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冰潔
[摘要]中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是新時期下一門需要重點改革的課程。關于該課程的研究,對于更好的提升中職院校學生畢業后的綜合能力,以及學校的綜合實力,有著重要意義。現階段,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成為各大企業招攬人才的主要方向,中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需要采取新的方法,創造新型高效的教學模式,才能夠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本文對中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意義進行分析,對于其教學方法進行探討。通過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夠為相關方面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研究
前言
中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是目前教學內容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于語言,其體現的是一種整體美,是教師的文化素養和教學方法特色的一種結合,通過完美的表現而體現出來的一種語言美[1]。漢語言文學,是一門傳統的人文學科,在傳統文化中,漢語言文學是重要的學術載體,是我國古老民族的文明建設,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對于發揚傳統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1.中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
在新時期下,企業等各大用人單位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表現出了極大的重視,因此,中職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學生面臨著更大的就業壓力。對于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需要采取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深化改革,落實好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實用價值[2]。漢語言文學教學,要把握好自己的發展方向,逐步體現出自己的價值,讓社會對其有一個新的期待。中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改革,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中職院校繼續發展的一大需求。
2.中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特點分析
中職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其本身是和一些諸如工程類、建筑類等學科有著很大的區別的專業之一。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傳統人文學科的代表,是最能夠體現出人文精神的一門學科。該學科是傳授中外優秀的文學遺產和文化遺產的一門學科,其突出的特點是在培養學生的時候,更注重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的一門學科,該學科是為了讓社會能夠創造更多的效益的一門學科[3]。而關于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面臨的一個主要的問題是在其實用性方面不足,制約了其進一步的發展,因此要針對該方向進行必要的改革,才能夠符合社會的發展潮流。
3.中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革新
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方向,一般為教師、編輯、文秘等,而實際上,其就業范圍涵蓋了政府、科研、房地產等各個行業,就業范圍比較廣泛。因此,對于該專業的教學,要擯棄原有的教學目標,以一個全新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更大程度的體現其實用性特點。中職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包括了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等十多種課程,每門課程的教學都應該有自己的核心內容,按照當下最新的知識進行教學,設計好課程教學方案。為了讓該專業的學生能夠有一個更廣泛的就業前景,需要更好的體現該課程的實用性,這樣才會更大程度的體現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立足于社會。作為漢語言文學的老師,需要精心的安排課程,讓學生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素質,更好的培養學生未來的工作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4]。另外,對于中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要更好的把握該課程的創新型教學,實現教學內容的創新。漢語言文學的學生在畢業以后,擇業范圍比較廣,卻不夠精。因此,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注意把握創新型教學,在把握好該學科基礎知識的情況下,發揮其專業優勢。同時,在進行教學培養的時候,要注意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付諸于實踐,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
4.中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實施策略
作為中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的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按照相應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在一個確定的指導思想下,選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現階段,很多老師已經選取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案進行教學,有很多都是自己的獨特的教學方法,效果顯著[5]。另外,在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做好有目標的進行教學,而不是為了敷衍課堂。漢語言文學專業,其本身就是以文學、文字、文章等元素為主的一門學科,其特征中最顯著的一個就是其工具性,在新時期,培養學生能夠以語言作為一種工具,在實際的生活當中得到應用,而不是一味的以考試為目標的學習和教學,才是教學的根本。因此,作為教師,其更應該有目的的進行教學,達到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
另外,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漢語言文學的教師,應該有一個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思想,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把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很多教師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理論說起來一套一套的,而到了實際教學的時候,則收到的效果比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其理論研究和實踐教學嚴重脫離,導致實踐教學效果不好[6]。教學理論固然重要,卻離不開實踐的檢驗。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實踐,才能夠收到一個好的教學效果。只有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才能夠更好的提高教學理論,二者相輔相成,達到不斷進步的目的。在教學的時候,不斷的汲取前人的教學經驗,不斷總結新的教學方法,并且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才能夠在不斷的教學過程中取得進步,跟上時代的發展潮流。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多聽取學生的意見,結合自己的理解和總結,雙方共同努力,取得一個好的教學效果。
5.結束語
中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是中職院校的一門重點學科。在進行該課程的教學的時候,需要采取新的教學模式,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達到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本文通過對中職院校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方式進行簡要分析,以期能夠為該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相信在未來的不斷的發展過程中,關于該方向的研究,會更為完善,關于中職院校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也會有一個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岑玲.親近文本加強理解 注重實踐提高能力――師范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古代文學參與性實踐教學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2,(05):15-16.
[2]蔣繼華.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改革探究[J].焦作大學學報,2012,(12):25-26.
[3]王晨.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之策略淺見[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03):30-31.
[4]楊靖,崔乃琦.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探討.才智,2012,(01):25-26.
[5]向彪.地方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就業趨勢與課程體系改革,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2,(07):25-26.
[6]石華馨.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對接性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