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瑞
中山坦洲明德學校
淺談拼音教學的方法
蘇 瑞
中山坦洲明德學校
漢語拼音是小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學會了拼音就為孩子們以后的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漢語拼音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因為拼音字母比較抽象、枯燥,對剛剛入學的兒童來說死記硬背效果并不理想,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得輕松,學得扎實,學得靈活。如何教孩子學好漢語拼音呢?下面我來談一談自己在工作中采用的幾種方法:
將教材的重、難點編成瑯瑯上口的兒歌或順口溜、口訣讓學生吟誦,這樣既突出了教學重點,又突破了教學難點,一年級小朋友很喜歡。
如“張大嘴巴aaa,攏圓嘴巴ooo,嘴巴扁扁eee。”
有些聲母的形比較相似,容易混淆,如“b—dp—q”等,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區別。也可以編順口溜,如“右下半圓bbb,左下半圓ddd,右上半圓ppp,左上半圓qqq,q下帶鉤ggg。”
聲母j、q、x與ü相拼,y與ü組成音節時,ü上兩點省寫規則,是拼音教學中的難點。可利用下面的口訣幫助記憶規則:“小ü碰見j、q、x,去掉兩點還讀ü”;“小ü碰見j、q、x,脫去帽子行個禮”;“小ü很驕傲,眼睛往上瞧,大y幫助它,摘掉驕傲帽”;“小ü見大y,去掉兩點還讀ü。”
讀兒歌、編順口溜或口訣,既可以幫助學生讀準字母的音,記憶字母的形,又突出了拼音教學的重點,解決了難點,還可以緩解小學生的疲勞,調節小學生的情緒,調動小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復韻母也是拼音教學的一個難點,很多學生掌握的不是很好,分不清,容易弄混淆,我們在教復韻母時借助圖,很形象,小朋友很容易就會讀,比如學an時就可以出示北京天安門的圖畫,知道“安”的讀音,就會很容易記住這個韻母的。但是,多個復韻母放在一起,或者組成音節時,小朋友就很容易弄混淆,比如“ui---iuei---ieao---ai…..”我一般都是讓學生看第一個字母是哪個單韻母,如前面是u,后面是i,先分開讀,再慢慢連起來加快讀,就能讀出ui的音,其它的幾個也是如此,這個方法可以讓小朋友很好的區分這幾個長得很像的復韻母。
一年級剛剛入學的孩子學習情況有很大差別,有的聲母、韻母在幼兒園都很熟了,有的教了幾天連a、o、e都分不清,這樣對我們的教學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那么既要讓那些聲母、韻母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孩子沉下心來認真的學,還要讓那些什么都不會的跟上,怎么辦呢?開學一個星期的接觸,幾乎已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孩子的接受能力情況,在每一節課上,我都是時刻關注著那些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尤其是聲母和韻母連起來變成音節了,有的小朋友就不會讀了,上課時,我不是看著書,而是看著每一個孩子,我的要求是每個孩子讀書時眼、口、手是一致的,我要隨時觀察到孩子的小手是否指對地方,看著他們的嘴巴發音是否正確。有的小朋友讀著讀著嘴巴和別人發一樣的音,但手指的就找不到地方了,這個時候,我會第一時間發現,走到跟前幫孩子找到地方,有些根本就指不對的,我都是站在他的跟前,我來指,和他一起讀,直到會指讀為止。有的時候我會讓兩個同桌用一本書,兩個小手同時指到一個地方,這樣學習較好的小朋友就可以帶著學習吃力的小朋友了。有時候我也會讓小朋友相互檢查,兩個小朋友用一本書,兩個小手都指著,一個讀,一個聽,不會讀的,同桌來教,這樣效果也不錯。
其實在拼音教學中還有很多好的方法,需要我們去探索,去琢磨,最重要的是需要我們老師去開發一種適合與學生,能使學生在趣味、童真、愉悅中活潑快樂的學習和運用,能夠讓孩子們體會到成功的樂趣,能把學習當成一種快樂,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