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沁園,劉桂瑛,莫新少,劉海燕
(廣西醫科大學附設護士學校,廣西 南寧 530021)
“以問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五官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黃沁園,劉桂瑛,莫新少,劉海燕
(廣西醫科大學附設護士學校,廣西 南寧 530021)
目的 探討“以問題為導向”教學法(PBL教學法)在中職五官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以廣西醫科大學附設護士學校2010級三年制護理專業兩個班共216名學生為研究對象,按班級分成兩組;選取齲病病人的護理、口腔黏膜病病人的護理作為教學內容,兩組先后交叉進行PBL教學法及傳統教學法。通過問卷調查進一步評價PBL教學法在五官科護理學教學中的優勢。結果 學生在PBL教學法中學習興趣、滿意度及成績均明顯高于傳統教學法。結論 PBL教學法能激發護生學習熱情,提高護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識,促進其系統掌握知識,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PBL教學法;五官科護理;口腔護理
中職護生學習倦怠已成為中職教學中的瓶頸問題,而現代護理教學更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研究表明,對護理專業有興趣的護生學習倦怠程度較低[1]。幫助學生建立近期易實現的目標,有助于提高其學習自我效能感[2]。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通過創立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多種學習途徑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培養學生合作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提高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3]。為切實提高中職口腔護理教學質量,本研究在我校護理專業五官科護理學教學中實施PBL教學,有效提高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以及綜合職業能力。此外,還通過問卷調查法對PBL教學法的教學過程和效果進行評價,以期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1.1 對象
以廣西醫科大學附設護士學校2010級三年制護理專業兩個班(A、B兩個班,學生入學時隨機分班)共216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A班110人,B班106人,均為初中起點三年制學生,年齡16~18歲,平均17歲,均為女生,每個班以4人一組隨機分為若干小組;由相同教師帶教。
1.2 材料
教材采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五官科護理學》(李敏主編)。
選取兩種青少年常見口腔疾病:齲病、口腔黏膜病進行教學研究。A班在口腔黏膜病病人的護理章節采用傳統教學法,即以教師為主體,采用講授法結合多媒體教學,在齲病病人的護理章節采用PBL教學法;B班則在口腔黏膜病病人的護理章節采用PBL教學法,在齲病病人的護理章節采用傳統教學法。
2.1 PBL教學安排
五官科護理學在第四學期開設,開課第一周講述口腔科護理概述、口腔解剖及評估方法,第二周即進行本研究以排除額外干擾。(1)課前導入及制訂計劃:根據臨床相關護理崗位的能力要求,結合中職生基礎薄弱、學習熱情低的特點,將教學內容設計成相應護理情境并提出若干個主要問題。例如齲病病人的護理:①齲病的主要癥狀及體征;②齲病病人的口腔衛生習慣,如每天刷牙、漱口次數;飯前還是飯后刷牙?是否使用含氟牙膏?是否每年潔牙?飲食習慣等;③制訂護理措施,進行健康指導;④如何進行良好的護理溝通[4]。(2)搜集資料:要求每位學生尋找身邊的齲病病例,針對問題查閱資料并與目標病例進行一對一溝通,同時結合課本利用圖書館及網絡資源搜集相關資料及圖片。(3)分組討論及角色扮演等:小組成員交換相關資料并進行分組討論,由教師引導、啟發學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如針對目標病例發生齲病后,如何指導病人就診及保持口腔清潔?(4)成果展示:要求每位學生結合訪問病例以PPT形式展示資料與討論結果,每位學生負責一個主要問題[5],小組共同演繹齲病病因及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護理措施和健康教育等情境,如一小組結合一名17歲齲病病例,演繹此病人喜吃甜食且不注意刷牙等不良口腔衛生習慣,病人主訴右下后牙冷水刺激痛,護士檢查見右下第二磨牙深齲(結合PPT展示齲病分度照片)后建議病人做牙體修復術,最后演繹牙體修復術手術護理配合,并對病人進行健康指導:建議其每天飯后刷牙或漱口、使用含氟牙膏、每年進行1次以上口腔檢查及潔牙1~2次等。(5)評價及反饋:引入競爭機制,促進每位小組成員積極參與,按其表現評分,并進行小組間的競賽。通過學生自評、學習小組互評、教師評價,評選出最佳展示及情境獎,并將其計入總分。(6)教師總結:教師根據學生展示的具體情況,系統總結歸納相關知識點。
2.2 教學目標
學生掌握疾病病因、臨床表現、護理措施及健康指導知識,口腔評估方法;提高與病人直接溝通的能力及小組成員間協作能力。
2.3 效果評價
考核學生在口腔疾病護理中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于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進行考核:基礎理論成績占60%,實踐技能成績占40%。將學生的考核成績分為優秀(90~100分),良好(70~89分),合格(60~79分),不合格(<60分)。課程結束后,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不同教學法的滿意度、興趣等進行調查,問卷主要觀測點為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共發放問卷216份,收回216份,回收率100.0%。將調查內容按LIKERT量表劃分[6]:a.非常同意(5分);b.同意(4分);c.不確定(3分);d.不同意(2分);e.非常不同意(1分)。
2.4 統計學方法
問卷回收后,將有效問卷編號后錄入,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不同教學內容PBL教學和傳統教學理論考試成績比較(見表1)。口腔黏膜病病人的護理教學中,PBL教學法優秀率與傳統教學法比較(χ2=1.574,P=0.210),差異無顯著性;PBL教學法及格率為(≥60分)99.1%,傳統教學法及格率為80.9%,二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19.434,P=0.000)。齲病病人護理教學中,PBL教學法優秀率與傳統教學法比較(χ2=3.741,P=0.053),差異無顯著性;PBL教學法及格率為98.2%,傳統教學法及格率為80.2%,二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18.369,P=0.000)。兩種教學方法在不同疾病測試中各題型正確率比較見表2、表3。

