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帆
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英語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楊 帆
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學生的主體作用,主要體現在學生在學習過程里,能掌握主動權,能夠主動、自覺、積極地學習。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英語學習的規律,他們的認知結構和情緒、愛好,用啟發的方法不斷地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使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化被動為主動。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并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水平再高的教師也無法代替學生學習,只有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使他們在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英語教學;學生;主體作用
英語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要具有一定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除了要認真學習英語的有關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親自實踐。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主體,衡量教學效果的最終尺度是學生對英語掌握的程度。學生的主體作用,簡單地講,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出現,能夠能動地發展自己的潛能。學生應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教材、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只能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引導者或促進者,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并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學看成“教師灌、學生裝”的過程,把學生看成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對象。因此,調動學習者的學習主動性,并確立自身的主體作用意識已成為教師的一項重要課題。那么,英語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
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需要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環境。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有助于溝通理解,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環境下,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表現出來。主體教育理念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一種客觀上不對等,主觀上平等民主的關系,客觀上的不對等指的是學識的不對等,但在主觀上教師要視學生為與自己平等的社會成員,尊重他們,愛護他們,關心他們,與他們實現情感的和諧統一,使課堂成為一個和諧的教育場,使他們的主體意識得到增強,學習的潛力得到發揮,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由表現是對教學活動的主體參與,沒有自由的學生,在教學中就談不上主體參與。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以學習者的身份參加的,是英語學科實踐活動和英語知識認知活動的參與者和實踐者,是認識的主體。教師所擔任的角色就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這就要求構建新型的課堂教學結構,讓學生充分表現自己。在課堂上,教師就要真正突出精講巧練,不搞“滿堂灌”,從課堂的主角位置退下來,把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不要把知識作為思維的結果去教,而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學習過程,作為思維活動的主體去實踐。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經常讓學生帶讀單詞領讀課文,讓學生批改作業,讓學生提問和回答別的同學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同時,教師要盡可能地把教學內容活化為生活實際,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場所,真正成為學生鍛煉聽、說、讀、寫能力與發展智力的場所。
實踐證明,青少年具有好與人交往,好表現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計劃地組織他們討論,為他們提供思維磨擦與碰撞的環境,就是為學生的合作搭建了更為開放的舞臺,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集體合作,有利于其思維的活躍。創造心理學研究表明:討論、爭論、辯論,有利于創造思維的發展,有利于改變“喂養式教學”?格局。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創設多種形式、多種目標的交流情境,以發展學生的創造個性。
1.一問多解時交流學習。
一問多解是培養學生橫向發散思維的一種方式,是訓練學生拓寬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開拓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主要途徑。學生在合作學習時容易出現一問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學間的相互啟發,思維由集中而發散,由發散而集中。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為,發散思維與創造力有直接聯系,它可以使學生思維靈活,思路開闊;而集中式思維由具有普遍性、穩定性、持久性的遷移效果,是學生掌握規律性知識的重要思維方式。因此,在這一交替過程中,學生思維的嚴密性與靈活性都有所發展,能夠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若注意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則學生對語言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便會得到加強。如,讓學生回答“Have you ever been to beijing”時,引導學生不要局限于“Yes, l have.”“No,l haven’t.”,要廣開思路,要求每個學生在作肯定、否定回答時,附加不同的句子,這樣才會得到以下極富生活氣息的回答:
Yes,l have.lt’s very exciting to be there.
Yes,l have.l’ll never forget it.……
No,l haven’t.How lwish to go there.
No,l haven’t.But lwish some day l could go there.……
2.突破難點時合作互動。
陶行知說過:“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手和腦在一塊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學中,尤其是在學的重點難點處,若能組織學生集體合作,則有利于發揮每個人的長處。在合作中,學生之間相互啟發、相互討論、學習,思維由集中而發散,由發散而集中,個人的思維在集體的智慧中得到發展,這樣同學間相互彌補、借鑒、啟發、點撥,形成立體的交互的思維網絡,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讓每個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動手動腦,更是發展其創造力的有效方法。
英語課程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學生參與程度如何,對提高教學質量是至關重要的。教師不僅要采取各種靈活有效的方式來突出與強化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主體意識,而且要使自己的教真正服務于學生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