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衛霞
【關鍵詞】 初中英語;創新意識;培養;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7—0109—01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教育的主渠道。創新教育的指導者——教師,應具有創新意識,能盡可能地提供創新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發揮他們的創造潛能。
一、積極創設情境
創新教育的英語課堂應該是充滿熱情和激情的教學,它是以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創造力為目的,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和情境,展現每位學生獨特的個性創造,并由此迸發出創新的火花。要想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首先教師必須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其次教師要有親和力;最后教師要有創新的能力。教師應把真誠的心,真摯的愛傳遞給每位同學。教師所創設的每個情境都應該喚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產生啟迪。如,使用圖片、動畫、資料等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來提高課堂效率;除此之外還可應用實物,故事、歌曲、光盤、錄音等方法,調動學生自主創新的積極性,使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煥發新的活力。
二、適時適度鼓勵
俗話說:“孩子好不好,全憑夸一夸。”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出色的一面。我們教師在面對不同的學生時都應投入自己的真情,用一顆溫暖的心去鼓勵、評價每位學生,發現他們身上的個性差異。如,當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我用:“well done”.“You are so clever.”“I think you can!.”等語言表揚,給學生“一語三春”的感染力。使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中,樹立自信心。對那些有創意的想法,教師應及時給予評價和肯定,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出學生創新的火花。
三、重在培養興趣
興趣是開啟學習動力的鑰匙,良好的學習興趣能讓學生自覺地探索新知識。中學英語內容多、單詞多、發音難、語法難,學習起來總感到枯燥乏味。部分學生對英語沒有興趣。只是為考試硬著頭皮苦學。要使學生改變這種態度,那就要讓游戲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只有課堂活起來,學生學起來,創新才能展現出來。如,七年級上冊Unit 2 Colour and Clothes筆者設計了這樣的游戲:讓學生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帶上自己喜歡的水果,然后,請他們自己說出顏色的名稱,并且自己交流。(包括速記單詞)這樣學生便很快記住了本單元的單詞,效果很好。
四、鼓勵自主探究
21世紀的教育,需要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獲得知識的方法,而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的多邊活動。能使課堂自由開放、富有情境性教學過程的設計。都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激發學生求知欲望,想方設法培養其獨立獲得知識、創造性運用知識的能力。如,筆者在講“May I Go to Beijing?”時,先讓學生講出北京的名勝古跡,然后讓學生分別想好自己想要參觀的地方,并要求他們分組講、個別講、表演講。
五、引導發散思維
有位名人曾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有研究表明,討論式、質疑式的教學有利于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的發展。要讓學生豐富想象,積極探索,努力求異,堅持己見,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創造性因素,巧設情境,給每位學生參與的機會。如,教現在進行時時,出示一副簡筆畫,讓同學們看圖描述,圖上的小朋友在正在干什么?自己正在做什么?猜猜父母正在干什么等等,并積極發言,從而給他們提供發散思維的機會。
六、倡導推陳出新
教師要鼓勵學生以創新的態度來對待學習,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想得新、想得多,其特點是要培養學生在學習方法上推陳出新而非墨守陳規。這就要引導學生擺脫思維定勢,倡導變向思維,有利于創造新思想、新理論。如,在課文教學中,可以改變順序式教學,先從重點練習句切入,進而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當然還可以結合數學、語文學習法進行輔助學習,讓學生學習繪畫、測量、計算等。最終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效果明顯。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不是在單純訓練學生創造的技巧,而是在全方位地轉變學生學習的過程;不是一種只重外在的學習方式改變為價值目標的教育,而是一種從個體心智世界中源源不斷去誘導出能提供最佳創意的人格特征的教育。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問題,讓學生在創新思維訓練中,獲得一種新認識,養成一種好習慣,為今后在學習及閱讀實踐中勇于創新、敢于開拓奠定基礎。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