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春
【關鍵詞】 幼兒;弱視;現狀;病因;分類;表現;預防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8—0035—01
幼兒時期是視覺發育的關鍵期,弱視是嚴重妨礙幼兒視覺發育的眼科疾病之一,常伴斜視、屈光不正和屈光差。若不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將會帶來嚴重后果。撰寫此文,以期引起大家重視,從小保護好孩子的眼睛。
一、幼兒弱視的現狀
弱視是近年來才被重視的兒童疾病。同時也是一種可以防治的視力缺陷病,如發現早、防治及時可以痊愈。據有關文獻報道,弱視的發病率為5%~10%。我國約有幾千萬弱視患者,數量相當大。我園近年來的體檢指數顯示:2012年參檢幼兒826人,檢出弱視眼84只,患病率5.08%;2013年參檢幼兒1467人,檢出弱視眼174只,患病率5.93%;2014年參檢幼兒1987人,檢出弱視眼533只,患病率達13.41%之多。當然,我園規模較小,此情況不一定能代表全省甚至全國的普遍情況,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幼兒弱視發病的現狀。它警示我們,幼兒弱視患病率在逐年快速增加,因此,防治弱視迫在眉睫!
二、弱視的病因和分類
簡單說,弱視就是視覺功能發育受阻的癥狀表現。由于兩眼位置不勻稱,看東西時就不能同時注視一個物體而出現模糊的雙影。一些年輕父母由于工作忙而累,再加上為了圖省事,讓孩子長時間、近距離看電視、玩手機、玩電腦,殊不知,這樣下去損害了孩子嬌嫩的、還未完全發育成熟的眼睛,沒過多久才發現孩子的眼睛出現了斜視,這嚴重影響了幼兒的身心健康。
弱視有以下幾種情形:
1. 斜視性弱視。此類占弱視的絕大多數。弱視患兒有或曾經有過斜視,主要發生于4歲以前發病的單眼恒定性斜視的幼兒。
2. 屈光參差性弱視。因兩眼不同視,兩眼視網膜成像大小和清晰度不同,引起二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雙眼單視,久之產生被動性抑制,兩眼屈光相并3.00D以上者常形成斜視以至弱視。
3. 屈光不正性弱視。主要是高度近視6.00D 以上,遠視在5.00D以上,散光≥2.00D以上者。這類不存在雙眼融合機能障礙和黃斑功能抑制,及時配戴適當眼鏡,視力可逐步提高,但不可能恢復到正常值。
4. 廢用性弱視,即形覺剝奪性弱視。嬰幼兒期由于上眼瞼下垂、角膜混濁、先天性白內障或眼瞼手術后遮蓋時間過長,使得光刺激不能進入眼球而形成,預后較差。
5. 先天性弱視,也叫器質性弱視。這類后天矯治無效。
三、弱視的表現和危害
弱視不只是眼病,它的本質是一種大腦損傷性疾病,其危害遠遠大于常見的近視。得了弱視,主要表現為視力模糊、分讀困難和固視困難。弱視只發生在單眼。成年后的弱視患者無法從事對視力有要求的職業,如工程設計、外科手術、機械加工、美工繪畫等專業。另外,弱視造成的行動不便、眼球運動異常或斜視等還會給兒童造成自卑、自閉等心理問題,嚴重影響兒童正常的心理健康。弱視只發生于9歲以前的嬰幼兒期,矯正治療若錯過了關鍵期,將成為不可逆的恒定性弱視伴隨人的一生。對此,我們不可小視。
四、預防措施
1. 定期開展體檢,早發現、早矯治。我園每學期會對幼兒視力進行兩次普查。經過視力教認,絕大多數幼兒都會認兒童對數視力表。開學體檢時,若一只眼視力多次檢查均低于0.8,我們會及時通知家長帶孩子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并矯治。
2. 加強對家長的健康知識指導。我園通過每月一次的幼兒健康知識講座、班級宣傳欄和不定期發放保健知識資料等形式,使家長正確認識到愛護幼兒眼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家園配合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1)培養幼兒正確的閱讀和繪畫姿勢。
(2)培養幼兒正確的坐姿。
(3)幼兒閱讀、看電視時間不宜太久。此外,電腦、手機輻射也是眼睛的一大殺手,盡量不讓幼兒看或玩。
(4)幼兒活動室、寢室要有適宜的光線。活動室寢室應采光充分,燈光照明適度;幼兒看的圖片應字跡清晰,色彩鮮艷。
(5)積極組織戶外游戲,開展戶外鍛煉。教師和家長可經常帶幼兒到廣場、公園和濕地活動,引導幼兒遠眺,沐浴陽光、觀賞四季變化,豐富視野。
(6)教幼兒學會做眼保健操,并且在晨間活動時引導他們認真做。
4. 倡導健康飲食,優化營養結構。我園幼兒食譜中的營養成分和熱量都是經過科學分析、測算才制定出來的,主要供給瘦肉、牛奶、雞蛋、魚蝦、豆類和各種新鮮蔬果,主食還注意粗細糧搭配。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