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富蘭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9-0018-02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是實現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多媒體技術是我們日常教學中常用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之一。多媒體技術所具有的視聽結合、模擬真實、反饋靈活的特點,使其在教學中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使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知識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喜悅。
一、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了
如在教學“分數的大小比較”時,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創設“豬八戒吃西瓜”的情境來導入:夏日炎炎,口渴難忍,豬八戒找來一個西瓜解渴。悟空說:“咱們四人平分,每人吃四分之一吧。”八戒很貪吃,不高興地說:“西瓜是我找來的,應該多吃一點吧,我至少要吃六分之一或者七分之一吧。”其余三人聽了哈哈大笑。小朋友,你知道大家為什么要取笑八戒嗎?在這個情境中,火熱的太陽、干枯的大地、翠綠的西瓜、滑稽的人物表情、幽默的人物對話為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感覺,適時提出的問題,自然就能創設出最佳的學習情境,喚起學生思考的興趣,大大地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樣就將同分母分數大小比較的舊知,巧妙地引入異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的新知。
二、學生的學習難度低了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先利用多媒體展現森林中的小豬、小狗、小兔、小熊等小動物分別騎著裝有圓形、方形、橢圓形等不同形狀車輪的自行車賽跑的情景。精彩的畫面,一下把學生吸住了。比賽之前,先讓學生猜一猜誰先到達終點。學生們根據生活經驗,猜小狗會得第一。比賽開始了,音樂聲中,小狗騎得又快又穩,得了第一,小豬、小兔、小熊雖奮力拼搏,但仍落在后面。學生們情緒高漲,事實果然與猜想一致。這時教師提出問題:“小狗為什么能得第一?”“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的?”“車軸為什么要裝在圓心上才能跑得又快又穩?”這一連串的問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帶著探求知識奧妙的愿望,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有關圓的知識的學習中來。
三、學生的參與程度廣了
例如教學《行程問題》時,在學生理解“時間、速度、路程”這三個概念及三者之間的關系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同學們要出游上海、北京或昆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這三個城市的地圖、景點等圖片文字資料,制成網頁,網頁上提供其它相應的資源。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點擊,理解這三個城市的概況。學生在上網的同時,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去上海、北京、昆明各有多遠?”“坐火車去還是坐飛機或者是輪船?”“車票是多少?”“路上需要多長時間?”等等問題。確定研究問題后,學生可以分組進行網絡環境下的協作學習,有的負責查看電子地圖,查詢相關網站,有的負責記錄數據,有的負責對收集的信息進行數據整理、比較結果,制定出游方案。在這個案例中,豐富的網上資源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提供了基礎,通過交流、協作等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協作能力,使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動者,充分表現出學習者的主動性,此時學生已成了認知的主動探索者、發現者和建構者。
四、學生的創新機會多了
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教師課件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教師說:“我們來給這個平行四邊形做一條高。”接著輕點鼠標,屏幕上的平行四邊形從右上角緩緩地向底邊做了一條高并出現了“高”和“底”的字樣,教師要求學生在自己準備的平行四邊形上也做一條高,并用剪刀沿著這條高把平行四邊形剪開,然后問:“平行四邊形被分成了兩個什么圖形?”學生回答:“一個直角三角形和一個直角梯形。”“用這兩個圖形能不能拼成一個長方形呢?”學生自己動手拼起來,教師指名學生回答是怎樣拼的,學生回答:“把右邊的三角形移到左邊。”教師操作鼠標,屏幕上小直角三角形閃動幾次后緩緩地沿著平行四邊形的底邊向右移動,正好和直角梯形拼成了一個長方形。教師接著問:“除了這種移法外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呢?”教師輕輕一按,屏幕上從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上又復制出一個完全相同的平行四邊形來并移動到剛才的圖形下面。學生思維高度集中,大腦緊張地思考。這時,教師按鼠標,只見右邊的直角梯形沿著平行四邊形的底邊緩緩地向右邊移動,和小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學生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移,我怎么沒想到呢?
這時,教師又提問:“除了這種分法和拼法,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呢?”教師再按鼠標,屏幕上又從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上復制出一個平行四邊形來,并移動到了剛才圖形的下方。同學們又陷入了沉思,教師提示道:“剛才我們從平行四邊形的一個頂點做了一條高,那么兩條底邊之間除了這條高之外還能不能做出其它的高來?”“可以。”“還可以做出幾條來?”“無數條。”教師按鼠標,只見屏幕上平行四邊形從頂點做的高緩緩隱去,同時在它的右邊一條高自上而下緩緩出現,教師問:“這條高把平行四邊形分成了兩個什么圖形?”學生答道:“兩個直角梯形。”教師再按鼠標,屏幕上剛才做的一條高又緩緩隱去,在它的右邊又自上而下出現了一條高,問道:“這條高把平行四邊形分成了什么圖形?”“也是兩個直角梯形。”教師:“把你們準備的平行四邊形拿出來,在上面做一條高,將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個直角梯形后,剪下來拼成長方形。”學生這次非常迅速地拼好了。教師提問:“你是怎么拼的?”學生回答:“我把左邊的小梯形平移到右邊和右邊的梯形拼在一起,就拼成了長方形。”教師按鼠標,屏幕上右邊的小梯形沿著平行四邊形的底邊緩緩移到了右邊,拼成了一個長方形。不等教師提問,下面又有同學舉手:“老師還有一種拼法,把右邊的梯形移到左邊。”教師當即表揚并再按鼠標,只見屏幕上右邊的梯形又緩緩向左移去,拼成了一個長方形。
在此基礎上,教師小結:“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可以組成面積相等的長方形,繼而在課件的輔助下展開新課。動畫般的演示有效刺激學生的感官,催化啟動學生的內驅力系統,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長€卓恚輾⒀驕科叫興謀咝蚊婊撲愎劍旱讇贅摺?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