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楊芬
摘 要 如何做一名合格教師,對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是個永恒的話題。如何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好老師,這是每一位教師都要思考的問題。本文就當代教師應具備的素質:要有良好的思想和道德修養,要有過強的業務水平,具有專業與科學文化素養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 教師 具備 素質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9-0073-02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為人師表,都是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不但教人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人以德,使人學會如何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良好素質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教師職業具有教人求真、向善、臻美的屬性,是一個使他人和自己都變得美好的職業。在人們眼里,教師是智慧和品德的化身,是世人效法的模范。一個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高尚的師德、廣博的學識、現代化的教育技能和健康的身心,還要有良好的禮儀修養。教師只有自覺提升自己的內外修養,努力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才能于無聲處發揮出對學生引領的作用。那么,對于我們教師來說,怎樣做才能讓學生喜歡你、信任你,走進學生的心里,和學生平等對話并保持“零距離”呢?
一、注重教師禮儀,弘揚師德風范
《荀子·修養》中提到:“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自古以來,禮儀無論對國家、社會還是個人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教師作為教育的實施者和引導者,其形象和精神面貌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校在外面的形象和聲譽。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學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對照。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理應從思想上認清自身肩負的責任,明白“教育無小事,教師無小節”的深刻內涵,意識到自己的品德情操,處世態度,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學生。這就要求我們每個教師都應該做到勤奮好學平易近人、尊重科學、公平待人,注重教師禮儀,遵紀守法,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為舉止和文明禮貌,做到大方、得體、自然、合群、衣著整潔、不虛假。通過得體大方的形象儀表、文雅優美的言談舉止等教師禮儀,去傳承文明,播種知識。教師禮儀是教師在其工作崗位上待人接物,為人處事的行為規范,是展現一個教師精神風貌的重要方式。教師禮儀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育工作者必須掌握并嫻熟運用的人際傳播技能。教師的職業形象和儀表也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教師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蘊涵著教育的力量、示范的力量,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只有摒棄那些不規范、不文明的行為舉止、不拘小節的言行,才能樹立教師的威信,才能教育和影響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其次要注重教學禮儀。教師的大部分時間是與學生在課堂上共同度過的,因此在教育教學中要注意尊重學生,與學生互動時要使用文明語言。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們使用文明語言,不僅有助于思維、情趣的完善表達,還能使學生產生美感、親切感,從而增加師生的感情。
二、以德正身,以德育人
古人說:“民無德不立,政無德不威,師無德不敬”。有德,是修養,是文明,是基石;無德,是無信,是卑鄙,是自滅。無論對一個人來說,還是對一個民族來說,道德都是其長足發展的根基。然而在當今社會上,唯利是圖、弄虛作假、貪圖享樂、重利而輕義、萬事以己為先等不良風氣卻流行一時。這些問題的出現和蔓延,對社會道德體系造成了極大的沖擊,損害了社會風氣,也影響了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同時令人擔憂的是,這些不良思想很容易影響我們的學生。如果一個教師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品質、沒有愛崗敬業的精神是不可能在教師行業中做出突出貢獻和成就的。
有了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品質,才能從思想靈魂深處認識到道德在人們生存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說人有了良好的道德,才具備了立身資格,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結合實際,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思想認識,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牢固樹立“以德正身、以德育人”的思想,增強事業心、責任心和大局意識,自覺遵守國家法紀,時刻注意自身形象,不論是校內校外,均要以“鑄師魂、展師風、重師能、樹形象”為宗旨,以“敬業奉獻、勤業愛崗、樂業愛生、精業鉆研、創業開拓”等精神為師德建設的核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努力塑造人民滿意教師的良好形象。在正身修德的同時,切實加強業務學習,積極做好學習型教師,不斷充電,形成教育、教學、研究、學習合一的專業生活方式,使教師工作更具有專業意義。
三、愛崗敬業、關愛學生
愛崗敬業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它激勵著我們教師去轉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個性,促進學生全身心發展。既然自己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把自己的這份職業當成一種事業來對待,只有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才會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有了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才會油然而生,才會熱愛學生。只有在工作過程中高標準要求自己,才會時刻規范自己的言行。如果一名教師不愛他的學生,就不能保護和培養學生,更談不上去幫助學生解決各方面的問題;如果一名教師不能真誠地與學生交流和溝通,這樣的教育工作往往會事倍功半。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通過在課堂上講課實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規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風范,對學生實施教育,自己良好形象,對學生發揮影響。教師的個性是吸引學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個教師都應該時常問自己:我靠什么吸引學生?一個善于反思的教師,一個關注學生感受的教師,一個充滿民主愛心與學識的教師,一個有著與眾不同的教育魅力的教師,到哪兒都是受歡迎的。當然,我這里所說的吸引絕不是庸俗的討好學生。其實,一個學識和魅力并存的教師,即使你對學生嚴厲一些,學生仍然愛你。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