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強 趙予新(河南工業大學糧食經濟研究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1)
隨著房地產經濟的大熱,人們投資房地產的理念也在逐年加強,而且房地產市場對我國經濟的繁榮增長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可是,房價的高漲增勢也是一發不可收拾。2003年我國商品房的評價銷售價格為2359元每平米,但是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增長,到2013年房價攀升至6237元每平米,房價上漲了2.5-3倍,全國一流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等的房價水平更高。當然,我國城鎮居民的工資水平在這期間也有了不小的提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的8472元迅速上漲到2013年的26955元。對于一般的工薪階層來說,在城市生活,想要扎根城市就顯得比較困難。而中國人對房子的觀念又比較重,覺得有了自己的房子才會有安全感,才會有家的感覺。而且人們的消費習慣會影響到對房子的需求。因此這里,我們將重點討論城鎮居民消費對房價所產生的影響。
在大多數的研究中,除了房價與各個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房地產的財富效應引起了大家極大的興趣。因此,這里著重綜述與房地產的財富效應相關的文獻。
國內有許多學者對我國房地產的財富效應進行了探索。李亞明,佟仁城(2007)對中國房地產財富效應的協整性進行了分析,認為中國的長期房地產財富效應是正向的,而短期的發揮形式卻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李成武(2010)對中國房地產的財富效應進行了差異性分析,認為不同地區的房地產財富效應不同房地產對消費有擠出效應,并認為收入越高,擠出效應越大。王子龍(2011)在廣義的虛擬經濟視角下對房地產的市場財富效應進行了研究,認為不同地區存在不同的房地產財富效應,甚至對居民消費還會產生了一定的“抑制”和“擠出”效果;齊紅倩(2013)對房地產效應與中國的城鎮消費的不對稱性進行了分析,認為存在房地產財富效應;李勇(2014)利用面板數據對房地價格波動的財富效應進行了研究,各省份的財富效應表現各異。
當然國內學者更多的是在研究房價對消費的影響,而很少研究消費對房價的影響,本文著重從消費對房價的影響來研究。
Yit=α+β1X1it+β2X2it+β3X3it+β4X4it+β5X5it+εit
其中,i表示地區,t表示時間,n表示變量個數,α表示截距,ε表示模型中的隨機擾動項,Yit表示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X1it表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X2it表示房地產開發企業個數,X3it表示城鎮人口比重,X4it表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5it表示各地區的生產總值。而且已經對相關變量間的異方差和多重共線性現象進行了處理。
1.商品房價格(元)。各地商品房價格以商品房的評價銷售價格來表示,根據各地區2002-2013年的省際統計年鑒得到。
2.居民消費水平。本文研究的重點就是居民消費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考慮到數據檢驗結果的有效性,這里考慮用CPI指數來衡量,數據來自于各省際統計年鑒及統計公報。
3.房地產開發企業個數(個)。房地產開發企業個數也會對房地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用各個省份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個數來衡量,數據來源于Wind數據庫。
4.城鎮人口比重(%)。隨著我國人口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尤其是大量農民從農村涌入城市形成的巨大住房需求。數據來源于:Wind數據庫。
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收入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消費,進而也會對房地產價格產生影響。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
6.國內生產總值(億元)。各個地區整體發展水平的高低也會影響房地產價格,各地區的發展水平衡量標準這里采用各省的GDP水平來衡量。數據來源于:各省份統計年鑒。
這里,商品房價格是被解釋變量,居民消費水平是主要解釋變量。房地產開發企業個數、城鎮人口比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國內生產總值都是控制變量。考慮到我國房地產的發展狀況以及數據的可得性,本文的數據從2002年始,到2013年止。數據大部分來源于各地的統計年鑒,部分數據來源于Wind數據庫。各變量的統計性描述見表1。

表1 變量的統計性描述
本文利用stsata12.0軟件對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實證結果分析
1.主變量結果分析
從表2中可以看出,全國、東部及西部的居民消費水平與房地產價格之間的關系是顯著的,且呈現負相關的關系。這是由于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引起的,說明我國整體上居民的消費不再只是為了滿意基本的生活了,而且也有一部分支出是為了娛樂,人們開始享受生活。東、西部也是如此。而中部地區的居民消費水平與房地產價格呈現微弱的正相關關系,且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不顯著的。這是由于中部地區還處在發展中,經濟水平還有待大幅度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只是在滿足日常生活的水平。但是,就全國和東部的cpi系數來看,人們消費水平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是微弱的,影響不是很大,全國還不到1,是-0.6019906,東部地區為-1.121785。但是對于中部和西部的cpi系數來說,影響確實非常大的,中部為53.63065,西部為-74.61229。通過分析可知,居民消費水平對房地產價格是由影響的,但是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影響程度會有差異。
2.控制變量的結構分析
從上文的實證結果可以看出,對全國而言,房地產開發企業個數、城鎮人口比重、人均可支配收入、國內生產總值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是顯著的,除了國內生產總值為負相關外,其余的都與房地產價格呈現正相關。這說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較快,人們的生活開支用于買房的比重在下降,開始用于娛樂等其他方面。而且其余幾個變量與房地產價格的變化趨勢是符合經濟意義的。東部而言,隨著房地產開發企業個數的增加,到一定程度達到飽和,二者之間的負相關關系就會出現。中部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與房地產價格的雖然呈現負相關關系,但是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微弱的,幾乎可以不計。西部地區的情況與全國情況基本相反,不過這是由于西部欠發達地區在各個方面都相對落后的原因。
本文的實證結果與我國的實際發展情況基本吻合。整體上來說,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們消費水平對房價的影響還是比較顯著的,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愿意拿出更多的錢來滿足精神享受,但是由于全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東、中、西各個地區的情況還是存在著差異的。
對于全國和東西部而言,促進消費也能相應地抑制房價。因此,我們也可以從調整消費結構入手來調節房價。而中部地區還處在發展中,經濟水平還有待大幅度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只是在滿足日常生活的水平,在中部地區消費則傾向于促進房價的上漲。中國居民的消費受消費習慣的影響比較深入,當然提高收入水平同樣也會促進消費;城鎮化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更能夠有力的推動房價的上漲。如何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來擴大內需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此外,由于我們的消費受過去習慣的影響比較大,居民往往會根據過去的消費和收入水平來決定當期的消費。因此轉變我國居民的消費觀念,引導大眾住房合理消費對于擴大內需也很重要。居民要有穩定的收入預期,我們必須不斷完善社會各項保障制度,消除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因而要想抑制房價,各個地區應當采取不同的房地產政策。
[1]李亞明,佟仁城.中國房地產財富效應的協整分析和誤差修正模型[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7(11):1-6.
[2]李成武.中國房地產財富效應地區差異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10(02):124-129.
[3]王子龍.廣義虛擬經濟視角下房地產市場財富效應研究[J].廣州虛擬經濟研究,2011(0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