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存
【關鍵詞】 英語教學;激活;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8—0108—01
隨著課程改革和課程設置的進一步規范,小學英語教學也面臨著新的挑戰。課堂教學的內容沒有變化,但是時間卻減少為2節課。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保證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率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了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目標的有力武器——讓英語課堂教學“活”起來。當教學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時,就可使學生在學習時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記憶、思維和想象,從而獲得較多的、較牢固的知識和技能,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和喜悅之情。怎樣才能讓英語課堂“活”起來呢?下面將本人在教學中的點滴經驗交流如下
一、巧用“chant”,激發興趣,讓課堂“活”起來
就外研版新標準小學英語教材的編排而言,每一個教學模塊中的“chant”以其豐富生動的內容、抑揚頓挫的語音語調、明快的節奏、雋永的韻味而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它們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能幫助解決一些課堂教學中的疑難雜癥。單詞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點內容,然而單詞的記憶也是枯燥乏味的。針對這種情況,運用“chant”編排學習內容,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外研版小學英語第三冊Module 1 Unit 2中的chant
Ten big lions at the zoo.
Twenty bears and a kangaroo.
Thirty elephants in a row.
Forty monkeys go high and low.
Fifty tigers I can see.
Sixty parrots in a tree.
Seventy cats and eight dogs.
Ninety birds and one hundred forgs.
該chant中包含了整十數和動物的詞匯,教學容量大。然而將他們編排在這個上下押韻,節奏感強的chant中,配上音樂,學生頓時興趣高漲,躍躍欲試。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這些單詞。
在教學中老師與學生通過歡快的節奏,邊唱邊打節拍,在相應的句子中穿插肢體語言,課堂氣氛活躍。在語音教學中,有些單詞或字母的發音極其相近,容易混淆,學生經常搞不清楚。此時,適當的chant訓練會讓孩子們眼前一亮,從而加深記憶,鞏固知識。
二、巧用多媒體,讓課堂“活”起來
擺在我們面前的教科書就是教學資源,不能說話也不能動。但可以利用電教器材,如,電子白板,多媒體課件等,讓教科書“活”起來、動起來。讓“活”的教科書震撼學生的心靈、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如,教授動物單詞時,我們可先以幻燈片的形式把所要學習的動物展現給學生觀看,在輔之以相對應動物的單詞及其聲音,讓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和樣子來學。例如,cat, cat, 喵,喵,喵;dog, dog, 汪,汪,汪;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就會對所學知識非常有興致,枯燥無味的單詞也會變得輕松易學。再如,實物投影儀的使用,它在展現圖片的同時,還能將實物投影在屏幕中,并可以放大和縮小。根據這一特性,在教學中引入大量圖片和實物,會使課堂顯得生動,形象。還可以把課本中的插圖或一些實物投影到銀幕上,然后在投影儀下結合圖片及實物進行教學,學生的注意力就一下子被吸引過來,且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在學生進行練習時,可以把學生的練習結果投影到銀幕中,讓學生自己來交流和評價,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甚至在進行小組對話訓練時,把對話情景通過手機攝像頭拍入銀幕,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大大活躍課堂氣氛。
三、巧用課堂游戲,讓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
邊玩邊學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在教學中可以采用許多活潑有趣的游戲。如,猜謎、開火車、打電話、找朋友、擊鼓傳花等,以使枯燥的練習變得有趣。同時,在這一階段,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氣氛,要活而不亂、動靜有序,要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學習。這樣既可以操練語言,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教學實踐證明,小班額背景下“活”的教學課堂,教師應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暫時刻,用學生能接受的形式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使學生在既緊張又活潑、既輕松愉快而又緊張刺激的氣氛中學習。從動腦、動口、動手方面提高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活躍了學生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活動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與創新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