表1 兩班考試成績比較[n(%)]

表2 兩班在口腔黏膜病病人的護理測試中各題型正確率比較[n(%)]

表3 兩班在齲病病人的護理測試中各題型正確率比較[n(%)]
學生對PBL與傳統教學法的評價LIKERT量表結果見表4。

表4 學生對PBL與傳統教學法的評價LIKERT量表結果[n(%)]
4.1 PBL教學法的優勢
4.1.1 PBL教學法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并獲得實踐經驗的有效方法[7]中職護生學習倦怠是教學中的瓶頸問題,學生的學習熱情是整個教學過程的原動力。在PBL教學法中整個教學活動都是以問題為中心,通過設定學生熟悉的臨床病例并提出相應問題,把抽象的專業知識與具體病例相聯系,并通過情景演繹使學生身臨其境,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自學興趣。大部分學生認為采用PBL教學法能使自己上課時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增強了學習信心,能夠充分調動自己的學習積極性。由表4可知,87.0%的學生認為PBL教學法可提高學習興趣,與傳統教學法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由此可見,PBL教學法對解決中職護生學習倦怠問題有效。85.6%的學生認為PBL教學法能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本研究表明,采用PBL教學法,雖然并未明顯提高學生考試成績的優秀率,但總體及格率明顯高于傳統教學法(見表1);學生的綜合應用題正確率與傳統教學法相比有顯著性差異(見表2、表3),這說明PBL教學法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此外,教學中的案例分析、小組討論以及互評制度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組織概括能力。
4.1.2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8]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都是中職護理人才培養目標要求護士具備的素質[9]。本研究發現,97.2%的學生認為PBL教學法提高了其護理溝通和表達能力。與傳統教學法相比,PBL教學法加強了師生交流、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與病例、小組成員及教師的溝通中不僅提高了專業能力,而且通過溝通、PPT展示及情景演繹鍛煉了語言交流能力,這對學生今后的臨床工作有很大幫助。評價由個人、小組和教師共同進行,小組成員的成績按全組表現評定,促進了學生間的相互督促及團隊協作。
4.2 PBL教學法在中職口腔護理教學中的局限性及建議
4.2.1 局限性 PBL教學法要求教師轉變觀念,從直接傳授知識變為引導、激勵學生進行學習,部分教師難以較快轉變觀念及教學方法;本教學法要求學生有主動性、創造性學習的意愿,但由于中職生大多自我管理能力較差,不善于思考問題,不能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并且學習上欠缺概括歸納能力,因此易導致其學習缺乏系統性。此外,由于在校中職生難以大量接觸臨床病例,部分疾病如齲病在青少年中容易發生,學生可尋找同學、朋友作為訪問病例,但某些疾病因發病率較低或病情急重,本教學法難以全面展開。
4.2.2 建議 根據PBL教學及中職生特點,應周密系統地設計3學年課程教學計劃,教師集體備課,共同研究PBL教學大綱、對學生分組及教學指導策略、每一環節的具體實施以及評價標準和體系等。護理是臨床專業,可讓臨床帶教教師也參與PBL課程設計,使教學更貼近臨床實際需求,同時可讓學生在臨床見習過程中接觸相關病例。
教師應具有較高的素質和責任感,除具備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外,還應有豐富的教學、護理臨床經驗和應變能力,能準確組織教學、駕馭課堂,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更有效地建構護理知識、培養臨床思維、進行自主學習[10];同時還應與時俱進,定期進修學習及參與培訓。
針對中職生特點,應就PBL教學的設計、方案、操作規程、組織安排和要求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理解;預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前準備處理方案,當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教師能夠及時有效地給予啟發和引導;結合考核、獎懲制度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根據學生水平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并進行合理分配,增強學生學習信心。同時,全程采用PBL教學法占用學時較多,應在課程中靈活運用,重點章節可讓全班學生分組進行,余下章節采取重點內容討論模式。使用PBL教學法易出現知識零散現象,教師最后應進行總結歸納,以利于中職生系統學習。
[1]任竹妮,王愛敏.中職護生學習倦怠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2,27(4):72-73.
[2]溫賢秀,鄧靜,易雋,等.中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習心理現狀的調查[J].護理研究,2012,26(10):2794-2796.
[3]Gabr H,Mohamed N.Effe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on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enrolled in nursing administration cours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2011,3(1):154-162.
[4]Ranse K,Grealish L.Nursing students’perceptions of learning in the clinicalsettingoftheDedicatedEducationUnit[J].JournalofAdvanced Nursing,2007,58(2):171-179.
[5]O'Connor J,Carr A.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guyana:a nursing education experiment[J].International nursing review,2012,59(3):376-379.
[6]Hartley J.Some thoughts on Likert-type scal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Health&Psychology,2014,14(1):83-86.
[7]Ali M,Gameel W,El Sebai N A M.Effe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on mursing students'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their self directed learning abil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2010,2(4):188-195.
[8]Cooper C,Carver N.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mental health nursing:The students'experi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Nursing,2012,21(2):175-183.
[9]JuvéUdina M E,Pérez E Z,Padrés N F,et al.Basic Nursing Care: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documented by nurses in the acute care setting[J].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2014,46(1):65-72.
[10]Blackbourn J M,Bunch D,Fillingim J,et al.Challenging orthodoxy: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preservice teacher training[J].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2011,38(3):140-153.
G424.1
B
1671-1246(2015)09-0087-03
2014年度廣西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二級立項項目“中職《五官科護理學》實踐中微視頻及微課的信息化云平臺構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