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霞
西柏坡紀念館
論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公信力的提升
張云霞
西柏坡紀念館
愛國主義作為對祖國的一種積極態度,在博物館、紀念館教育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所謂易姓改號,謂之亡國;文化滅絕,謂之亡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文化不滅,則中華不滅。愛國,即愛文化,也就是守護中華傳統文化。從文化角度開看,愛國主義不但充當著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更多的時候是提升國家整體積極性的一項措施。博物館、紀念館很多都是記錄我國的歷史,這些博物館都是讓人民來學習過去的歷史。增加個人的國家榮譽感,提升愛國主義思想的重要場所。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博物館與紀念館也需要人們擁有愛國主義,畢竟愛國主義是博物館與紀念館存在的精神根本支撐力量。
愛國主義;博物館;教育基地
博物館紀念館作為國家歷史文化的寶貴資源展示地點,自然而然的充斥著一種自己的文化氛圍。每個國人在進入到國家博物館或紀念館的時候,不單單感受到的是一種濃烈的國家歷史的氣息。更多的時候,通過這種對歷史的瀏覽觸發心中的愛國情懷。愛國主義自然也就在愛國情懷觸發的同時,得以升華。作為博物館紀念館文化教育的靈魂和源泉,愛國主義在很多時候都能起到團結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的作用。筆者通過對愛國主義文化的深入理解,從博物館紀念館實地出發。通過準確對愛國主義定義以及愛國主義對博物館紀念館的巨大作用著手,分析愛國主義為什么是博物館紀念館教育的靈魂和源泉。
愛國主義作為一個深入每個人人心的思想,不但影響我們的生活理念,更是一個國家民族的重要教育重點。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進步科技的飛越,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的發展,更多的是全球信息一體化發展。在這樣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國民應當具備愛國主義思想,才會不被違背國家思想的知識所帶入歧途。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社會主義祖國利益、尊嚴和榮譽為最大恥辱?!睈蹏髁x作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的關鍵,一定要堅持黨的領導,根據時代和國家的發展要求,力保愛國主義的順利發展。
從宏觀角度看,愛國主義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社會民族穩定健康發展的必要教育主旨。作為國家歷史的承載中心,博物館、紀念館所擔負的不單單是讓人們銘記歷史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讓每個參觀者學習應有的安國主義思想。通過這種思想的學習,增加國家的人們凝聚力。從微觀角度看,我國的博物館、紀念館所收藏記錄的東西十分全面,從遠古時代的化石,到近代的解放戰爭,所承載的是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但真正的成為博物館主旨以及靈魂的,不是那些讓人感覺非常遙遠的文物,而是真正關系到人們精神生活的近代戰爭。經濟全球化使得文化的全球化日益凸顯,文化侵略已經成為每個國家民族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影響因素。我們提倡的是學習先進的技術知識,但不能學習別國的愛國主義思想。只有做到在博物館、紀念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才能使得每個參觀者深入的了解這種精神文明。進而增加民族的凝聚力,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愛國主義教育已經是博物館、紀念館教育的主旨和靈魂。不管從宏觀角度還是從微觀角度來分析,博物館、紀念館教育所必不可少的就是愛國教育。如果單單的將博物館、紀念館教育分離出來,這將使得兩種教育硬性分離,不能正常發展,導致嚴重的后果。
博物館、紀念館在教育中充當著教育基地的作用,不可否認其在教育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隨著知識全球化的發展,科技革命帶來的不單單是知識的快速流動,更使得博物館、紀念館逐漸被人們所冷落。作為承載者愛國主義教育重擔的博物館、紀念館,最近三十年來發展比較迅速。最近十年是經濟信息全球化發展的黃金時期,很多原來要親臨現場才能看到的文物,現在已經是網絡中的一部分。我們從原來的每次學習都要親臨現場,到現在的在網上也能得到想要的信息,這是一個十分巨大的進步。我們不能否認經濟信息的發展帶給我們生活的便捷,我們也要看到愛國主義教育在博物館、紀念館教育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愛國主義教育是承載一個國家民族凝聚力的根本,只有做到安國主義教育,才能從根本上凝聚一個國家人們的力量。博物館、紀念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其所承擔的責任是巨大的。只有充分發揮每個博物館、紀念館的長處,才能顯示出其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作用。作為博物館、紀念館教育的靈魂和源泉,愛國主義教育要根據現實情況,結合現有的文物,運用科學的方法才能使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1]朱曉云,周子杰.法國羅丹博物館館長克里斯蒂娜·舍維約女士訪問我館[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3(10)
[2]林曉平.定位國民終身教育打造公眾服務精品——河南博物院社會教育工作[J].中國文化遺產.2013(05)
[3]羅伊潔.博物館資源在高中鄉土史校本課程中的開發與應用——以湖南省博物館為例[J].文史博覽(理論).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