體會到以下幾種方法:
寫作講究鍛字煉詞,作者將其萬千心緒凝于詩詞等作品中。抓住關鍵字、詞、句賞析詩詞,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當時迸現的情感,體會煉詞煉字之妙境。師生在研讀過程中,適當滲透“以詩解詩”的方法,學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鍛字、煉詞、用句等寫作能力,更能縱橫聯系,加強古詩之間的相互理解。師可示范以其法賞詩:如宋祁的《玉樓春·春景》中一句:“紅杏枝頭春意鬧”。其中一“鬧”字使得境界全出,此字不禁讓人浮想聯翩:春日里,萬紫千紅,青山朗潤、幽泉清洌、春泥潤澤、紅杏滿園……詩人以獨特的視角——枝頭上春意盎然,展現一派春日勃勃生機的景象。這“鬧”可能是杏花爭春之喧鬧,可能是散著芬芳的紅杏同嫩枝綠葉、春風春雨的暢談,亦有可能是紅杏枝頭那勤勞的蜜蜂與翩翩起舞的彩蝶在采蜜爭春,時有鳥鳴其間……,有聲有色,有動有靜,令人萬千遐思,百般回味,一字竟能演繹出一幕生意盎然且色彩綺麗之觀。思緒隨之飄蕩,竟思起詩圣杜甫那繪春夜之細雨的名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之幽靜、輕柔境界了,還有蘇東坡那為惠崇僧人之畫而題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敝≡?,讀罷此處,一幅清新、淳樸之畫展卷于前。言至此,可我思緒卻一發而不可收拾,上溯至《詩經》,下沿至當今文壇,萬千以“春”為話題之作全都奔流開來,老師就于此處戛然而止,希望大家能在體會老師賞析示范后,能借此法或以更新的見解和想法去賞析其它的詩詞。當學生聽至此處時,陶醉其間,被古人鍛字煉句的功夫所深深折服,這以詩解詩的方法更是讓其耳目一新,分成小組各抒己見,高談闊論來試著體會、品味、解析其它優秀詩詞了。
意象就是出現在作品中的主觀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個體形式存在,多個個體聯接起來的整體,便是我們常說的意境。閱讀時應首先抓住意象即物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作整體理解,體會意境。意象大致分類及含義:景觀類:月、流水、斜陽、風、煙、霜等等。植物類:楊柳、落花、松、菊、梅、竹、蓮、梧桐等等。動物類:鴉、子規、猿、鴻雁、鯉魚、青鳥、鴛鴦等。行為類:登樓、憑欄、吹笛、吹簫、吹蘆管、吹笙、搗砧、飲酒等。其意象具體含義:景觀類:如月(明月,殘月、新月)多表達離愁別苦,渲染悲寂氛圍。如:《送別》一句:“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行為類:憑欄,多為思戀他人、發瀉心中憂悶之意。如,宋代蔡伸《歸園樂》中言“獨自倚朱闌,波面雙雙彩鴛戲?!笔惆l其對人思戀之情。吹奏笛、笙、簫等,多暗含離別之苦、想思之情和內心孤獨之境。如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崩畎住稇浨囟稹罚骸昂嵚曆?,秦娥夢斷秦樓月?!痹诹私庖庀蠹捌浯篌w含義(大體,但不是詩詩如此)后,學生形成一些認識,便能歸納出一些特征,把握意境,更加順暢賞析詩詞。
詩是語言的藝術,其善用含蓄、精練的語言表露詩人的感情。好的詩詞都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之特點,故要欣賞詩歌,必須發揮想象、聯想。讓學生在品讀詩歌、解析詩歌時將精練的詩歌,以詩般精美、流暢的語言,加以豐富的聯想、想象,以多變的形式,去書寫出一篇篇優美的文章。整體的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了分析、寫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并更能將詩歌理解的更加透徹。如:賞析宋代名臣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時,老師將鑒賞詩歌的任務放手給學生后,引導大家可以從獨特的視角以各種不同方法鑒賞此詩,稍加討論研究后,學生們各抒己見,或多或少都談出了自我獨特的感受。有些學生也采用了意境想象再現法,他們中有人以第一人稱角度寫道:“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淚水已從臉頰滑落,窗外鉛色的天空越發沉重了,天地昏暗一片,海上波濤如怒,浪頭一個個掀上船板,我心也正如此水呀!山河已碎,我又身陷囫圇,孤苦伶仃,被縛于此,零丁洋啊!零丁洋!你是否為我所生,憶少年豪氣沖天,有青云之志,常吟詠岳飛那“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雄豪之句,亦高唱辛棄疾那“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忠信之言,可現在……,哎,雙眼已又朦朧,我該何去何從呢?是啊,“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司馬遷說得多好啊,“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易安的這句又響徹耳邊,哈哈哈……,人生雖短,可我要將它變為永恒,“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學生聲音剛落,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不難看出,他的這種方法極有利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
古詩是筆寶貴的財富,它的礦藏永無止境。只要我們這些在語文教學上揮灑汗水的同仁們潛心探究,定會探索出一片古詩教學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