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友瓊
重慶市永川區萱花小學校
談小學語文教學多元評價的實施
蔡友瓊
重慶市永川區萱花小學校
小學語文教學評價要多元化,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也有學生的自我評價,還有教師的自我評價。在課堂評價中,要注重每個學生的獨特感受,以激勵為主,敏銳地捕捉其中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通過每一個教學環節的細微之處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和同學心誠意切、實事求是的評價,從而激勵學生積極思維,營造一種熱烈而又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方式;多元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又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在新理念的指導下,評價方式應多樣化,而不應是單一的。下面結合我在語文教學中的實際,談談自己的體會。
情緒、情感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的評價對學生情緒、情感的影響很大,因此,教師應用激情滿懷的話語激勵學生,即用簡短、恰當、贊揚性的語言給予評價,如“你的想法很有創意!”、“你讀得很有感情!”等等,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有一次,我引導學生朗讀《美麗的小路》這篇課文的一段后,給予了一個小女孩這樣的評價:“你讀得真棒!好像兔姑娘就站在我們面前,看到了又臟又臭的小路很驚訝很奇怪!”有了教師的引導和激勵,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大增,每個同學都積極地讀并能讀得聲情并茂,繪聲繪色。
機智風趣的評價語言,不僅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贊許,而且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如學完《烏鴉喝水》一文時,課文的學習伙伴問:“瓶子旁邊要是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么辦呢?”請小朋友給烏鴉想個好辦法。有同學這樣說“烏鴉可以采根粗的蔥來吸。”這位同學想得真好,但我沒有用平談如水的“好”字來對他進行“廉價的表揚”。而是驚喜地說:“這個辦法真妙!蔥中間是空的,是天然的吸管!你真是一只會動腦筋想辦法的聰明烏鴉。”同學們笑了,他也會心地笑了。這種根據特定內容隨機引發的機智風趣的評價,不僅對學生有很大的激勵作用,而且滲透了思想教育。這樣,對學生的評價也成為語文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由于年齡的關系,學生對自己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從而使他們無法完整、全面、公正地進行自我評價。因此,在自評的基礎上,應鼓勵學生相互評價。學生互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評價形式,它可以使課堂建立良好的生生互動關系,教師如果組織得好,必將是一筆豐富的教學資源。有人就認為,生生互動,能增強學生在集體中的安全感、信任感和歸屬感。我常常鼓勵同學之間互相評價,讓評價成為課堂組織的亮點。譬如組織“講故事比賽”、“口語交際”等,這時的課堂常常是情緒最高昂、氣氛最活躍的,發言同學各展才華,聽的同學各抒己見,能得到同學的真誠稱贊或認同或指正,不僅使評價成為目標,也成為學生不斷前進的動力,成為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機制。實踐證明,同學間的相互評價,能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對某個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這樣的評價才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關注了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愛護了每個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符合新《課標》積極提倡的評價理念。
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組成部分,是個人能力結構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自我評價能夠消除被評者本身的對立情緒和疑慮,調動他們參與評價的積極性。一個學生讀完《花籬笆》中一個片斷后,我引導說:“你自己覺得讀得怎么樣?”他靦腆地笑了一下,說:“讀得比較流利,只是聲音較小。”“能不能再試一次?”他又試讀了一遍,我又問:“你覺得這次讀得好嗎?”“比前一次要好,只是缺乏感情。”“老師,我能再試一次嗎?”這次,他讀得聲情并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學會自評有利于學生對自己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這也是最難以培養的一種能力。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但是,能對自己進行客觀的評價卻相對困難。一般,小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往往過低,這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
學生渴望同學之間的平等,也希望師生之間的平等。老師與學生互換角色,教師處在學生的地位上聽學生評價。學生在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快樂。他們一定會抓住機會,好好地表現一番。如我在讀《觀潮》這篇課文前,用征求的目光巡視了一下全班學生,誠懇地說:“你們對老師讀課文有什么建議和要求嗎?”學生們大膽地說道:“我希望老師的聲音響亮。”“老師讀的時候不要漏字……”我讀完后,學生紛紛舉起了小手:“老師讀得很好,很有感情。”也有學生提出:“老師在讀浪潮越來越近時沒有讀出那種磅礴的氣勢。”我對學生點點頭,微笑著說:“謝謝同學們,我再讀的時候一定注意。”接著,我又充滿感情和力量地讀了一遍,將那種磅礴的氣勢讀出來了,學生高興極了,因為老師真的聽從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和自己一起讀書、一起學習了!
[1]陳素芳,延遲評價讓學生亮出自我[J].小學語文教學,2007,12。
[2]韓秀麗,小學語文的課堂評價[J],科技咨詢導報,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