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少齡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9-0071-02
長期以來,很多教師的備課工作主要放在教學目標和教材本身的分析,而對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規(guī)律等問題的分析往往缺乏足夠的重視。這顯然違背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筆者根據(jù)九年級學生心理特征,整合了怎樣“教”和如何“學”,在這個基礎上構建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化學的情趣高漲,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影響九年級學生學習化學的心理特征及其對策
(一)心理特征的共性
1.具有好奇心,新鮮感,九年級學生身心發(fā)育急劇變化,精力充沛,他們在開始學習化學時,是具有強烈興趣的,但這種興趣具有不穩(wěn)定性。教學中,應不斷創(chuàng)設和渲染情景,強化化學實驗和課外活動包括研究性學習,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盛不衰。
2.獨立自主性強烈,心理學家把這個時期,稱為“心理性斷乳”。對九年級學生進行“婆婆媽媽”式的講授方法,會引起他們的厭煩,必須避免包辦代替的落后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3.自尊心,好勝心強烈。這是二個不同的心理特征,但二者緊密聯(lián)系,互為因果,教學上應經(jīng)常開展化學小專題競賽,學習成果展覽,使他們始終處于良性競爭的氛圍。
4.情緒多變,容易沖動。九年級學生遇到成績時會沾沾自喜,遇到挫折時會垂頭喪氣。教學中,對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既要加以肯定,又要指出學無止境,科學探索是無窮無盡的。對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能諷刺打擊,既要加以鼓勵,又要幫助他們找出問題的癥結。
5.求知欲強烈。九年級學生在學習時不僅要求知道“是什么”,而且還要知道“為什么”。但限于年齡特征和知識深度,他們的思維能力尚處于初級階段。在教學時,不但要以豐富的感性材料為依托,還應展示思維的全過程并重復訓練,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打下良好基礎。
(二)心理特征的個性
1.有些學生做事粗枝大葉,讀書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對待他們應經(jīng)常提出一些細致而又具體的問題,幫助他們克服“粗心”的毛病。
2.有些同學比較膽小,易形成封閉心理,有疑問不敢提問,久而久之,問題積累越來越多,學習障礙越來越大,對待他們要多鼓勵,使他們能夠消除自卑感,樹立學習的信心。
3.有些同學思維單調片面,定勢心理明顯,常墜入鉆牛角尖的死胡同。教學中應鼓勵他們同學一起討論,多發(fā)言,多交流,克服定勢心理。
此外,還有許多不同個性心理的學生,只要教師能認真研究具體而有針對性的方法,區(qū)別對待,就能有效地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二、切合九年級學生心理的幾個化學教學基本原則
初中生學習化學往往反映出:(1)內容多,雜亂,理不出頭緒;(2)要記的東西多,容易忘;(3)不重視從記憶、理解的客觀事實去理解概念和原理,造成認識上的脫節(jié);(4)學生剛剛開始學習化學時,具有較濃的興趣,但缺乏持久性,并沒有形成穩(wěn)定發(fā)展的內在動力;(5)不了解應該怎樣由表及里、從淺入深地從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現(xiàn)象去想問題,以上幾點是九年級學生學習化學水平上的“分化”的重要原因,是教學中值得特別重視的問題。
從九年級化學教學的特點出發(fā),著重介紹幾個教學基本原則。
(一)興趣原則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學生一旦失去了興趣,就如亮起交通信號中的紅燈,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在九年級化學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可采取以下做法:
1.充分運用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難以理解的知識內容,更要精心設計一些實驗,如通過化學實驗引出有關溶液計算。
2.利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現(xiàn)象,用學以致用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習質量守恒定律,讓學生解釋蠟燭在空氣里燃燒最后蠟燭越來越短,質量越輕這一現(xiàn)象。
3.采取多種形式激勵學生的興趣。例如,組織多種各化學小競賽(如課堂問答),布置家庭小實驗、組織研究性學習活動等。
4.教師要講得有趣,學生才學得有味。優(yōu)美生動的教態(tài)(語言、表情、手勢),也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
(二)主動性原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各種方式方法,達到激勵和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要從多方面關心學生,特別是差學生,和他們談心,勉勵他們要有獲得好成績的信心,利用合適的時機如學生回答問題、完成作業(yè)或考試中的進步,適時在全班進行表揚,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己任,鼓勵他們不斷發(fā)展自己的能力。
(三)直觀原則
生動直觀的形象對于初中生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要注意引導他們從具體的事物中發(fā)展思維能力。例如,使用各種實物掛圖、標本、多媒體展示,或者讓學生直接觀察實驗現(xiàn)象。科學實驗證明,單用聽覺的記憶效率或單用視覺的記憶效率都較低,而學生通過視覺、聽覺的同步活動,則可以大大提高記憶效率。
(四)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理論聯(lián)系實際包括聯(lián)系日常生活、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環(huán)境保護、新材料、新能源、食物等等。學生學習化學之后,引導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學生會很感興趣,從而切實有效地培養(yǎng)科學素質。
例如:解釋家中菜刀生銹、雞蛋保鮮、溶洞現(xiàn)象、霓虹燈等等。講滅火方法時向學生介紹了安全救護知識、逃生方法。帶領學生參觀當?shù)厮Y源及其污染情況,結合具體事例認識到水污染的嚴重性,使學生積極參與環(huán)境治理。
(五)循序漸進原則
循序漸進,要求教學過程都要遵循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認識順序。例如在九年級化學的教學中,從常見的酸(堿)的性質到引入酸(堿)的通性,這就是一種循序漸進編排教材的實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做好鋪墊,為高級知識夯實基礎。教學到一定階段,教師引導學生把有關的知識或技能,歸類列表比較,找出異同,也是循序漸進地發(fā)展學生的智能的有效措施。
(六)練習原則
九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缺少持久性,學過的知識和技能如不及時練習、運用,很容易遺忘。在九年級化學教學中,要保證必要的時間,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以有利于鞏固和熟練。課堂練習時可采取口頭表達、討論、實際操作等多種方式;課后作業(yè)的形式也要多樣化,要做到基本型、靈活型和綜合性相配套。九年級化學教學中不重視組織學生進行多種練習,是學習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總之,在九年級化學教學中要做到了以心理學理論為指導,經(jīng)常研究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tài),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心理因素,克服學生心理障礙,以達到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責任編輯 楚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