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門寧
【摘要】隨著信息產業的高速發展,計算機作為目前最主要的信息傳播渠道與行業工作工具,計算機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越來越受到各用工單位關注。在中職學校在開展的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依照學校本身立足于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學校定位,其將就業導向納入到計算機教學體系中有著明確的現實意義。本文針對目前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加以說明,就在就業導向下開展相關教學工作的必要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就業導向 中職 計算機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018-01
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工作的開展理應順應社會發展的具體需要,中職學校的主要目標是為社會輸送職業技術人才,其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求將教學的側重點放到具體的實踐與應用上來,突出就業導向功能,以便使中職學生能夠在參加到社會競爭時,能夠適應崗位要求,進而推動學生就業。本文就就業導向下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展開研究,對其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模式構建時應才去的措施展開說明。
一、目前中職計算機教學現狀與問題分析
1.教學目標與就業目標不匹配,與社會需要脫節
長久以來,在我國的產業鏈中勞動密集型產業占據著龐大的份額,技術制造業用工需求大的現實情況使得中職學校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將教學的重點放到了制造業技術工人的培養上。近年來,我國社會產業轉型趨勢日益明顯,第三產業與IT行業的興起使中職學校將目光逐漸投到了計算機課程的設立與教學安排中來。但是由于課程的開展時間較短,相關專業計算機教師隊伍的缺乏,使得目前中職學校在開展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目標涉及的計算機領域過于廣泛,學生在接受信息的過程中,廣泛的知識面所帶來的是知識層次深度不夠,對計算機的掌握只停留在大而泛的知識理論上,專業性不足,教學目標與就業不匹配。
2.教學課程與實際應運相脫節
計算機本身是一門特別注重學生實踐和操作能力的學科。但在具體的中職學校課程設置中,教學內容主要停留在理論層面,相關操作技能培養嚴重缺乏,教學課程過于單一。學生在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中往往失去了對計算機學科的興趣,在不能理解理論知識的同時又未能具備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課程設計與實際應用的脫節終究會造成學生自我職業技能與社會需要脫節。
3.技能考核與實際需求不符
中職學校的計算機專業考核除了平時的學業檢測考試外,主要依賴勞動部門職業技能鑒定來確定學生的計算機水平,以計算機職業資格證書作為判斷學生計算機能力的主要依據。就目前而言,勞動部門頒發的計算機從業資格證書只是對從業資格的認定,其本身不被國家相關部門所認可。并且其主要的考試內容是自動化辦公,對計算機技能的考察較為膚淺,與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技能需要存在較大偏差。
二、以就業為導向對中職計算機教學的重要作用
1.能夠提升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競爭力
中職學校的學生就業形式本來就不樂觀,其與其他院校的學生展開競爭的唯一優勢在于有著較強實踐與操作能力。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卻在這一環節中因為實際的操作能力的缺失,導致其在競爭中的優勢感和自信心不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員的需求增加的基礎上,對從業人員專業技能的要求也越為嚴苛,在就業導向下開展對中職學校學生的專業技能培訓,是對提升相關專業學生的競爭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2.能夠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
在當前的模式下,中職學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很難滿足相關的市場需求,學生在畢業之后無法從事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一方面會影響學生對專業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學校也無法實現為社會輸送技能人才的最終目的,最終形成對相關教育資源的浪費。因此中職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以就業導向來進行相關教學,使學生的能力培養能夠在結合社會需要與市場實際需要的基礎上,實現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學生的最終就業中來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
三、建立就業導向下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的具體措施
1.在就業導向框架下轉變目標培養
社會產業形態的變化,必然要求中職教學盡快適應新時代的新需求。就教學理念的具體應用而言,就業導向要求其在課程設置、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技能輔導等方面緊緊圍繞適應就業需求而展開,根據社會、企業、市場的具體需求來制定相應的培養計劃。通過開展社會調研及時掌握勞動力市場對人才的具體要求,按照實際需要為學生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
2.抓實職業能力培養
中職學校的培養目標主要是通過對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使得學生在入職后能在已經具備相應的操作技能的基礎上迅速適應工作。在計算機人才的培養上,中職學校同樣要在具體的計算機操作上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要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實際操作能力在計算機學習中的現實意義。要突出技能教育,在具體的實驗和實訓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中職計算機的教學工作中樹立實踐主體化思想。
3.建立高素質教、專業化教師隊伍
在就業導向下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引導模式能夠執行的前提,同時就業導向模式的建立也對教師隊伍有了新的要求。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立足就業導向的客觀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更高層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學校在師資力量的建設中要加強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要積極鼓勵教師參與計算機技能培訓與深造,鼓勵教師對企業要求進行調研。同時中職計算機教師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確保自己的知識層次能夠適應具體的教學工作。
4.改進學生技能考核模式
從勞動部門頒發的計算機從業資格證書在社會中的認可程度來看,以其作為中職學校計算機技能考核的判斷依據有著明顯的弊端。在具體的學生技能的考核中,學校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報考更具權威性的計算機等級考試,適當通過加減學分的方式來提高學生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并且在具體的技能考察中,學校醫改制定自身的符合社會對計算機人才所應掌握的職業技能進行專門的考核,并且嚴格考核制度。
在信息技術時代中,計算機功能的強化與普及速度是很快的。中職學校作為職業技術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實用型計算機人才的輸出是對其固有的教學任務的既定要求。對中職學校而言,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模式的建立與完善是其適應社會需要,實現自身價值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姚益高.以教學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探討[J].電子制作.2015(04).
[2]張偉波.以教學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探討[J].信息系統工程.2012.(05).
[3]楊凡柳.以教學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5.(05).