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全蓮
重慶市大足區龍崗第一小學
小學語文的朗讀訓練
唐全蓮
重慶市大足區龍崗第一小學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要“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我們也知道,古人把學習稱為“讀書”“念書”實在是抓住了學習語文的關鍵,只有熟讀才能精思。所以,在課堂上能夠書聲朗朗,是學好語文的關鍵。下面談談我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朗讀是其實就是學生、文本、作者的對話過程。這個對話的過程有時難免單調、枯燥,那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除了對話的內容之外,就是對話的形式了。這就要求老師采用多種朗讀形式來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
1.范讀。
范讀包括教師范讀和多媒體范讀,這兩種范讀的形式很好也很方便,老師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自由選擇。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聲情并茂地范讀能激發學生朗讀的需要,然后加以模仿,在模仿的過程中,他們會有意無意的按范讀的要求自我探索、自我糾正,最終接近或達到朗讀的要求。但是要注意,范讀只是一個引路而已,不能過多的運用。
2.比賽朗讀。
在比賽中朗讀能激發學生求勝的欲望。學生都喜歡參加比賽,并希望自己在比賽中獲勝。我就利用他們求勝的欲望舉行“朗讀之星”的評選活動,并發給“朗讀之星”證書。我一般都是采用兩種形式來評選的。在第一次比賽之前,我會提出朗讀的要求:吐詞清楚、聲音洪亮、有感情、大方,最好能配以適當的動作和表情。朗讀內容自己選。然后沒有朗讀的同學當評委打分,最后老師根據學生的打分綜合各種情況評選出本周“朗讀之星”。另一種方式就是在每堂課中進行朗讀比賽。在學生自由朗讀的基礎上,然后請愿讀的同學先讀,其他的同學來挑戰,挑戰時其他同學按照朗讀的要求打分,挑戰到最后分數最高的同學就是本節課的“朗讀之星”。
3.表演朗讀。
孩子們不僅好勝當然也好動,一堂課如果能讓他們“動”起來,而且是為朗讀而“動”,那么朗讀的效果是顯然的。這個“動”就是表演朗讀。表演朗讀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我們常用的分角色朗讀,這樣可以把文本中描述的情景展現出來,讓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另一種就是動作表演朗讀,就是讓學生邊朗讀邊做動作。小學語文課文中很多描寫動作的詞語,其實都可以讓學生做一做,這樣學生就會很容易理解文本的意思,使難懂的變得簡單了。
當然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應根據內容、學生實際的求知心理,適應地、輕松地、隨機地采取不同的形式。更應該長期堅持這樣,才能提高學生朗讀水平,語言素質。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那么在朗讀中為學生提供插圖或多媒體輔助,引導他們想象和聯想,使文中描寫的情景像電影畫面一樣一幕幕地從學生腦海中映過。這樣,學生對于作品思想內容的掌握就會更加深入,對于文章語言表達形式的領會就會更加深刻,就會從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尤其是朗讀詩歌和一些柔美的散文,學生通過聯想和想象,可以把文本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籠統的描述詳細化,把省略的情節明朗化。如教學《筍芽兒》一課時,教師可利用投影,讓學生想著去感受野花的嬌媚、田野的淡綠、筍芽兒的可愛、春雨的潤物細無聲……學生們從心靈上受到感染,讀時就特別入情入境,從讀書聲中找到了春天的氣息、春雨的力量、筍芽兒奮發向上的精神,從而培養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
教師必須根據課文類型的不同,對學生進行朗讀技巧和方法的指導和練習,尤其是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更不容忽視。假如從低年級就開始進行朗讀技巧和方法的指導,學生到中高年級達到有感情朗讀的要求是不成問題的。
1.朗讀技巧。
教師應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停頓、重讀、運用適當的語調、速度、和節奏。在訓練開始時,可以指導學生學會使用一些符號,如停頓(|)、重音(.)、升調(↗)、降調(↘)、平調(→)等,以輔助朗讀,如讀長句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個難點,這時輔以停頓符號,那么讀起來就沒有問題了。比如:那個/在海灘上/赤著腳撿貝殼的孩子/就是/濤濤。
這些符號就好像是拐杖,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停頓、重讀,長期訓練,有助于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
2.朗讀方法。
教師可以告訴學生,詩歌比小說、散文讀得慢,記敘文比說明文要快些。熱烈、興奮、激動的內容要讀得快些,平靜、濃重的句子要讀得慢一些。
3.擴大朗讀訓練。
朗讀訓練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全體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別是低段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短。單調的閱讀方法只會使學生讀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適當地創設情境,創設氣氛讓學生原讀、樂讀、爭著讀。如學生朗讀時放些相應的背景音樂,有時請學生配配畫外音,也可以把學生的朗讀現場錄音進行比賽等。如:我在教學《頤和園》一課時,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對學生說:“頤和園既是我國的歷史遺產,也是著名的旅游勝地,經常有外賓慕名前來一睹它的風采,誰能做個出色的導游,首先要把課文讀熟,并要把感情讀出來——讀出頤和園的美,這樣在介紹時才能眉飛色舞,生動精彩,讓聽眾滿意。”這樣引導學生不但激活了他們的讀書欲望,而且充分調動了積極性。
我們應該讓學生充分朗讀,領悟語言文字的美。讓我們的語文課充滿語文味,那就從“書聲朗朗”的讀書聲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